作者投稿科學月刊1997 年3 月號文章
西方早在1882年就由英國劍橋大學幾位教授組成的「心靈研究會」展開了 ESP 的研究,不過初期的二、三十年中主要以案例之收集及分析為主。他們建立了嚴格的判斷標準來決定一件案例是否屬實,再進行調查與記錄,幾十年間有收集了不少可供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直到1934年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萊因博士發展出一套五張ESP卡片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再配合統計學及或然率理論來決定超感官知覺能力的存在性,由此建立了近代實驗超心理學的嚴格科學基礎。他們的研究比我們領先了半個世紀,但幸運的是我們有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氣功作基礎,可以訓練很多人才產生特異功能來做研究,不像西方只能去找天生特異的人士,因此我們一開步就有可能超越西方超過半個世紀的成就。不過西方人研究的範圍很廣,除了ESP及念力(所謂的Psi)研究外也相當注重靈魂、靈動、轉世、瀕臨死亡及出神的研究,並有相當豐碩的成果。在這方面,大陸及台灣幾乎沒有任何的活動。
經過近五年的研究,我們對三種特異功能:「心電感應」、「念力轉動指南針」 以及「手指識字」做了初步的研究,並獲得了一些成果。在心電感應方面,我們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以ESP卡片作材料來發訊息,另一組受測者則坐在三公尺外背對發訊者接收訊息,以一分鐘為限,然後寫下答案。每週上課時,兩兩輪流各做十次接收及發訊,一學期以總數一百次為目標,然後用統計方法來分析以檢驗學生心電感應能力的顯著性。經過四年的研究,測試了一百三十多位學生後, 我們發現了五位具有顯著「心電感應」能力的同學,都從來沒有修練過氣功。其中三位在正常閉眼狀態下,腦α波的尖峰振幅很小,約在四微伏以下,很像練習打坐、放空到高深境界所出現的「入定態」,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有慧根」。第四位同學腦α波振幅很大與前三者完全不同,第一回測試一百次時,顯示出很強的「心電感應」能力,但接下又做了兩回<各一百次>均未能達到顯著之標準,其代表意義為何尚不清楚。至於為什麼要進入「入定態」才容易產生心電感應呢? 我猜測這是因為在「入定態」中,腦的生理活動下降,雜訊降低,使得外界存在很微弱的訊息,有機會進入大腦不為雜訊所掩蓋,而為大腦掌管意識部份所感知, 這與一般低雜訊電波接收器原理事類似的。 在「念力轉動指南針」的實驗中,我們要求受試者先換衣服,換上剛拆封之內衣及無塵褲,穿拖鞋,經過高斯計檢查確定身上沒有磁性物體存在,開始以念力轉動一密封的指南針,同時用高斯計檢查確定身上沒有磁性物體存在,開始以念力轉動一密封的指南針,同時用高斯計來量測頭部附近一公分以內垂直臉頰磁場之大小。結果有一次發現在受試者右臉頰附近產生高達115高斯的磁場,是地球磁場的380倍,這顯示念力中有部份力量是由磁場所產生,當然這只是量某位特異功能人士的結果。其他能以念力移動絕緣或折彎湯匙之現象,則顯然並非磁力所可解釋,必須做更深入之研究。在「手指識字」研究上,我發現幾位十一、二歲的小孩具有手指識字及耳朵聽字的能力。也就是用彩色筆在一張紙條上寫上中文或英文或畫上圖案,再將紙條折疊成小紙團交給小朋友放入耳朵或拿在手上,結果快的只要幾十秒,慢的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便可以「看」到紙上所寫的字或所畫的圖案。經過四年嚴格的實驗,我們可以確定手指識字是一件千真萬確,具體存在的事實。這一種非眼視覺是伴隨腦中出現「屏幕效應」過程才能達成,而且手掌溫度一定要低於34℃才 行。其他量到的特徵有受試者罩上眼照會降低顏色的辨認率;手部訊號傳遞的過程似乎是在順序的掃瞄紙張的內部及外面等等,這些都是未來瞭解手指識字原理的重要資料。
七、 期待揭開人體潛能之祕
猶記得十年前,我們剛開始研究氣功時,一般社會大眾以及學術界還視為不科學、迷信的領域,經過國科會前後幾任主委的大力支持,終於在氣功的本質以 及氣功修煉到高段以後所出現的人體潛能研究上有了一些突破,不但將為數眾多的氣功修煉法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也對兩者之前後做了一些釐清及定位。另外我們也從實驗中找出氣功「共振態」的原理, 使得練「共振態」變成輕而易舉的功夫,一個不會氣功的人可以在五分鐘內達到氣集丹田或氣走任脈之效果。接下來,中國自古以來所傳說的人體特異現象,也經過不斷的實驗,在逐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我相信再假以時日不斷的研究,這些人體科學上高層次的問題,自古以來讓人迷惑又敬畏的人體神祕現象,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