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專注的力量》6:從1到100分的專精三部曲 ---- 天下雜誌
2025/04/30 18:41
瀏覽1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4-07-01 楊倩蓉

從他人評價,強化自我覺察力

如何透過別人的眼來看到不同的自己,是另一種可協助自我覺察的方法。高曼建議,不妨以「360度全方位評估」來進行自我覺察的測試:

1.先列出自己認為具備的幾項特定行為或個人特質。

2.邀請大約10個了解你的人,對你進行相同項目的評比,然後比較雙方的答案。

3.記得請他們匿名,這樣他們才敢毫無保留地表達他們對你的想法。

如此,你就可以了解「你怎麼看待自己」與「別人如何評價你」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或多小。

高曼觀察,有趣的是,在職場上位階愈低的工作者,本人的評估與他人對他們的評估,差距其實不大;但是位階愈高的經理人,自我評價與在他人眼中評價的差距就愈大。換言之,爬得愈高的人,自我覺察能力可能逐漸變弱,所以當職務愈靠近頂端,愈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這樣的兩相對照,正好可做為一種生涯風向的指標,說不定可幫你意外發掘人生的方向。

3部曲:保留自我時間,思考更大格局方向

每個人在職場中,一定會面對大大小小的抉擇;喜歡的工作碰到不和的人際關係怎麼辦?這個工作看起來又累又沒前途,到底該不該換跑道?雖然工作本身不錯,但是薪水卻太低?究竟要離職?換跑道?還是留在原地? 如何撥開雲霧看到更大的格局?很多成功者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一定保留一段安靜的時間給自己。這段時間不一定要長,有時是幾小時,有時甚至只是幾分鐘,關鍵在於拿這段時間校準自己接下來的步伐。

雲朗觀光集團董事長張安平,每天一定保留睡前閱讀時間給自己,透過博覽群書,看到事業之外的更大視野,再反思到經營的事業上,就能擁有更宏遠的定見。以西口徹自己的經驗,每天早上他到公司上班時的第一個動作不是先開電腦,而是先坐在位子上思考2~5分鐘,先想清楚今天要努力的方向是什麼;如果有會議要開,他會先想好會議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如何達成協議;如果會議結論不是他想要的方向,那麼他該如何因應。「讓你的腦海中先產生image,就能專注朝你想要完成的目標前進,」西口徹說。另外,每天早上出門前,他也會給自己一段冥想時間,思考自己以後想成為怎樣的人,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早上冥想最好,因為頭腦清楚。或許剛開始的前5分鐘,有人會想打瞌睡,不過,如果你真的很想睡的話,代表你眼前最需要的是睡眠,那就先好好睡一覺吧,」他微笑說。 當西口徹還是20歲出頭的大學生時,為了找出「人生想追求什麼」的答案,他甚至刻意給自己3個月的流浪時間,把自己放逐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遠離熟悉的人事物,重新面對自己。所以他拼命打工存了一筆錢,大三暑假那年,決定用這筆錢出國。 這100多天影響了他的一生。西口徹說,因為那個年代沒有Google可以搜尋地圖找住宿,也沒有手機隨時報平安,更不可能事先上網蒐集好一堆資料,等於每天都在挑戰自己能否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冒險回來後,他就做下決定,打算進入外商公司,而且一定要到海外工作。 為此,西口徹選擇當時還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花王,而不是其他成熟的大外商公司。理由是大外商優秀人才太多,爭取到海外工作難度高。而在進入花王後,他就不斷到海外輪調,實踐了今日他得以派駐到世界各國的心願。

專精並非一蹴可幾,如果1是專注的開始的話,那麼,從1要走向100分的專精,關鍵在於一開始就要培養對人生的定力,把現階段值得投入的事情,專心一志做好,才能一步一步靠近100分之路。看似沒有抄小路捷徑,其實,這才是攻頂成功最短的直線距離。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