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打鼾(2) :閉上嘴巴,停止打鼾 曾鴻鉦醫師
您知道嗎?半夜口乾舌燥、夜尿竟然與打鼾有密切關係!
如果在五年前,有患者或者親朋好友問我打鼾或者睡眠呼吸中止該怎麼辦?我的建議與一般的醫師沒什麼不同,先去做個睡眠檢查,再考慮開刀、睡覺戴牙套或者陽壓呼吸器,這些是目前主流醫學對於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的標準做法。但是現在我會建議您,先不急著去做這些所謂的治療,您可以先檢視一下您的呼吸方式,看看您的呼吸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合乎人體的生理原則?如果您的呼吸方式不正確,您是否願意花些時間來調整您的呼吸習慣?您是否真的很重視自己的健康,也確實想要掌控自己的健康?如果您確實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健康,那麼歡迎您繼續閱讀下去,只要您按照書中我所教授的方式練習,大部分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的人都可獲得改善,而且今天晚上睡覺時就能立刻驗證我只是在講一些空泛的理論,或是已經經過實際驗證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套自然療癒的方法,不但沒有像開刀的副作用,也不會像睡覺戴牙套或呼吸器的不方便與不舒服,它甚至能調整您整體的身體健康,包括腸胃、免疫功能等。
我的初體驗
接下來,我先敘說一段小故事,為什麼這五年的時間讓我的觀念有這麼大的轉變,不僅僅我自身受惠,進一步的研究推廣後,我希望能讓更多人也受惠。
我在2007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當時的年紀剛好年過半百。在這個號稱最適宜人類居住的人間仙境居住一段時間後,卻發現晚上睡覺時,經常口乾舌燥,甚至半夜都會因為喉嚨乾痛而醒過來。我當時的解讀為因為加拿大位處寒帶,家裡都有暖氣系統,可能因此導致室內空氣乾燥,或許在臥室使用空氣加濕機就可以改善室內乾燥空氣的環境。然而使用一段時間空氣加濕機後,晚上睡覺口乾舌燥的情形依然持續,並未獲得充分緩解。漸漸的,晚上睡覺時,我都會在床邊放一杯水,當半夜醒來或者早上起床口乾舌燥時,可以立刻喝點水、潤潤喉。睡覺前當然也不敢喝太多水,免得晚上要起來上廁所,但是不喝水,喉嚨又會乾痛,所以只能喝一點水,潤潤喉嚨。
這段時間在睡覺時又發生另一件事情,打斷了原本一覺到天亮的睡眠,那就是半夜經常會因為有尿意,而不得不起床上廁所。上完廁所,雖然感覺有些口乾舌燥,但是依然不敢大口喝水,唯恐剛躺下去沒多久又得起來上廁所。當半夜開始要起來上廁所成為常態時,我自己的解讀是男人年過半百,多少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而夜尿症不正是攝護腺肥大最常見的症狀嗎?所以半夜起來上廁所是正常老化的現象,很多的老男人都有這方面的問題,只要次數不頻繁,應該也無大礙。
其實這段期間,我太太也曾提醒我說我晚上睡覺會打鼾,但是由於聲音並不大聲,所以我也不以為意,也沒想過這三件事情會有任何的關聯。這種情況就一直持續著,直到我在加拿大學習並接受菩提格醫師減量呼吸訓練後,情況才改觀。
菩提格醫師減量呼吸訓練的第一步就是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即使晚上睡覺時也一樣。當我晚上將嘴巴閉上睡覺後,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晚上可以重新一覺到天亮,半夜不再必須起來上廁所,喉嚨也不會因為口乾舌燥而疼痛,至此真相大白。三件原本看似不相干的問題,結果竟是有密切關聯,而且是肇因於同樣的原因,那就是睡覺時張嘴呼吸。原來我半夜口乾舌燥是因為張嘴呼吸,而半夜要起來上廁所,不是因為攝護腺肥大,竟然也是因為睡覺時張嘴呼吸的關係。而睡覺打鼾也和睡覺時張嘴呼吸有密切的關聯,所以三件原本看似不相干的問題,竟然是肇因於相同的原因,那就是睡覺時忘記將嘴巴閉起來,而張開嘴巴呼吸。只要將嘴巴閉上,經鼻腔呼吸,這些問題竟然這麼簡單就解決了。
坦白說,剛開始我對於睡覺時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可以改善夜尿覺得不可思議,睡覺時閉上嘴巴、調整呼吸,跟夜尿有何關連?直到我自己確實體會到睡覺時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的確可以改善夜尿時,我不得不承認兩者的確是有關聯,也再次的證明人體之奧妙與人體不同器官組織間的密切關連。進一步查閱醫學文獻,才發現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有醫學研究報告指出,睡眠品質與睡覺時的尿液分泌量有密切關係。當睡眠品質良好時,尿液的分泌會自動減少,所以晚上就不需要起來上廁所了。所以晚上睡覺時張嘴呼吸,除了會引起打鼾甚至睡眠呼吸中止外,也很可能發生夜尿的情形,也就是睡到一半,就可能因為有尿意,而必須起床上廁所,打斷正常的睡眠時間。慢慢的我也體會到,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也就是睡覺時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同時舌頭擺在正確位置,即使睡覺前喝一杯水,一樣也能一覺到天亮,而不會在半夜被尿意驚醒去上廁所。
所以以往單純地將夜尿歸咎於攝護腺肥大是不正確的,夜尿的因素很多,不良的睡眠品質其實是夜尿很常見的原因,這也說明女性雖然沒有攝護腺,但是仍然可能會有夜尿的困擾。我後來發現有些年輕的打鼾患者,也有夜尿的問題,這也充分說明夜尿不一定是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不妨先注意一下您的睡眠狀況。
有了這個體認以及進一步的研究後,當我重新回台灣看門診時,若有患者抱怨反覆的喉嚨疼痛,尤其是半夜或早上起來喉嚨特別痛,吃完早餐後就逐漸好轉,我通常都會詢問患者是否有夜尿的情況,接著再詢問睡覺時是否會打鼾,結果很多患者都有相同的困擾與原因。對於這些患者,我都會建議他們注意睡覺時,是否張開嘴巴呼吸。只要簡單的調整呼吸習慣,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這些口乾舌燥、喉嚨疼痛、夜尿、打鼾等問題,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任何藥物,就能根本解決而不再發生。很多有相同困擾的患者,剛開始都認為很不可思議,怎麼可能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輕鬆地解決他們遊走很多醫療院所的困擾?但是只要實際按照我的教導去做,幾乎都很訝異這些惱人的問題立刻獲得改善,而且真的不需要任何藥物。
我的研發歷程
在接受菩提格醫師減量呼吸的講師訓練後,因為我是一位執業將近三十年的耳鼻喉專科醫師,我開始從呼吸的生理以及解剖學的觀點,重新審視現代醫學對於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的治療觀念,結果發現主流醫學的焦點集中在臨床的治療上面,也就是如何緩解患者的打鼾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的表面症狀,並未真正觸及問題的根本原因。雖然也有一些醫學研究報告在探討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發生的一些基本問題,但是這些基礎的研究並未獲得主流醫學的重視,當然這多少也與主流醫學的臨床走向及觀念有關,一方面也與臨床醫學的分科有關,例如耳鼻喉科醫師致力於手術的觀念及技巧,牙科醫師強調牙套的優點,而胸腔科醫師則鼓吹陽壓呼吸器。但是人是一個整體,您不能將人以分割畫面來看待,打鼾/睡眠呼吸中止與這三科的醫師都有關連,必須三者融合來做整體的處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如瞎子摸象般,摸到哪裡像哪裡,永遠找不出真相。
因此當我從自然適量呼吸的角度進一步研究打鼾的根本原因時,發現除了調整呼吸外,顏面口腔肌肉的功能對於打鼾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從現代耳鼻喉科醫師的觀點,除了將呼吸訓練與顏面口腔肌肉的功能訓練相結合,更從整體呼吸道相關醫學(耳鼻喉科、牙科、胸腔科)的解剖以及生理學的角度,發展出這套“今夜不打鼾”的課程。在研發這套課程時更參考很多的醫學文獻以及相關的書籍,尤其著重在解剖以及生理學方面,來找出打鼾發生的真正關鍵因素,再針對這些關鍵因素去作改善。所以我們對於打鼾的處理,不像傳統開刀、牙套、陽壓呼吸器等是從臨床治療的觀點來看打鼾的治療方法。因為如果從臨床治療的觀點來看打鼾/睡眠呼吸中止,治療的焦點就會集中在如何緩減這些症狀,也就是在想辦法解決阻塞的呼吸道,來降低鼾聲,減少睡眠呼吸中止發生的次數,您就不會去探究它為何會發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您去探討、研究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再針對這些根本的原因去做處理,一旦這些根本的原因解決了,就不會產生後續的臨床症狀,既然沒有臨床症狀,當然就不需要治療了,這其實就是所謂的 “治病於未然” ,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症狀治療了。因此我們進一步深入的探討,為什麼這些部位的呼吸道在睡覺時會狹窄而引起打鼾/睡眠呼吸中止,只要我們能針對這些關鍵因素作調整,自然就能避免打鼾的發生,打鼾不發生,當然也就不需要傳統的治療方式了。我也因此常對受打鼾/睡眠呼吸中止困擾而前來求診的患者說,“我不治療打鼾”,很多患者聽了這句話都感覺錯愕,但隨後聽我說,但我會盡量讓您的打鼾不發生,既然不會打鼾就不用治療了,他們才舒了一口氣。
雖然完整的呼吸訓練對於整體呼吸道的健康有相當好的功效,包括長期鼻塞、打鼾、氣喘、咳嗽等,都有很不可思議的改善效果,但是因為它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慢慢調整您的呼吸習慣,所以我從自然適量呼吸的生理、解剖醫學角度,研發出一套簡單扼要的“今夜不打鼾”課程,針對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患者,從2014年3月開始在台中的診所開班授課,一方面也是要驗證一下我的理論,到底只是一個空泛的理論,或者是真有實際效果。令我感覺欣慰的是,大部分上過課的學員對於課程的評價都很好,也都反映的確能改善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甚至很多學員表示,上課當天晚上立刻就感受到明顯的進步。而且不論是單純的打鼾,或者是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都同樣能獲得明顯改善,這就證明我的基本觀念與想法是正確的,並不是一個虛幻的理論而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