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幫菜、海派菜,江浙菜、上海菜,港化上海菜、台化江浙菜;菜沒吃膩、倒是寫膩了,就不贅述那些發展、演變什麼的。《雪園飯店》當年盛極一時、開了四五家分店,現收到只剩銅鑼灣一家,但親戚、個人依然常至,有長輩甚至每星期吃一兩次。一來靠近親戚家、二來有些菜色著實獨步港九。
與長輩們聚餐,本訂席於鄰近名店《西苑》,長輩在電話裡卻斬釘截鐵說『一丁點兒興趣都沒有,咱們還是去雪園!』(「大哥叉燒」...又沒得吃了),於是照舊。既是熟客,裡裡外外招呼熱絡、引至長輩慣坐老位子;有一陣子沒碰面的黃經理也來寒暄,好生熱鬧。店內客人、堂倌此起彼落多上海話,到了這兒,自然隨著長輩進入上海話點菜模式、煞是有趣。
招待的榨菜吃了不知多少回,總算想到問問哪裡買?結果是店家整罈進貨、自己花工費事調整成當店口味。榨菜味重一分可能流於鹹、淡一分又不夠味,「調」得真好。醉雞到處有,但比起常見粗枝大葉、大塊文章版,雪園的一派細緻、酒味卻足,白肉部份也不乾柴,不錯。
此處油爆蝦正是喜歡的小個兒河蝦、酥脆到連頭帶殼一口吃的正統派,味道也那麼不妥協的濃甘。嚴格說,台北油爆蝦無一比得上(但有少數如《456》等接近者),原因之一還是材料:大塊頭劍蝦、草蝦怎能這麼吃?
小菜少不了香干馬蘭頭,香氣足,還畫龍點睛撒了少許紅蘿蔔丁、紅綠白挺好看;這菜台北少見,有也是豆干遠多於馬蘭頭,只有訪港時一快朵頤。
點了一鍋砂鍋小油條,不明就理者會以為就放常見的油條,實則是炸厚腐皮;這腐皮有幾分像日本「油揚げ」,整鍋只是腐皮、豬皮、手工蛋餃、火腿、津白、粉絲加好湯底,沒什麼希奇古怪材料、卻組成好味砂鍋。
長輩(姨丈)食不能無肉,說是點給晚輩們吃的東坡一字骨、該是自己想吃?阿姨看在眼裡、笑著沒點破,真是老伴情。排骨燜燒得入味,用料卻瘦了些、欠了點肥腴。三絲干絲有乾拌、有湯水版,干絲湯的料不錯、切干絲的刀工就差了些,這道只是過得去,不及同店的雞火干絲湯。
長輩喜吃海參,雪園的蔥燒烏參本即出名,當晚仍然燒得柔而不爛,赤醬香濃、蔥段「火靠」到入口即融,尤勝對街《新吉士》。
看醬汁這麼好,咂嘴之餘腦筋一轉,請經理吩咐廚房煮碗比陽春麵還陽春的光麵;從經理到服務生都湊過來看要怎麼吃?冷掉的蔥醬與熱麵一拌、便成自製蔥醬拌麵,果然好吃!醬汁、海碗光麵被大家一掃而光。
思念了好一陣子的生煎饅頭(包)上桌,卻全傻了眼... 原本小巧的雪園生煎包怎變大了好幾號?一吃,全大在那增厚了的皮。以前一碟包子必定半數撒了芝麻、半數頂著蔥花,這晚卻全是芝麻。走樣也走味,失望(聊著聊著竟忘了問經理怎麼回事)。長輩覺得此處小籠包已不錯,但比個人 "Benchmark" 鼎泰豐終還是遜了一籌。
必點的高力豆沙依然好,蛋白泡做的外皮鬆軟、豆沙香蕉餡香濡,糖粉一滾一裹,一口半個過癮。可是桂花芝麻湯圓便普通,相較之下、還較喜歡台北《九如商號》的酒釀湯糰加蛋。
瑕不掩瑜又一餐雪園,美中不足一是又忘了預訂火胴雞燉津白(以白菜取代魚翅)、二是醉頂鴿沒貨,可惜可惜。
無論市道好壞、景氣起落,銅鑼灣這家雪園總維持整體一定水準。十多年吃下來,以現今流行說法早可稱 "N" 訪了,非但吃不膩、且每隔一段時日就不禁想起它。香港餐飲競爭激烈,各類新餐廳層出不窮,每見這裡座上食客略顯疏落、便有些擔心,希望僅餘一家的雪園飯店能開得長久。
2009‧12(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2010/01/04 13:53老家土產
今年也會回老家義屋祭祖, 看到時候帶些好部位的金華火腿跟梅乾菜回來, 再分些給SG大燉湯.
現在小孩吃飯, 屁股將椅子坐滿, 腰不挺背不直, 雙手臂超出肩膀範圍, 整個人橫死在桌緣. 上菜後, 轉盤時也不顧有人在夾菜, 左翻右翻只想先拿自己吃的以外還挑食, 夾菜時手軸黏在桌面上任由筷子晃, 另一手拖著下巴, 嘴斜脖子歪的模樣比我家的兩隻狗吃像還要難看, 說他們是畜牲可真抬舉了.
- 7樓. malcolml2009/12/11 10:31吃吃吃
不費勞力而得者,唯貧困而已所以大夥要「抓緊勞動脫貧」...然後吃吃吃(其實常人好像沒有一日不在吃?) scubagolfer 於 2009/12/11 11:56回覆 - 6樓. 庵冬2009/12/06 10:43以碗就口的是人, 以口就碗的是畜牲
S大說的好! 幼時如以口就碗, 長輩總會淡淡的說一句: "你吃的是飯還是草料?"原來還是有不少網友歷經「嚴格訓練」?scubagolfer 於 2009/12/06 17:12回覆
- 5樓. 馬丁諾2009/12/06 10:15油爆蝦
台北確實不易吃到這小個兒頭的油爆河蝦, 不過小弟兩赴上海, 在一眾館子的菜單上, 好像也沒注意到這道菜?
SG 大大那自創的蔥醬拌麵, 看了真令人流口水吶!
新派菜館是可能不做油爆蝦了,拌麵離自創還遠了,只是這樣不糟蹋好蔥好醬囉 scubagolfer 於 2009/12/06 17:11回覆 - 4樓. 意樵2009/12/05 10:23換一渙
最近台北的雪裡紅粗葉老梗......再怎麼細切.入口都是粗劣的感覺.
清江菜和蘿蔔嬰倒是還算脆嫩!
蘿蔔嬰和豆干加切細的粗紅辣椒做出來的樣子和你圖片上的香干馬蘭頭一樣.味道口感也比較細緻.
這樣做會不會偏離原味呀!
馬蘭頭和蘿蔔嬰各有千秋,味道自是不同;台北天香樓、(仁愛路)九如商號有,不過味道淡了些 scubagolfer 於 2009/12/06 17:08回覆 - 3樓. T大~認真打拼上班族2009/12/04 13:07有理說不清
『以碗就口是人,以口就碗的只有畜牲!』這句講到心坎裡。
每次教甥姪晚輩要端起碗吃飯,總講不出個明堂,頂多只能說什麼「這是用餐禮儀」、「長輩都是這樣教的」,心裡還是有點理不直氣不壯;感謝SG長輩道出其中蹊蹺,下回再指點小輩,可就踏實了。
雪園,下次俺要去試試。
這句話在軍人家庭尤其常聞,頗傳神的
雪園值得一嚐(服務人員皆通國語),再不嚐搞不好於眾新派餐飲夾攻下要消失囉 -- 港九現在排隊店是壽司、甚至迴轉壽司...
scubagolfer 於 2009/12/04 14:08回覆四處有那麼多好吃的、偏要排隊吃「冷飯揹著生魚」?(港九太少真正有水準的握り壽司了)
- 2樓. 凱C2009/12/04 12:59油爆蝦
隆記做的也還不錯!
至於那個火胴雞湯在家做更好啦!
隆記、456 油爆蝦都還行。如果買到好火胴,在家做也成;不過雪園使用的火胴可難買,上桌時火胴撈出另置一碟,雖已用來燉過湯、仍然好到可成一道菜 scubagolfer 於 2009/12/04 13:48回覆 - 1樓. CATT2009/12/04 11:11醉雞看來就是好 , 標準版
厚度大小剛好 2公分到一吋寬 ! 適合單手單口
此地現在 亂亂式醉雞, 有的切太薄 薄片型沒咬勁 (機器切), 有的斬粉大塊, 吃時還要呲牙裂嘴,雙手併用 埋頭苦幹 !
如同您說的 油爆蝦 用劍蝦 草蝦來做 , 這那能一口一個 !
也是雙手併用 埋頭苦幹型 !
古時吃頭盤小菜時 ! 是粉優雅的 ! 只用單手拿筷入口, 不大可能用到另一隻手
大伙慢慢吃 聊聊天喝點小酒 等著上大菜 !
不像現在吃小菜時就要埋頭苦幹
, 小菜還沒吃完, 大菜已上桌了
目前餐廳出的頭盤小菜, 大概已經顧不到這一層次了 !
優雅進食這事早已不知哪兒去了,一手執箸、一手把一小盞酒,好像僅戲裡有?
優雅別提,基本 Table Manner 也越來越糟,中餐廳常見到食客(年輕為多)支腮趴桌、臉都快埋到碗裡吃飯,換做昔日,長輩早就斥罵『以碗就口是人,以口就碗的只有畜牲!』
scubagolfer 於 2009/12/04 11: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