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巴拉頓湖北岸、巴達喬尼、巴達喬尼山
2025/08/12 15:45
瀏覽582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第七天
巴達喬尼
今天Z爸和K媽要帶我們去巴拉頓湖,要從南站搭火車。Z爸是匈牙利國鐵員工,他和配偶搭車都能享受免費甚至於大幅折扣優待。

火車先經過一個小湖,到達塞克什白堡(Szekesfehervar),這裡曾是匈牙利王國的首都,歷代國王都在此加冕。

再過不久就抵達巴拉頓湖,沿湖而行。巴拉頓湖是中歐最大的淡水湖,被匈牙利人稱之為「匈牙利之海」,形狀橢圓狹長,面積592 平方公里,長約 77 公里,寬約 14 公里。相比之下,台灣第一大湖日月潭只有 7.93 平方公里,還得靠台電灌水維持水位。歐洲人很喜歡去海邊消暑,而匈牙利是內陸國,所以暑假時,人潮總是湧向巴拉頓湖。
巴拉頓湖分成北岸和南岸。巴拉頓湖的北岸地勢較高,葡萄酒區大多分布在此。而南岸的淺水區和沙灘比較多,所以遊客大多來此度假。
巴拉頓湖的玩法不外乎是水上運動、泡水、自行車、健行或品酒;去年也曾在此舉辦環湖馬拉松,比賽規則是給你幾天時間,看你能夠跑多遠。
K媽在三個月前已經在巴拉頓湖畔的巴達喬尼(Badacsony)包下一間民宿。這裡屬於巴拉頓高地國家公園 (Balaton Uplands National Park) 的一部分,特色是火山下的葡萄園;所以是巴拉頓湖北岸的重要葡萄酒區,順便可以品酒。來這裡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較遠,遊客較少,尤其是不會碰到亞洲遊客。
搭乘兩個多小時,在巴拉頓湖末端的倒數第三站下車。下車後,走了20幾分鐘才走到鎮郊民宿,放好行李,立刻動身去爬山。

村莊在山腳下,民宿位於山的右側,而登山口則在另一端,我們從山的這一端沿著主要道路「羅馬路」走到另一端。經過教堂後,應該就是村莊的蛋黃區,不過小鎮沒有什麼建築地標,各處都差不多。我們沿途散步品味小鎮味道,不時有遊園車載著老年遊客來回穿梭,還有不少自行車騎士來此運動。走到另一端的鎮郊,葡萄園漸漸多了起來,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葡萄。有些主人並非農夫,只是在庭院裡種幾株,可能純粹自產自飲。

拐進一條主要岔路往山上走,就正式朝火山方向前進,也踏入大片葡萄田。隨著海拔上升,視野愈發開闊,回頭望去,「匈牙利之海」與葡萄園交織成美景。


Z爸和K媽是第二次來這裡,慢慢向前不停地走;而忽然 K 媽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前面停下來,而且開喝了!原來真正的登山口就在前方一間小酒館,他們點了白酒坐下。我第一次在爬山前先喝酒,覺得新鮮又有趣。歐洲人的爬山真是健康、舒服、隨興。


巴達喬尼山
年初,K 媽送我一件印有「匈牙利十座名山」的 T-Shirt,其中最矮的一座是巴達喬尼山,海拔437公尺。從山下仰望,它像極了台灣的鐵砧山,其實,這是一座死火山,玄武岩地形造就壯觀的懸崖與石柱,像一排巨大的管風琴。雖然很多親朋好友不服氣,說這不是山;但是在台灣爬山,大多也不過先搭車到登山口,然後走上去,實際走的一段,海拔也只是幾百公尺。
從登山口走上去一小段,到達一處寬廣的空地,這裡是四分之三O形走的起點和終點。從這個空地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下面的葡萄莊園和巴拉頓湖;就像去爬水社大山一樣,從半山腰始見日月潭,接著越往高處走,視野越廣闊。巴拉頓湖的淺藍色湖水在陽光下閃爍,湖畔綿延了一片翠綠葡萄園,莊園房屋點綴其間,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田園詩畫。
K媽叫兒子和莉莉坐在一塊石頭上面,稱之為「情人石」。情侶坐在一起面對湖泊,就會永不分離;然後坐著背對湖泊,就會結婚;這個說法真有創意,不像台灣到處都是青蛙石。

接著向左轉穿過幾座葡萄莊園,然後就到層層階梯鋪展出來的陡峭上坡,像這樣的長上坡,在台灣都一樣,號稱好漢坡;但是在匈牙利卻稱為「化外之坡」(out of law),意思是「爬得上去全憑本事,法律管不到」。
沿途可以近距離欣賞柱狀玄武岩排列成的峭壁,還有由玄武岩碎塊堆積的石坡,大概就是火山爆發後,岩漿遺留下來的痕跡。

爬過化外之坡後,路變得平緩。高處有幾座瞭望台,當然還有立碑。這裡的瞭望台非常友善,會清空前方的雜草雜樹,提供無與倫比的全景,讓視野一覽無遺。視線掠過豐饒大地,巴拉頓湖如巨大玉石鋪展到天際線;湖水和遠處陸地、天空合三為一,顯得格外平靜。遠處半島的後方,就是巴拉頓湖的盡頭;轉頭望向湖的前端,卻茫茫無盡頭。

終點是Harangozo Borc懸崖,上立著拉諾爾德十字架(Ranolder Kereszt),維斯普雷姆(Veszprem)地區主教拉諾爾德 (Ranolder Janos) 於 1857年所建;當年他登頂,被壯麗湖光山色所震撼,於是立下十字架,保佑村莊子民。Harangozo Borc懸崖的意思是「鐘響之崖」,當岩石被敲擊時,便會發出類似鐘聲的迴響。

這裡還流傳一個民間故事:很久以前,有對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兄弟──哥哥英俊健壯,弟弟瘦弱多病。富家千金愛上了哥哥,兩人準備成婚,但嫂子不願與弟弟同住,逼哥哥想辦法讓弟弟離開。哥哥竟打算把弟弟綁上石頭、沉入湖心。兄弟駕船到湖中央時,哥哥正要動手,懸崖忽然響起如天籟般的鐘聲。弟弟聽得欣喜,哥哥卻被嚇到,失手連同石頭一同墜入湖中。
今天山上還遇到幾組人馬,Z爸說他們從德國來,還用德語跟他們交談。因為Z爸曾經去德國工作七年,我問Z爸德語是怎麼學的,他說德語是他在匈牙利學的第二外國語,本來只是會一些簡單的打招呼,其他工作上用的語言都是到德國才開始學。通常匈牙利人會選擇英文當第一外國語,選擇德語或法語當作第二外國語,但是莉莉喜歡義大利,就選擇拉丁文。再往前推50年,匈牙利的第一外國語是俄語,所以阿公會講俄語。有不少德國人來這裡度假,因為冷戰時期,分隔在東德和西德的家庭經常會選擇匈牙利來團聚。德國人放暑假時,喜歡往海邊跑,而巴拉頓湖是另外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消費很便宜。
下山時又回到情人石,隨即前往湖畔享用午餐。


午餐與品酒
每個人各點一道菜,歐洲人畢竟和亞洲人不一樣。歐洲人每個人吃自己的那一道菜,而我們家三個人輪流分食自己點的那道菜,不過他們應該很習慣我們這樣了,因為年初莉莉來台灣玩,也是拿起筷子跟著我們一起吃合菜。

用完餐,Z爸和K媽說想要去湖邊泡水,兒子和莉莉則帶我們前往酒莊品酒,其實莉莉早已將泳裝穿在裡面,隨時準備下水,她說巴拉頓湖是她的「第二個家」。我們散步到Patzay Borkostolo酒莊,規模不大不小;匈牙利文只要看到BOR,就是泛指葡萄酒。酒莊有幾種方案可以挑選。我們放棄參觀葡萄酒製作過程,畢竟時間有限,而且以前去葡萄牙都看過了,只挑選了最簡單的品酒,一共有三種酒,包含兩種白酒和一種粉紅酒。三種酒依序上桌,酒體風味由淡至濃。漂亮的女侍者英文講得不錯,所謂的不錯就是我還能夠跟得上她的速度。


巴拉頓湖雖不產紅酒,但湖兩岸皆有葡萄園。北岸白酒風味清爽,南岸因日照充足而偏甜。反正都是風味獨特,這裡的酒之所以獨特,除了受益於火山土壤與礦泉水;而且有幾款特殊品種,分別是匈牙利特有的Keknyelu,以及巴達喬尼特有品種Riesling Szurkebarat。
我們邊品酒邊偷瞄隔壁桌,有兩位主管級人物親自接待,因為那桌人數不少,點了很多菜,一看就知道是大戶;桌上又擺滿一堆酒瓶,就像台灣的辦桌喝啤酒那樣瘋狂,所以即便時間到了,店家也願意延後打烊。艷陽下,品味著冰涼的白酒,享受葡萄園上發出來的芬芳,肥碩的蜜蜂忙著採蜜,這裡的蜜蜂品種跟台灣不一樣,看蜜蜂有多肥就知道白酒有多甜。
匈牙利的白酒實在好喝,其實喝白酒很少會踩雷的,比起去年德國烏茲堡的白酒,匈牙利顯然強多了。重點是這裡品酒好便宜啊,一個人才120台幣,最後買了一瓶「昂貴」的粉紅酒,也才230台幣。


結束品酒後,我們回到湖邊找Z爸和K媽,他們一直坐著聊天耍廢,這時已經超過傍晚7點,太陽依舊很亮,這時沙灘已經免費開放,一些人陸續下水玩樂。我也捲起褲管,下水走了幾步。

最後再走了半個多小時回民宿,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好奇無聊的我們仍會注意週遭的景物,看見路邊的房地產廣告,格局類似我們投宿的那棟獨棟庭園,售價大約新台幣一千多萬。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