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路隨<一>面西茹素求父安
2013/07/19 00:17
瀏覽1,148
迴響0
推薦58
引用0

唐朝唐文宗李昂大和年間的宰相路隨(字南式,他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不曾照過鏡子,應該說是不願意照鏡子。這並不是說他的容貌上有什麼自己難以接受的模樣才會如此,而是有一個令人感動的原因。

 

路隋也是官宦世家,他的高祖父路節唐高宗時期是越王府的東閣祭酒、曾祖父路惟恕則任職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當過太子通事舍人。而影響路隨最大的,就是他的父親路泌(字安期

 

路泌學問很好,在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間已經當擔任長安尉。當「涇原兵變」發生時,唐德宗逃往奉天避難,身為長安尉的路泌為了追隨保護皇帝,忍痛將妻小留在長安,自己隻身一人突破叛軍的封鎖,終於順利的抵達唐德宗奉天避難之處。當時叛軍正要攻打奉天路泌便投身軍旅,跟隨鐵勒部的唐朝將領渾瑊(本名「」),在奉天之圍時冒矢死守,之後又跟隨渾瑊護送唐德宗奉天轉往漢中,然後回頭征討反叛的李懷光,因而立下軍功,一路由副元帥的判官升任到檢校戶部郎中、兼御史中丞。

 

唐朝唐德宗李适貞元三年,吐蕃攻佔(今寧夏陝西交界地區)(今陝西省橫山縣白城子二州。吐蕃陰謀以會盟的名義邀唐朝派員參與,唐德宗就任命當時擔任河中節度使的渾瑊為會盟主監使,路泌也跟隨前往。在出發前,右神策軍都將、西平郡王李晟特別告誡渾瑊,要他當心吐蕃使詐,但渾瑊一時大意,五月十五日在平涼州吐蕃會盟時,果真遭到吐蕃伏兵襲擊,所有隨行官員與士兵都被吐蕃俘虜,僅渾瑊趁機奪馬隻身逃歸,史稱「平涼劫盟」。

 

所以,路泌也就因此被吐蕃擄回西域,一待就是十多年,完全沒有獲得釋放的跡象。不過由於路泌學問很好,在滯留西域的這十幾年潛心研習佛法,因此受到虔誠信仰佛教的吐蕃贊普所敬重,以上賓之禮對待路泌

 

當時,路泌的兒子路隨年紀還很小,還不知道大人發生的事。過了幾年路隨長大懂事了,母親告訴他父親仍陷於吐蕃無法回國之事,路隨聽了大哭不已,一連哭了好幾天。等到他心情平復之後,路隨便下定決心等候父親的歸來,於是坐著的時後必定面朝著吐蕃國所在的西方,就算是睡覺時,頭也朝著西方。而且路隨開始吃素,一丁點肉也不肯吃,以此誠心祈求遠在異域的父親一切能夠平安。

 

----- 待續 -----

 

改編自 《獨異志》/《舊唐書》

 

原文:

 

《獨異志》.卷中

唐文宗朝宰相路隨,志行清儉,常閉門不見賓客。狀貌或似其先人,以此未嘗視鏡。又感其父沒蕃,終身不肯西坐,其寢西首。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三.列傳第一百九.路隨

路隨,字南式,其先陽平人。高祖節,高宗朝為越王府東閣祭酒。曾祖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俊之,仕終太子通事舍人。

父泌,字安期,少好學,通《五經》,尤嗜《詩》、《易》、《左氏春秋》,能諷其章句,皆究深旨。博涉史傳,工五言詩。性端亮寡言,以孝悌聞於宗族。建中末,以長安尉從調,舉李益、韋綬等書判同居高第,泌授城門郎。屬德宗違難奉天,泌時在京師,棄妻子潛詣行在所。又從幸梁州,排潰軍而出,再為流矢所中,裂裳濡血。以策說渾瑊,瑊深重之,辟為從事。瑊討懷光,累奏為副元帥判官、檢校戶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河中平,隨瑊與吐蕃會盟於平涼,因劫盟陷蕃。在絕域累年,棲心於釋氏之教,為贊普所重,待以賓禮,卒于戎鹿。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