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Selected poems:夏菁的《山》
2020/03/11 05:20
瀏覽873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Selected poems:夏菁的《山》
我們喜歡夏菁的詩,主要的是因為那種執着的冷靜和文明,那種統一持續,而他的變化,那種緩緩寧靜的變化,使我們覺得接近他,一個詩人,一個從樹的生長和毀壞中體會而且傳達生命的生長和毀壞的意義的詩人。我們欣賞他那種表裏如一的生活態度和藝術態度……
——楊牧,〈夏菁的詩〉
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shia-jing/category/introduction
夏菁簡介
夏菁,浙江省嘉興縣人,本名盛志澄。國立浙江大學畢業,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碩士。曾任職農復會,為土壤保持專家,五十七年應聯合國聘請前往牙買加服務,一直旅居海外。七十四年自聯合國退休,任教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為「藍星詩社」發起人之一,主編有「文學雜誌」及「自由青年」等新詩。
著有《可臨視堡的風鈴》、《雪嶺》等作品。寫作文類以詩和散文並行,詩寓有濃厚的東方精神,風格偏向於婉約、理智和典雅;散文則淡淡娓娓,勝語直尋。
書名:山
作者:夏菁
出版社:純文學
出版日期:1977/3
〈那年,五月〉
那年,五月,我的心跳,
數里之外你也聽到。
你那微帶茉莉香的氣息,
到處,我都能嗅及。
那年,五月,我的情緒,
是一支簇新的晴雨表:
不測氣壓,測你的笑,
測你唇間濕度的微妙。
現在,現在我的心,
像水晶製成的風鈴
格外清脆,格外敏銳,
當太平洋有微風東吹。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可臨視堡
〈山〉
——之一
有一些空虛
就想到山,或是什麼不如意。
山,你的名字是寂寞,
我在寂寞時想念你。
那陰陽割昏曉的實體,
那遙遠向我移來的影子,
那默默不語,脈脈含情的友誼,
常向我召喚。
以航空的鳥語,蜜蜂的投寄,
以風的傳播,以青色的消息,
向我召喚,
在雷鳴蛙叫的夏夜,
在琥珀色沉寂的冬午,
在燈火闌珊,人潮遠去的黃昏,
在戞然幕落,劇場清冷的侵晨
在教堂鐘響,追思的默禱,
在一個影子回眸的一笑。
召喚我,在聽覺之外,
理性之外,時空之外,
以振耳欲聾的呼聲。
…...
再會,山,再會!
寂寞,再會,我的朋友。
當我在腳下望你,
在紅塵十丈的鬧市想你,
念你,自小樓的北窗。
你常使我熱淚滿眶,
使我喉頭發癢。
我是一匹不停蹄的兩腳獸,
一種在山上想山下
在山下想山上的野生動物。
除非,有一天,
有一天你悲憫的面容,
格外清晰地映在我,映在我
垂暮的天空。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原名「爬山者」
〈冬〉(十二首)
——臺北的雨季
一
一個難得的晴天
是一種不期的邂逅
使你不禁吹起口哨
像一支鏽笛
吹出了些些澀味
而高空正變幻著
少女的莫測
明天説不定還要下雨呢
二
一塊潮濕的天幕
像飽和的吸墨水紙
沒有陽光、沒有風
棕櫚是一面未展的旗
三
天地是一片灰黯
我們像蹲在灰鴿的翼下
那賣杏仁茶的
正響起鴿笛
你為何還不起飛
四
潑墨山水的雨季
抽象畫的天氣
這些傘、這些蕈
突然之間 mushrooming
五
流行性感冒
像黑襪子般的流行起來了
使我們本來很重的鄉音
更加上鼻音的醇味
六
有寒流自蒙古來
蒙古烤肉的季節
那種火爐和松枝的清香
比什麼都夠風味
七
到了冬天
臺北盆地像一隻水仙
冰冷的花盆
河畔的石子
比夏日來得素淨
在這一年的將盡
我們把回憶的鬚根
伸在歲月的水裡
八
淅瀝淅瀝的冬雨
如家鄉的清明時分
雖然,鞭炮和煙火的新年已近
我們舞的還是那條紙龍
我們的鼓,還是這般節拍
還有我們的破鑼
斷斷續續的簷滴
似我們十七年來的希冀
九
我不慣於
亞熱帶的冬天
這個名詞
是半人半獸的怪物
喜劇中的悲劇
濃茶中加糖的玩藝
和折衷派的哲學
冬天,應該是下著雪的
十足的冬天
十
溜冰場中的少男女
對水泥有一種幻想
他們在享受另一種冬天
那是我所不能領略的。
十一
每到這些日子
我耽心那個怪僻的訪客
自我的關節出發
他有一種野心
要征服我的一切
而我卻興致勃勃地想著——
零下十四度,滑雪的故事
十二
一股徹骨的寒氣
自書齋的北角升起
那些不朽的名字
冬眠在我的書架上
仲夏夜之夢遠得很呢
另有一些靈感的菌絲
繁衍在我潮濕的心底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我們喜歡夏菁的詩,主要的是因為那種執着的冷靜和文明,那種統一持續,而他的變化,那種緩緩寧靜的變化,使我們覺得接近他,一個詩人,一個從樹的生長和毀壞中體會而且傳達生命的生長和毀壞的意義的詩人。我們欣賞他那種表裏如一的生活態度和藝術態度……
——楊牧,〈夏菁的詩〉
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shia-jing/category/introduction
夏菁簡介
夏菁,浙江省嘉興縣人,本名盛志澄。國立浙江大學畢業,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碩士。曾任職農復會,為土壤保持專家,五十七年應聯合國聘請前往牙買加服務,一直旅居海外。七十四年自聯合國退休,任教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為「藍星詩社」發起人之一,主編有「文學雜誌」及「自由青年」等新詩。
著有《可臨視堡的風鈴》、《雪嶺》等作品。寫作文類以詩和散文並行,詩寓有濃厚的東方精神,風格偏向於婉約、理智和典雅;散文則淡淡娓娓,勝語直尋。
書名:山
作者:夏菁
出版社:純文學
出版日期:1977/3
〈那年,五月〉
那年,五月,我的心跳,
數里之外你也聽到。
你那微帶茉莉香的氣息,
到處,我都能嗅及。
那年,五月,我的情緒,
是一支簇新的晴雨表:
不測氣壓,測你的笑,
測你唇間濕度的微妙。
現在,現在我的心,
像水晶製成的風鈴
格外清脆,格外敏銳,
當太平洋有微風東吹。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可臨視堡
〈山〉
——之一
有一些空虛
就想到山,或是什麼不如意。
山,你的名字是寂寞,
我在寂寞時想念你。
那陰陽割昏曉的實體,
那遙遠向我移來的影子,
那默默不語,脈脈含情的友誼,
常向我召喚。
以航空的鳥語,蜜蜂的投寄,
以風的傳播,以青色的消息,
向我召喚,
在雷鳴蛙叫的夏夜,
在琥珀色沉寂的冬午,
在燈火闌珊,人潮遠去的黃昏,
在戞然幕落,劇場清冷的侵晨
在教堂鐘響,追思的默禱,
在一個影子回眸的一笑。
召喚我,在聽覺之外,
理性之外,時空之外,
以振耳欲聾的呼聲。
…...
再會,山,再會!
寂寞,再會,我的朋友。
當我在腳下望你,
在紅塵十丈的鬧市想你,
念你,自小樓的北窗。
你常使我熱淚滿眶,
使我喉頭發癢。
我是一匹不停蹄的兩腳獸,
一種在山上想山下
在山下想山上的野生動物。
除非,有一天,
有一天你悲憫的面容,
格外清晰地映在我,映在我
垂暮的天空。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原名「爬山者」
〈冬〉(十二首)
——臺北的雨季
一
一個難得的晴天
是一種不期的邂逅
使你不禁吹起口哨
像一支鏽笛
吹出了些些澀味
而高空正變幻著
少女的莫測
明天説不定還要下雨呢
二
一塊潮濕的天幕
像飽和的吸墨水紙
沒有陽光、沒有風
棕櫚是一面未展的旗
三
天地是一片灰黯
我們像蹲在灰鴿的翼下
那賣杏仁茶的
正響起鴿笛
你為何還不起飛
四
潑墨山水的雨季
抽象畫的天氣
這些傘、這些蕈
突然之間 mushrooming
五
流行性感冒
像黑襪子般的流行起來了
使我們本來很重的鄉音
更加上鼻音的醇味
六
有寒流自蒙古來
蒙古烤肉的季節
那種火爐和松枝的清香
比什麼都夠風味
七
到了冬天
臺北盆地像一隻水仙
冰冷的花盆
河畔的石子
比夏日來得素淨
在這一年的將盡
我們把回憶的鬚根
伸在歲月的水裡
八
淅瀝淅瀝的冬雨
如家鄉的清明時分
雖然,鞭炮和煙火的新年已近
我們舞的還是那條紙龍
我們的鼓,還是這般節拍
還有我們的破鑼
斷斷續續的簷滴
似我們十七年來的希冀
九
我不慣於
亞熱帶的冬天
這個名詞
是半人半獸的怪物
喜劇中的悲劇
濃茶中加糖的玩藝
和折衷派的哲學
冬天,應該是下著雪的
十足的冬天
十
溜冰場中的少男女
對水泥有一種幻想
他們在享受另一種冬天
那是我所不能領略的。
十一
每到這些日子
我耽心那個怪僻的訪客
自我的關節出發
他有一種野心
要征服我的一切
而我卻興致勃勃地想著——
零下十四度,滑雪的故事
十二
一股徹骨的寒氣
自書齋的北角升起
那些不朽的名字
冬眠在我的書架上
仲夏夜之夢遠得很呢
另有一些靈感的菌絲
繁衍在我潮濕的心底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