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寺山修司的《空氣女的時間志》
2019/02/26 05:28
瀏覽1,029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Excerpt:寺山修司的《空氣女的時間志》
人無法修改未來,但可以修改過去。那些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的事情,如果你認為它存在於歷史之中,就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修改,從而將人從現在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我準備利用一位少年,將 “我的過去” 通過影像表達出來。
——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手稿〉
曾經讀過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印象相當深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07293
【內容簡介】
騎著青蛙翻越安地斯山,在低音大提琴盒裡藏侏儒屍體,戴著毛皮面具吃肉的狼人,以玩具槍、鋸子聲響、狂歡派對不斷出招的高校女生……種種奇詭色彩的情節,盡在寺山修司的書海漫遊之間。
最近讀完《寺山修司少女詩集》,又繼續找到《空氣女的時間志》以及《丟掉書本到街上》,沒想到這兩本的個人讀後感非常兩極。
為了恪守「隱惡揚善」的《中庸》之道,在此,我就只摘要《空氣女的時間志》的其中兩篇部份內容。
但聰明的讀友如你,應該知道我是用心良苦,其實我更希望遇到《丟掉書本到街上》的忠實書迷,或許有機會能為我指點迷津。
(要不然……要不然……《丟掉書本到街上》這本書極可能就要被我丟到街上了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466932
空氣女的時間志
作者:(日)寺山修司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10/01
語言:簡體中文
《空氣女的時間志》集合了寺山修司的自傳、作家論、電影導演論等內容。極具洞察力與想象力的寺山修司,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對成長、家庭、愛情、詩歌和戲劇的理解。他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奇詭魔幻的絢爛世界,在幻想與現實的交錯之中,探討個人與社會的本質。
作者簡介
寺山修司
1935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1960年前後,開始涉足影視編劇和電影導演工作,代表作有《死者田園祭》《拋掉書本上街去》《上海異人娼館》,是日本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1967年,創辦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掀起了日本小劇場的高潮。1983年5月,因肝硬化逝世。
【Excerpt】
〈嘔吐〉
為了寫自傳,我開始打草稿,一邊打草稿一邊思考:比起接近自然,我的文章更應該接近歷史。
科學更接近自然,只有詩歌才存在於歷史。(《西方的沒落:世界歷史的透視》)
……
我一直記得和父親一起玩的 “汽笛遊戲”。在黑暗的遠方,聽到火車的汽笛聲。
父親問:“上行線?”
我回答:“下行線”
“嗯,我覺得是上行線。” 父親說。
然後我和父親裹著毯子,打開窗戶,在黑夜中屏息,等待著 “聲音變成形態”。汽笛聲告訴我們方向,火車從我們眼前氣勢磅礴地通過。在我們面前通過的似乎不是火車,更像是沉重的時間。那一刻,我與父親,不是被愛,而是被夜裡奔馳的火車連接在了一起。
如果血是冰冷的鐵軌
飛馳的列車
總會在某個時間穿過心臟
〈空氣女的時間志〉
少年時代,我曾見過某個巡演馬戲團的演員,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於是我問馬戲團的空氣女(註):“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不會造成爭議嗎?” 空氣女露岀十分不可思議的表情,問我:“為什麼?” 我說:“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不就不知道該以誰的時間為準了嗎?” 但空氣女訴我說:“沒有人會因為時間起爭議。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自己運行的軌道,不會起衝突。”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告訴母親想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手錶。但母親指著家裡唯一的一座掛鐘說:“時間,要像這樣放在一個大鐘裡,掛在家中才是最好的。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處在同一時間,才是最幸福的。”從那以後,我認為 “把時間放到手錶裡帶到外面,是難以想像的事”。
準備賣掉的掛鐘,突然響了,抱著它走向荒野。
如果說掛鐘象徵的是 “家”,那手錶就象徵著想要離開 “家” 的願望。手錶,到底是日常生活的非現實表現,還是深化了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存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對少年的我來說,手錶就像是那些巡演馬戲團的旅途的同義語。如果深究,那麼掛鐘 (家) 被時針所支配,而巡演馬戲團則是被秒針支配,快速地轉完一周後又回到起點。
這就像六十進位法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成了我創作文學、電影、戲劇的核心。
註:空氣女是身穿充氣服的馬戲團演員。
人無法修改未來,但可以修改過去。那些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的事情,如果你認為它存在於歷史之中,就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修改,從而將人從現在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我準備利用一位少年,將 “我的過去” 通過影像表達出來。
——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手稿〉
曾經讀過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印象相當深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07293
【內容簡介】
騎著青蛙翻越安地斯山,在低音大提琴盒裡藏侏儒屍體,戴著毛皮面具吃肉的狼人,以玩具槍、鋸子聲響、狂歡派對不斷出招的高校女生……種種奇詭色彩的情節,盡在寺山修司的書海漫遊之間。
最近讀完《寺山修司少女詩集》,又繼續找到《空氣女的時間志》以及《丟掉書本到街上》,沒想到這兩本的個人讀後感非常兩極。
為了恪守「隱惡揚善」的《中庸》之道,在此,我就只摘要《空氣女的時間志》的其中兩篇部份內容。
但聰明的讀友如你,應該知道我是用心良苦,其實我更希望遇到《丟掉書本到街上》的忠實書迷,或許有機會能為我指點迷津。
(要不然……要不然……《丟掉書本到街上》這本書極可能就要被我丟到街上了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466932
空氣女的時間志
作者:(日)寺山修司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10/01
語言:簡體中文
《空氣女的時間志》集合了寺山修司的自傳、作家論、電影導演論等內容。極具洞察力與想象力的寺山修司,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對成長、家庭、愛情、詩歌和戲劇的理解。他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奇詭魔幻的絢爛世界,在幻想與現實的交錯之中,探討個人與社會的本質。
作者簡介
寺山修司
1935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1960年前後,開始涉足影視編劇和電影導演工作,代表作有《死者田園祭》《拋掉書本上街去》《上海異人娼館》,是日本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1967年,創辦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掀起了日本小劇場的高潮。1983年5月,因肝硬化逝世。
【Excerpt】
〈嘔吐〉
為了寫自傳,我開始打草稿,一邊打草稿一邊思考:比起接近自然,我的文章更應該接近歷史。
科學更接近自然,只有詩歌才存在於歷史。(《西方的沒落:世界歷史的透視》)
……
我一直記得和父親一起玩的 “汽笛遊戲”。在黑暗的遠方,聽到火車的汽笛聲。
父親問:“上行線?”
我回答:“下行線”
“嗯,我覺得是上行線。” 父親說。
然後我和父親裹著毯子,打開窗戶,在黑夜中屏息,等待著 “聲音變成形態”。汽笛聲告訴我們方向,火車從我們眼前氣勢磅礴地通過。在我們面前通過的似乎不是火車,更像是沉重的時間。那一刻,我與父親,不是被愛,而是被夜裡奔馳的火車連接在了一起。
如果血是冰冷的鐵軌
飛馳的列車
總會在某個時間穿過心臟
〈空氣女的時間志〉
少年時代,我曾見過某個巡演馬戲團的演員,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於是我問馬戲團的空氣女(註):“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不會造成爭議嗎?” 空氣女露岀十分不可思議的表情,問我:“為什麼?” 我說:“每個人都有一塊手錶,不就不知道該以誰的時間為準了嗎?” 但空氣女訴我說:“沒有人會因為時間起爭議。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自己運行的軌道,不會起衝突。”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告訴母親想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手錶。但母親指著家裡唯一的一座掛鐘說:“時間,要像這樣放在一個大鐘裡,掛在家中才是最好的。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處在同一時間,才是最幸福的。”從那以後,我認為 “把時間放到手錶裡帶到外面,是難以想像的事”。
準備賣掉的掛鐘,突然響了,抱著它走向荒野。
如果說掛鐘象徵的是 “家”,那手錶就象徵著想要離開 “家” 的願望。手錶,到底是日常生活的非現實表現,還是深化了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存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對少年的我來說,手錶就像是那些巡演馬戲團的旅途的同義語。如果深究,那麼掛鐘 (家) 被時針所支配,而巡演馬戲團則是被秒針支配,快速地轉完一周後又回到起點。
這就像六十進位法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成了我創作文學、電影、戲劇的核心。
註:空氣女是身穿充氣服的馬戲團演員。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