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元音的特質與發音
舌尖元音是由舌尖接近齒齦或前硬顎所發出的聲音。在國語(規範華語、普通話)的音素裡,有兩個很特別的舌尖元音「帀1i[ʅ]」與「帀2i[ɿ]」。我曾寫過〈舌尖元音(Apicale)的三大特性〉,當時按照《國音簡說》把同列的聲化韻一起論述;現在覺得聲化韻尾的捲舌近音並不是元音,不宜放在一起,所以寫這篇短文加以修正。「帀1i[ʅ]」、「帀2i[ɿ]」這兩個舌尖元音有三項特別的地方:
一、構音的依賴性:
這裡的「構音」不是語言治療界所說的「控制發音器官發出語音」,而是「以因素(phone)構成音節(syllable)」,相當於一般的「拼音」之意;構音的依賴性是指「這兩個舌尖元音自己不能配上聲調構成國語的字音,必須依賴舌尖後輔音或舌尖前輔音才能夠構成音節」;不像舌面前最高展脣元音「丨i」,配上陰平調作「丨ī」,有「衣、伊、醫、揖」等字;舌面後中高展脣元音「ㄜe」,配上陽平調作「ㄜˊé」,有「俄、訛、額、鵝」等字,配上去聲調作「ㄜˋè」,有「厄、餓、鄂、鱷」等字;而「帀」配上聲調的「帀1ī、帀1í、帀1ˇǐ、帀1ˋì」、「帀2ī、帀2ˊí、帀2ˇǐ、帀2ˋì」都不是國語的音節。所以說這兩個舌尖元音構成國語的字音有依賴性。
二、出現的排他性:
出現的排他性,是指這兩個舌尖元音在拼合成音節的時候,排斥其他元音的出現;也就是說,音節裡只要有任何一個舌尖元音出現了,就不會再出現別的元音。在舌面單元音裡,「丨i[i]、ㄨu[u]、ㄩü[y]」三個高元音彼此雖然也互相排斥,但是它們可以出現在中元音「ㄝe、ㄛo」或低元音「ㄚa」之前,成為上升雙元音;而「丨i[i]、ㄨu[u]」兩個,還可以跟在中元音或低元音之後,成為下降雙元音;更可以附在中元音或低元音的前、後,構成三合元音。而這兩個舌尖元音不但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字音裡,也不會跟其它舌面單元音共存,它們的出現有強烈的排他性。
三、隨伴的穩定性:
「帀1i[ʅ]、帀2i[ɿ]」這兩個舌尖元音要構成音節的時候,舌尖後元音「帀1i[ʅ]」前面一定要以舌尖後輔音「ㄓzh、ㄔch、ㄕsh、ㄖr」為聲母,舌尖前元音「帀2i[ɿ]」前面一定要以舌尖前輔音「ㄗz、ㄘc、ㄙs」為聲母;不但不能夠與「ㄓzh、ㄔch、ㄕsh、ㄖr」、「ㄗz、ㄘc、ㄙs」以外的輔音相拼合,兩個舌尖元音彼此之間也不會相錯亂。舌面元音就不一定了,例如:舌面後最高元音「ㄨu」,可以跟在脣輔音「ㄅb、ㄆp、ㄇm、ㄈf」之後構成音節,也可以跟在舌尖輔音「ㄉd、ㄊt、ㄋn、ㄌl」、舌面後輔音「ㄍg、ㄎk、ㄏh」之後,更可以跟舌尖後輔音、舌尖前輔音構成音節;舌面央最低元音「ㄚa」,可以在唇音之後出現,也可以在舌尖音之後出現,當然還可跟舌尖後音、舌尖前音相拼。與舌面元音比較起來,這兩個舌尖元音在拼合聲母構成音節的時候要固定得多,就是隨伴的穩定性。
就是這些特性,使得民國二年(1013)讀音統一會製定注音字母時,忽略了它們的存在,沒有為它們製定字母。在漢語拼音裡,「帀1i[ʅ]」、「帀2i[ɿ]」這兩個舌尖元音可以跟舌面最高元音「丨i[i]」共用一個符號。
四、發音的方法:
舌尖後元音「帀1i[ʅ]」發音時小舌緊靠後咽壁,舌尖向上昇高並稍為後縮,保持在不接觸前硬顎的最高點;使聲帶顫動的音流在口腔裡受到共鳴而發出聲音。它是隨伴著舌尖後音聲母「ㄓzh、ㄔch、ㄕsh、ㄖr」出現的,一般人學習國語只要能正確的發出舌尖後的聲音,就能發出這個聲音,不必特別學習單獨發這個音;只有語文教師為了教學生,可能需要單獨發出「帀1i[ʅ]」音給學生聽。舌尖前元音「帀2i[ɿ]」發音時小舌也要緊靠後咽壁,只是舌尖向前平伸向齒齦,保持在最接近而不形成摩擦的位置;它隨伴著舌尖前音聲母「ㄗz、ㄘc、ㄙs」出現,一般人也不必特別學習單獨發這個音。
語文教師如果要單獨發這兩個音,可以參照《中華新韻》所附《國音簡說》的說明:「…帀是翹舌尖音和平舌尖的擦聲減去摩擦;…」那麼要怎樣把翹舌尖和平舌尖的擦聲減去摩擦呢?我們分「翹舌尖的擦聲減去摩擦」和「平舌尖的擦聲減去摩擦」兩段來研究。
翹舌尖的擦聲有清擦聲「ㄕsh」及塞擦聲「ㄓzh、ㄔch」。當我們說「知、癡、施,直、持、時,只、齒、始,至、飭、事」這些字音的時候,每個字音的後段有響亮、可以延長的音,就是翹舌尖的「帀1i[ʅ]」音,如果一個人自己分析不出來,可以找三、五好友一起揣摩,有的人說「知」、有的人說「癡」、有的人說「施」…,同時發音都把字音拖長,就能聽到共同的「帀1i[ʅ]」音;也可以有的人說「知」、有的人說「直」、有的人說「只」、有的人說「至」……,都把字音拖長,顯現出不同聲調的就是「帀1i[ʅ]」音。
平舌尖的擦聲有清擦聲「ㄙs」及塞擦聲「ㄗz、ㄘc」。當我們說「資、疵、司,詞,紫、此、死,自、次、似」這些字音的時候,每個字音後段響亮、可以延長的就是平舌尖的「帀2i[ɿ]」。試驗法如翹舌尖音,不再重複。
這個方法用在培訓國語師資的班級教學,可將學員適當的分組,有的小組負責發音,留下一些人專門聽音而後模仿;採用這樣的活動,學習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