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大學泡沫化,臺灣人吃苦頭
2012/12/24 10:02
瀏覽6,397
迴響25
推薦60
引用0

1990年代初,海岸線長達1566.3公里,方圓為36188平方公里的臺灣,僅有50所大專院校。

 

1996年,李登輝一聲令下,原本是高商職的,升格為三專或五專;原本就是三專或五專的,升格為學院或大學。而學院或大學,則開始廣設研究所。

 

結果16年後的今天,如果把佛教、基督教、天主教興辦的列進去,區區一個島嶼的臺灣,大學竟然不只170所。更離譜的是,拿高雄的燕巢鄉來講吧,小小一個鄉間居然就有五座大學。

 

請問,臺灣人要這麼多大學,幹嘛呢?

 

這就是李登輝當年追求「量化」的虛榮心所致,以為高等教育「量化」,臺灣人的教育水平就會提升,臺灣土產的大學生就會躍居全世界第一名,臺灣的土產碩、博士更可以冠絕全球。

 

這當中,更拜李遠哲揠描助長的「教改」所賜,臺灣人的平均學歷固然提升了,提升到滿街都是大學生,街上的廣告招牌掉下來,沒準砸中的,不是博士就是碩士。

 

結果,16年後的今天,臺灣人終於為此大吃苦頭。

 

以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數據來看,臺灣2024歲年輕世代的失業率,已是高達14.06%,竟佔整體失業率的三倍。而25歲至29歲青年的在家待業,竟然也有7.08%

 

然則,這只是看得到的數據,實際上眾所周知,躲在大學校園內遲遲不肯畢業的,以教育部的統計結果來看,100學年度竟是有54000名學生延畢,而碩、博士生的不肯離開研究所,更較上一學年度增加千人左右。

 

可若問何以大學生要延畢,除了扣除逃避服兵役、替代役之外,最明顯的原因,當然是害怕畢業即失業,讓他們只好繼續呆在大學內當個靠爸或靠母族。

 

但如果我們稍加分析,自然輕易可以發現,臺灣大學生的人數之多,多到浮濫的地步,直接衝擊就業市場的供需結構,造成供需失衡的供給遠大於需求。

 

在此,我們不妨把學理工的先放在一邊,就拿文科的廣電新聞、大眾傳播學系來講吧,請問臺灣有多少報紙、電台、電視台,可以吃得下每年畢業多至數千人的相關系所學生?真能進得去的,可以說千不得其一。

 

再講學理工的,人人都想進科技大廠,卻對傳統的內需工廠生產線看不上眼,不但不想幹水泥工,更不屑水電工、木工,哪怕這一市場的行情都已叫價一個月五萬以上的薪資,卻是傳統的師父等不到徒弟,老板等不到有人去應徵。

 

以此而反映出臺灣大學生的眼高手低,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市場怪現象。

 

然則如果只是怪罪年輕人的心高氣傲,其實不盡公平,更準確的說法,七、八年級生無異都成為無辜的一代,他們都是李登輝、陳水扁、李遠哲好大喜功之下,所犧牲的一代。

 

以此恕我不客氣的講一句,這種無視於臺灣環境所造成的「人為失業災難」,已經成為未來數年無可解的習題,沒有一個政府有辦法解決得了。

 

除非大量進行勞力輸出、大學生輸出,或可舒解社會大量失業的困境。可問題在,別的國家願意輕易接受臺灣不知天高地厚的這幫大學生嗎?

 

另外一個可以脫出泥沼的辦法是以拖待變,拖到臺灣近幾年的「少子化」,成為大學收不到學生的現實噩夢,逼得大學紛紛關門,或者降格為原來的工專、商專職,同時讓技職、技能教育重新抬頭。

 

實在講,臺灣根本不需要多達170所以上的大學,畢竟學生不是商品,更何況商品的過度量化,往往只會造成一時浮華的泡沫現象,如今我們正是吃到「大學泡沫化」的苦果和惡果。

 

在這方面追究李登輝、陳水扁和李遠哲的惡行,不僅對之無可奈何,終究也了無意義,因為沒有一家臺灣媒體在當年不是這一贊成廣設大學的共犯,也沒有一個家長不支持這一惡政。不是如此嗎?

 

也因此,裁撤不必要存在的大學勢在必行,政府必須規劃,甚至勇於讓市場決定大學的退場機制,如同經營不善的中小企業,該倒的就讓他們倒,系所收不到學生的就關門或降格,不要再拿人民的納稅錢去填這只能全部都是輸家的無底洞了。

 

就從臺大、臺清大、政大、成大,先瘦身,先砍起吧。

 

如果哪個校長敢反對,不妨問他們一句,能保證他們所教出來的學生,畢業都找得到工作嗎?教出一大堆土產博士又如何,拿來禍國殃民用的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鏡幻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5) :
25樓. osernchang
2012/12/26 14:13
馬政府可以再多做一點被罵笨的好事

被罵笨的事有時候是別人不敢做的好事,

希望馬政府看遠一點, 再作一些好事吧!

24樓. Norma
2012/12/26 10:02
沒人敢做事
這個問題早就在討論了,可是沒人彈劾二李,也沒有哪個教育部長敢整合縮編大專院校.
23樓. 別說笑
2012/12/25 23:08
想要嗎?爸爸買給你
這句廣告詞前段,後段這樣寫,你選舉投我讓我當官我什麼都給你,今日結果是昨日種的因,怪誰?
22樓. osernchang
2012/12/25 10:06
更慘的是老師敎不動學生

民進黨以來反權威破政權的思路,讓曾為國家傳聲筒的老師也被打下十八層地獄,

打垮老師就讓一中思維可以斷炊,現今大學到處是,如果老師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嚴師出高徒,多少會有更多的人才出線滾動社會大輪,現而今原本可以出色的學生也被老師放掉了,不,應該是說老師若是雕塑師也不敢太大力搓柔削刻,就盡量讓他維持原廠出品的樣子還比較安全,扁政府留下來的爛帳還沒完全發酵呢!

21樓. 念秋
2012/12/25 08:17
大家都有責任
大家都有責任
家長及學生心態是
只要進了大學  就可以脫離貧窮  有好的工作
所以無論家長 學生都拼死上大學
此時 你跟他說  大學學歷不等於能力 不等於工作機會 不等於財富
有誰會相信呢 於是家長當冤大頭 再窮也要供子女進大學
大學多了 學生少了 於是很差的學生也能進大學
進了大學  再怎麼混也能畢業
所以真正用功讀書的沒有
你說這樣的料子  用人單位怎麼採用呢?
用一個賠本一個  難怪產業要外移 難怪外勞要搶台灣人的工作
台灣的大學生還不知高地厚 埋怨薪資太低
以其能力及服務態度 用人單位怎麼給高薪
那就必須賠本  賠本生意有人作嗎?
20樓. 麥芽糖
2012/12/25 02:04
罪魁禍首

那些罵22K和15K的:

這裡所說的那幾個傢伙, 才是今天臺灣, 學士濫竽充數罪魁禍首!




19樓. 六條御息所
2012/12/25 00:12
.

咱不知道實際缺工率為何,

但是咱所能看到的狀況卻是走到哪都欠人,

還盡是些藍領工作或是傳統工業在缺人。那人都去哪了咧?

隨便抓個穿著鬼洗牛仔褲加號稱日系平價潮牌的年輕人來訪問,

他正拿IP5無線上網,但畢業後月收入還靠父母給的他只說了一句話:

我大學生耶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18樓. luke koolhead
2012/12/24 20:08
版主啊

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 李登輝、陳水扁和李遠哲 有關吗?

20%的人才能上大学都有一堆人找不到工作, 100%都能上大学, 才14%没工作做, 很不错了啦!

李登輝、陳水扁和李遠哲乃台湾之星啊!

你這話該跟蘇貞昌講,叫民進黨別亂。

銀正雄2012/12/24 20:16回覆
17樓.
2012/12/24 18:52
燕巢現有大學

燕巢區現有大學

1.高雄師範大學燕巢分部

2.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燕巢分部(高雄工專前身)

3.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剛開始是技術學院,校區涵蓋燕巢區,楠梓區,橋頭區)

4.高雄義守大學

5.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樹德家商....)

大學真的太多使的資源重複浪費,家長負擔也重,真的是不好解決

 


而且拖累臺灣競爭力。 銀正雄2012/12/24 18:57回覆
16樓. 患得患失
2012/12/24 18:35
台灣智庫說是綠營的打手還真沒冤妄牠
美國蓋洛普民調中心 在21日公佈台灣有75%的幸福感,這智庫隨後就公佈台灣民眾有76%對未來景氣感到悲觀的民調,就是要配合蘇光光對馬政府「無能ˋ無感ˋ無責任」的批評。

綠營搞的民調一向是天大的笑話。

銀正雄2012/12/24 18:5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