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心往外送,輪迴生死
2025/05/01 08:16
瀏覽484
迴響1
推薦15
引用0

我們講身體之苦,講過老苦、病苦、死苦,但有一樣苦沒提到,那就是生苦,生育之苦。為什麼要擱到現在才談?因為沒當過母親,很難感同身受;不是剛剛脫離母胎的嬰兒,老早忘了昔年往事。

可你若去問那些當媽媽的異性朋友,十個有九個會唉聲嘆氣,苦啊,怎麼不苦。光是懷胎那十個月,你們男人試試看,知道孕吐什麼滋味嗎?

特別到了胎期快滿的兩個月,天天就像捧著一尊三到五公升袋裝的彌勒菩薩,從行住坐臥到吃喝拉撒睡,都得小心翼翼捧在肚子前,生怕一個閃失,摔著了碰著了,娘兒倆欠安。

那種有口難言的苦,真夠嗆的。

那甜呢,幸福的滋味呢,就不期待小baby來到你們家?有是有,但甜也只甜那麼一下,轉眼大腹便便的身體又響起警鐘了

至於小嬰兒的感受,哪個小嬰兒不是離開母體,嚎啕大哭的?

要知道胎兒的皮膚既細且嫩,從媽媽體內被產科大夫推著拉著,硬是逼著要擠出長長黑暗的甬道,能不痛徹心肺?原本安全的媽媽子宮不見了,再也感覺不到那熟悉的味道。雖然兩隻小眼睛緊閉著,卻依稀可看見微弱的光,從遠處若有似無的飄過來。

我們無從得知小嬰兒在出生之際,是否感到不安、惶恐、焦急、害怕,唯一知道的是,他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娑婆人世的,顯然不樂意踏上這條輪迴之路。

這就是生苦,出生之苦,一切苦的起源。

畢竟所有的小胎兒,都會張開小小的眼看世界、華麗的世界。這一看,心就往外跑,一跑就一輩子,就帶來喜歡,生起「想要」的心,痛苦自此揭幕。

直到人漸漸老去,大半截身子都躺進棺材了,還伸著手蹬著腿,有氣無力地呻吟著,我想要,我想要啊。可想而知身苦心苦,所有的苦都來了。那人這一生到底想要什麼?

不妨講個泰國高僧隆波敦的公案。

西元1956年的某一天,一位隱居森林潛修的老比丘,前來頂禮這位尊者,請教要如何了知佛陀所說「四聖諦」的實相。

「心一直往外送的結果,是苦諦。」

「心一直往外送是苦因,是集諦。」

「心清楚看見心的結果,是苦的止息、涅槃、滅諦。」

「心清楚看見心,是證得聖道的因,是道諦。」

平心而論,隆波敦這段言簡意賅的開示,若非經過長年實修實在體驗不出來。那什麼是一直往外送的心,亦即「集諦」的內容是什麼?

在《大念住經》提到四聖諦的集諦中,佛陀如是道:

「諸比丘!何謂集諦?愛欲引導再生,喜與貪伴隨而起。無論何時何處,追求愛欲有三,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簡單講,人甫誕生,睜眼往外看,心往外送,就生起想要追求滿足的心。

這一「想要」,你看見喜歡的,就想追之到手,這是「欲愛」;一旦擁有自己喜歡的,就不想分離或割捨,這是「有愛」;反之,你看見不喜歡的、憎惡的,就想方設法趕遠遠的,這是「無有愛」。

但不管欲愛、有愛、無有愛,本質上都是出於想要追求滿足的心,都是貪,都是造成痛苦的根源,都是墮入輪迴的起點。

尤有甚者,更是無止盡的想要——那個貪婪的欲壑,永遠也填不滿。

請諸位反思,身為總統的賴某是不是如此?他的敗壞司法,整肅異己,直接導致多少樁家破人亡的悲劇,社會沒因此動盪不安?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5/05/01 10:14
攀緣也是一種心往外送,幡動心也動,入流也。
是的,心一往外攀緣,就忘了覺性,忘了覺知自己的身心。 銀正雄2025/05/01 10: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