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如何老實做人?看自己心
2022/12/06 08:12
瀏覽1,914
迴響1
推薦17
引用0

759中國有句老話,形容人的快樂,不是興奮之情「難以言喻」,就是「難以言狀」。換個講法,「非筆墨足以形容」。這在佛法而言,差可用來形容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滅」。

760這種因修至「滅境」而感到的無比狂喜、快樂、喜悅之情,佛教特別稱之為「法喜」。

761奇妙的是,法喜固一時而得,但如何藉用語言、文字來準確的形容、抒發或分享?這就好比我們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繪「久別重逢」的振奮之情,是相同的道理。

762、什麼是佛經所指的滅,又滅了什麼,才可達到這樣「無以言表」的法喜感受?

763佛經上講到的滅,指的是「寂滅、涅槃」。

764且以我們正在講的心經為例,「度一切苦厄」就是諸佛菩薩的寂滅之果,而後面會提到的古梵文「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一樣是諸佛菩薩的涅槃之果。

765易言之,舉凡心經經文寫到的「度、空、無」等字,都有滅的內涵。

766好比「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句話,就是在說,當你不因外境,不因接觸六塵而起妄想時,你就是在觀心,覺察到自己的念頭,當下遠離這六塵所帶來的各種苦樂情緒,自能由衷生起一片寂靜的法喜。

767金剛經對這一境界如此描述,「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但這個不入,就是滅,就是入流而無所入,證到初果、預流果羅漢的境界了。

768 《首楞嚴經》進一步說明,滅了六塵的妄想心是初果,那滅度了六根的各種感受呢,成就二、三果。及至滅除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分別和執著念了,你就證得我空的境界,開悟了。

769這是小乘的滅境,又稱「有餘依涅槃」,意為不乏有諸佛菩薩的枝末無明尚待斷盡、根本無明仍未滅除,故名「有餘」。換句話說,至少要當菩薩了,才可看到無餘依涅槃的門檻。

770由此可知,從小乘、大乘到一佛乘,各有其需要滅度的煩惱和過失,各有其寂滅之境、

771這中間,從觀心著手,每階段的證悟心境,各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772論其境界,先是感到周遭一片寂靜,慢慢、慢慢你會發現原來這仍屬粗淺的寂靜,並非外在環境的吵鬧喧嘩消失了,而是你的內心安靜了下來。這時,你會覺得財、色、名、食、睡等那五種欲望,不再像以往那樣看得很重,容易受到誘惑了。

773隨著觀照時日的加深,你會發現自己不再動不動就生氣,更不會遷怒。禪修到此,寂靜變得無所不在,鼻尖漸漸升起清涼感,你的內心終於有了一分清淨。

774以上只是粗淺描寫四聖諦中的滅諦,亦即滅度煩慮的境界。一旦修到了,就可安住這一趟升起歡喜心的過程,但不可執著。

775說個公案,宋太祖初年,臨濟宗四祖風穴延沼禪師在河南汝洲弘法,有僧來問:「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這句話很不好懂,什麼叫「離微」?據《寶藏論》所述,「離」是離六根而顯體 ,這是空;「微」則分別六識而有相、用,這是有。

776翻成白話,他說啊,不論我們開口講話或保持沉默,往往不是碰到事件的體性,就是觸到事件的表相。那要如何才能不犯執著空有二邊之失?

777實在講,這僧人問得很深刻,擺明挖了兩個坑。只要一回答,包管涉及語言文字的體和用,焉有不被活埋之理?可你也總不能當啞巴啊,那不是中了「語默涉離微」的默然之失?

778風穴和尚不愧為臨濟宗祖師,當下口誦杜甫的詩句,「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這是婉轉告訴那學僧,去看看外面河山的本來面目吧。離語言文字相,離心所緣相的那個當下,還問什麼對與錯,空與有,佛法與世間法?

779、一個感想,做人要老實,學佛更須如此。不管學苦集滅道的止觀,抑或學淨土宗的念佛法門、禪宗的參研公案,都要老實觀心,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絕不可欺心。請記住,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2/12/06 08:45
佛法浩瀚無際,法門流派亦多,因此一個名相也有不同的解釋,

有餘涅槃者,對無餘涅槃而言。有餘無餘其解有三種:

一、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餘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故有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報),無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亦無果也。又雲有餘依涅槃Sopādhis%eṣanirvāṇa,無餘依涅槃Nirupadhiśeṣanirvāna,依者依身,身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寶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唯識述記十末曰:「其因盡苦依未盡,異熟猶在,名有餘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餘,約二乘說,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謂依身。」


二、唯就大乘說。變易生死之因盡,謂之有餘涅槃,變易生死之果盡,而得佛之常身,謂之無餘涅槃(凡夫之生死謂之分段,菩薩之生死謂之變易)。寶窟下本曰:「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累,變易生死果亦亡,則無復果累,故名無餘也。」


三、就大小相對說。小乘之無餘涅槃,尚有惑業苦三道之殘餘,故云有餘,大乘之無餘涅槃,究竟而無殘餘,故云無餘。勝鬘經曰:「有有為生死,有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又曰:「以成就有餘解脫有餘清淨有餘功德故,知有餘苦,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華經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寶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佛性論云: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陰。」

楞嚴經曰:「鈍阿羅漢窮研空性不盡空理……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細微。」

謝謝安心兄補充。

銀正雄2022/12/06 08:4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