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與自美返台的高中摯友二度相聚時,甫見面她立即告訴我:剛和多年文友餐敘完畢,這位UDN格友王瑞琪近日新出一本書《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
凱米颱風前夕,夜裡風雨不小,我因掛念兒子下班時夜歸的安全,半夜甦醒未有睡意,索性拿起《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繼續展讀。
看到輯四「我與憂鬱症同行」第2篇~打破「模範生」情結,與後續述及成長經驗的內容,在在讓我深有所感!瑞琪描繪自己很容易陷入一個魔咒:「要做個乖寶寶、模範生」,「你是老大,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樣。」於是她非常認命地完成父母交付的任務,盡力成為「榜樣」,當她考了99分而被責打時,並不會怪父親,只會埋怨自己粗心大意……日復一日地,在做那些「我應該」、「我必須」、「我一定要」做的事。
進入婚姻之後,「模範生情結」更是嚴重地影響她。
不管工作有多忙、身體有多累,每天儘量開伙,至少要「三菜一湯」才像一家四口的家常菜;房子不大,但一定要窗明几淨,不整潔時內疚得不得了;孩子們一定要循規蹈矩、身體健康、不惹麻煩,否則就覺得有失母職……她習慣去取悅每個「重要他人」,不假思索地服從比她強勢的聲音,唯恐自己做得不夠好,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讓別人有話說!」
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還為人師表……那麼多角色,怎麼可能盡如人意?當其中某個角色「不行」時,她很少指責別人,最先放不過的,就是自己。
從小到大,我也有「模範生情結」、追求完美個性,因此當我在大學階段遭遇課業感情雙重挫敗時,自尊嚴重受創,自信全被擊垮!這些經歷影響我極深,我「無法接受」自己曾經這麼糟糕,於是不斷努力提升自我。
然而認真努力就能保證一路順遂嗎?錯!錯!錯!
綜觀自己20歲以後數十年人生,別人看不見的人生試煉超乎想像,遍嚐「求而不得」滋味,內心有所預期時,總是出現相反情況,在在考驗自己。尤其在人生多種角色中,縱然事事盡心盡力,企盼做到圓滿,殘酷的事實卻是,意想不到的嚴峻試煉依然可能發生,做多做好不見得能獲致他人肯定或認同,更甚者反被否定!倘若無法調適,內在受苦不已。
比較幸運的是,我的「模範生情結」、追求完美並不是成長階段父母或重要他人的要求,而是自我期許,如能自我覺察就有改變機會,我應該也沒有書中所述前兩大因素,加上我的「童年像首歌」雋永而美好!於是我擁有足夠能量去對抗那些試煉,「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尤其是近20年以來,不斷「藉境練心」學習「接受」,努力調整修正自我,縱然仍有許多「求而不得」也不再是苦了!取而代之的是,對生命的臣服、謙卑,與感恩……
《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P28提及,科學家研究憂鬱症的成因,認為它是一個多重因素所導致的疾病,包括:「生物學、基因遺傳與心理社會」等三大因素,有時會因為一些嚴重的創傷、壓力、打擊和失落而憂鬱,但是有時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也可能莫名地憂鬱起來。
換言之,通常我們不理解前項兩大因素 或無從證實,比較看得清楚憂鬱患者「心理社會」這項因素,往往以為當事人就是碰到了那個困境才引發憂鬱,於是容易不自覺地以心中想法勸解對方,以解決問題態度面對他們的心情,很難真正做到「同理」與「陪伴」。對當事人不僅沒有助益,甚至形成二度傷害,例如本書封面怵目驚心之語:「你就是想太多了,才會這麼痛苦。」、「你這點小挫折算什麼,別再哀哀叫了。」、「別整天關在家裡,多出去走走,找個人聊聊就沒事了。」、「要死就去死一死,不要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
近年憂鬱人口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年輕人,家有子女如此,肯定是父母心中之痛,以及無盡憂思焦慮。如何克服內心憂慮誠為生命大考驗!降低擔憂恐懼方能平常心以待,不致過度事事順應孩子,也較能「同理」和「陪伴」,共同走過漫漫修行長路。感佩瑞琪心理師勇敢現身的精神,願意誠實不諱將自己20年來和鬱症戰鬥最終和平相處的寶貴經歷公諸於世,「已經在半退休狀態的我,願意拿出生命中最後的微小光芒,能照亮多少人就照亮多少人,別笑我癡笑我傻,我就是這樣想的!」
這段話語彷若我在教育部服務時聽到的一個故事,如此令人動容!……當日講者為嚴長壽先生,演講最後他以誠摯神情令人動容的話語,講述一個「撿拾海星小女孩」的故事與我們共勉,希望大家多做發光體,社會才能更美好!話說有個小女孩在海邊撿起一隻隻海星,將牠丟回大海裡,一位看盡人生百態的老人笑這小女孩太傻了!老者言:「大海裡這麼多海星,妳怎麼能拯救每個海星呢?」小女孩笑了一笑,回答老人:「只要能丟一個海星回到大海裡,『牠』的命運就改變了……」
本文僅針對書中內容略述一二,更多實用精采內容值得您細細閱讀,推薦給您!

- 3樓. 心理師Rachel2024/08/01 21:26以文會友
 親愛的水珠兒文友,我來遲了幾天,請見諒唷!
 
 我倆素未謀面,僅僅是有個共同朋友「藍鳳凰」而已,承您厚愛,為我的新書寫了這麼精闢的心得和推薦,我真是感動且感激不已!您所撰寫和介紹的,正好就是我覺得這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可見您與我的頻率是相近的。這是標準的以文會友啊!
 
 再一次謝謝您的推薦,這本書的電子書也已經上架了,書的連結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228117
 
 網址放在這裡,方便您的朋友如果需要可以找到書。(不好意思,也順便借您的寶地打個廣告)→→此處應該有個羞赧的表情符號,但我很久沒在UDN發文,忘記如何尋找表情符號了,哈哈~
- 2樓. 寧靜姐2024/07/27 20:43 謝謝寧靜姐! 水珠兒 於 2024/07/31 16:33回覆 謝謝寧靜姐! 水珠兒 於 2024/07/31 16:33回覆
- 1樓. tzi2024/07/27 07:17當別人誤會我們的時候
 
 是她們的心情也不快樂
 
 才容易 被誤會
 
 只要我們是坦蕩蕩的...... 😊❤️相信是的,不過,數十年好友啊,總是遺憾。 水珠兒 於 2024/07/31 16:33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