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聖餐 (The Lord’s Supper) (林前11﹕23-29)
2022/02/25 14:55
瀏覽64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聖餐 (The Lord’s Supper)      林前11﹕23-29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要生平第一次帶領聖餐。這是上帝的恩典。我常常在想,上帝為什麼如此的恩待我。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以牧者的身分來帶領弟兄姐妹領受聖餐,記念主的死。對我來說,主的恩典每日都是新的,特別是現在開始牧會的日子。

說真的,在我的一生前五十年的歲月裏,雖然生長在基督徒的家庭裏,從小就受了洗,也在主日學長大。後來受了堅信禮後,也開始和大人一起領受聖餐,但對聖餐的意義,其實並沒有認真嚴肅的思考過。每個月領受一次聖餐,年復一年,後來就成了一種形式。我也不知道,領受聖餐有什麼實質的幫助,也不會認真的去想它,反正就是基督徒的一個聖禮。直到進了神學院,讀教會論,敬拜學等等課程,開始明白聖餐的意義,開始思考主耶穌設立聖餐的目的。對於如此重要,又是主在死之前自己親自做給門徒們看,親自吩咐他們要如此行來記念祂的聖禮,我認為今天很多教會都把它給忽略了。我們注重敬拜讚美,我們注重其他次要的項目,卻把那麼重要的聖餐忽略了。有的教會三個月一次,有的甚至一年一次,好像猶太人過逾越節一樣。就像今天很多人傳福音,不再把耶穌基督和十字架放在首位,只把它們當作一個記號,裝飾品。然而初代的教會不是這樣。十字架在猶太人的眼中是絆腳石,在外邦人的眼中是愚蠢的東西,但對這些初代的基督徒,十字架卻是上帝大能的明證。聖餐也是,羅馬人因為基督徒把聖餐看作是主的身體,主的血,他們說那些信耶穌的人是吃人肉的野人(Cannibal)。但是,對基督徒來說,領受聖餐是多麼寶貴的一件事。在領受聖餐的當中,我們間接領受主的恩惠,我們憂傷的心得到安慰,我們的信心再次被挑旺起來。

然而,就像過去的我一樣,如果沒有真正了解聖禮的意義,我們也就很難真正領受這個聖禮所要帶給我們的幫助。沒有享受真正的幫助,我們就很難看重它。我想很多事都是這樣。英國十九世紀的講道王子司布真牧師說,「離開了對聖禮的了解,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被感動,聖禮本身並沒有恩惠在其中。一次又一次,最寶貴的聖禮也只會流為一種形式而已,甚至成為一種迷信的儀式。我們不可隨隨便便,以為都懂了,我們必須解釋,解釋,再解釋,唯恐有人很容易就滿足於外在的形式,而忘記了形式裏面所隱藏深奧的意義。」這是司布真的話。他甚至認為,教會每個星期的禮拜都應該守主的聖餐。我們在過去幾個禮拜講到基督徒的重生。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外表的工作上常常很難分辨出來。實際的不同是外表裏面所隱藏的態度與信心。

教會裏有兩個主耶穌自己所命定的聖禮。一個是洗禮,一個是聖餐。

在英國的教會歷史裏,曾經因為對聖餐的解釋,發生過一件慘絕人寰的事。大家知道,有一種雞尾酒叫作血腥瑪麗 (Bloody Mary)。這種雞尾酒好像是用番茄汁調出來的,所以紅紅的像血一樣。為什麼叫作血腥瑪麗?這個瑪麗就是在公元1550年左右那時的英國女王。這個瑪麗女王非常殘暴,她捨棄新教,轉回去信奉羅馬天主教。在她統治期間,曾經將288個改革宗的新教徒活活的燒死。這288人包括一個大主教,四個主教,21個教士,55個女人,四個孩童。為什麼血腥瑪麗要燒他們?只因為他們對聖餐的解釋不同。

當時的情形是這樣。你只要問一個人,你相信不相信,聖餐所用的餅和酒在經過神父所念的話以後就變成真正耶穌的肉和耶穌的血?你相信不相信,當神父念過神秘的咒語之後,耶穌本身就再次出現在祭壇上面,重新再為你犧牲一次?如果你說,不信,那你就會被抓去燒死。

我說這個的目的只是要說明,有一個時候,基督徒對聖餐意義的解釋是如何的看重,甚至可以為此而死。在今天的基督徒看來,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甚至是愚蠢的事。當然,這種事件的發生,有它宗教與政治上衝突的因素存在。你如果違反羅馬天主教的解釋,你就是背叛國王,就是叛國罪。但是對以聖經為最高信仰原則的宗教改革者來說,天主教的解釋完全沒有聖經的根據。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十字架上的犧牲是一次性的犧牲(once for all),怎麼說每次聖餐時,耶穌就親自再來為你犧牲一次呢?聖餐變成獻祭,而不只是一個聖禮。所以,你可以一再的犯罪,一再的領聖餐,讓耶穌一再的為你犧牲。這不是聖經的教導。我們在復活節時會更深入講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耶穌在十字架上說過一句話﹕成了。(It is finished.) 耶穌的犧牲是一次以竟全功的犧牲。聖經也告訴我們,耶穌在復活以後,被天父升為至高,現在坐在祂的右邊,繼續為我們代求。難道每次有聖餐的地方,祂都要離開天上的寶座嗎?如果很多地方同時有彌撒呢?如何分身?

聖餐有很深沉的意義。我們的主不是隨便設立這個聖禮,為什麼這麼麻煩,又要預備餅,預備葡萄汁。所以,我們萬不可以為,這個聖餐沒有什麼,不必想太多。我們應該謙卑自己。雖然今天我們不必面對那種殘暴的事,但是我們也可能因為太過舒服,容易,而忽略了這個基督為教會所設立的聖禮,因而使這個聖禮流為表面的儀式。

所以,今天在我們領聖餐之前,我們要再一次思想這個聖禮的意義。我們先不講較深的神學意義,以後我們在主日學時可以深入的探討。今天,我要從三方面來看聖餐的意義﹕聖餐與逾越節,聖餐是代表性的記號,聖餐是約的印記。我要從哥林多前書11章,保羅對聖餐的看法來思想。我們再把這段聖經讀一次。。。23-26

聖餐與逾越節

保羅說,「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被賣的那夜,。」從福音書的記載,我們知道這是耶穌和他的門徒在一起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耶穌在此時設立聖餐,明顯是要將這新的聖禮與舊約的預表連在一起。(為什麼我們現在主日學要上這個聖經神學的課程呢?最大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讀聖經時,能夠更清楚知道整個上帝救贖的連續性。)這兩個事件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兩個都是在表明一個救贖性的死。在逾越節裏,以色列人殺羊羔,將羊的血涂在門框和門眉上面,使天使越過猶太人的房子,不殺裏面的長子,只殺埃及人的長子。耶穌在逾越節對門徒設立這個聖餐,耶穌知道他即將走上十字架的道路,他就是上帝的羔羊,是上帝所預備,為了要除去世人罪孽的。所以,這個聖餐的意義在於宣告耶穌的死,祂是上帝所預備的羔羊。保羅在26節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所以聖餐可以說是基督徒的逾越節。耶穌的死,讓我們免去上帝的憤怒,脫離死罪。逾越節是以色列人記念上帝將他們從埃及作奴隸的地方拯救出來的事。每年,他們要記念這個日子。耶穌的死實現上帝在舊約裏所預表的事。所以這是一個新約的開始。25節說,這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耶穌設立新的聖禮來取代舊的方法。我們不需每年殺羊取血獻祭,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一次獻上,永遠獻上。我們用這個新的聖禮來記念主本是合宜的。舊約的聖徒每年記念逾約節,盼望真正救贖主的來到。今天,主已經來過了,我們常常藉著聖餐,記念主的死,並且等候主快快再來,帶來最後整個受造完全的得贖。所以這個聖餐是主要再來的一個憑據。

聖餐是一個代表性記號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接著,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設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整個餅和酒,再加上主自己的話,表明了主的死是為了門徒的罪。這裏很清楚的表明,上帝的拯救不是靠力氣,不是靠教育,不是靠道德的影響,而是靠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工作。耶穌藉著聖餐表明了基督教信仰真正的意義。這個信仰藉著看得見的餅和酒,來顯明那看不見的真理。

聖餐讓基督徒體驗耶穌基督的死。基督徒藉著吃這個餅,這個杯與受釘的主聯合。也因此,與同領聖餐的弟兄姐妹在主裏聯合了。因為,我們是同領一個身體。聖餐讓基督徒與這個世界有一個看得見的不同之處。

聖餐是新約的印記

當耶穌說,這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時,他已經把我們帶進一個新的時代,舊事已過,都是新的了。耶穌自己的血成了這個新約的印記。這是上帝與祂的百姓所立的永約。先知耶利米所預告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上帝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惡。所以今天,當牧者拿著餅,杯的時候,他代表基督將聖餐擺在所有屬於新約的兒女面前。他對他們說,這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所有領受聖餐的人,一方面領受主給我們得救的印記,一方面將自己再一次的交託給主,表明我們對主的信心和順服。

親愛的弟兄姐妹,當我們真正明白聖餐的意義,我們就懂得寶貴,珍惜每一次聖餐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很小心,嚴肅的來領受。保羅很嚴肅的告誡我們(27-29)為什麼基督徒必須領受聖餐?

1.       這是主的命令

2.       這是我們記念主為我們的罪死的方式

3.       這是對基督徒靈命成長所必須的

4.       每逢(不斷的,按時的)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