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閒話新疆和田玉(和闐玉)的歷史與市場現況
2025/09/23 21:34
瀏覽26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新疆博物館

閒話新疆和田玉(和闐玉)的歷史與市場現況

~2025.9.23陳宗嶽寫於台北

2025年9月初,因為到新疆的北疆絲路旅遊,順道對新疆的和田玉產業現況做了一些了解。以我個人曾經玩賞、收藏和闐玉超過35年的經歷,看著「和闐玉」變成「和田玉」,以及「新疆和闐玉」從帶有地域屬性的玉料,改變成一種只具有礦物屬性的玉料通稱;更看著和田玉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而價格飛漲,因此對當前新疆和田玉的現況有著幾分好奇。

尤其,我們旅遊團的導遊~周曉光小哥,是位土生土長在新疆兵團大院長大的漢族子弟,對新疆風土充滿著摯愛的情懷,他身上常年佩戴著一圈和田籽料串成、外加一件以帶皮籽料把件為墜飾的和田玉項圈掛飾,手腕上帶著一件和田玉籽料串成的手串,以及一件青花料的玉手鐲,並且每天換著不同戴,顯然是一位和田玉的深度玩家,也說明和田玉文化的深入民間。

一、位居中國四大名玉第一位的新疆和闐玉

新疆和闐玉排名中國四大名玉的第一位,產於新疆昆崙山脈一帶,主要成分是透閃石,質地細膩溫潤,硬度約為5.5-6.5,被譽為「玉中之王」。與獨山玉(產自河南南陽獨山,是一種多色玉石,硬度較高在6.0-6.5)、岫岩玉(產於遼寧岫岩,為蛇紋石軟玉,硬度較低為3.5-5.0,但產量大且歷史悠久,曾是廣泛使用的玉雕材料,被譽為「古玉之光」)、以及藍田玉(產於陝西藍田,是一種屬蛇紋石化大理岩的玉石,色彩豐富,開採利用歷史逾5000年,是中國最早開發利用的玉種之一),同為中國四大名玉,雖然這四種玉石各具特色,也歷史悠久,同樣在中國玉石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1980年代我收藏把玩新疆和闐玉的時候,獨山玉、岫岩玉以及藍田玉,大都以類似新疆和闐玉和其他地方玉一樣,以假冒和闐玉的角色而存在。

二、中國大陸自1959年將「和闐」改為「和田」

中國大陸將"和闐"改為"和田"是在 1959年。具體來說,是1959年9月。這次改名主要是由於全國性的漢字簡化運動 。當時,為了掃除文盲、普及文化,中國大陸對一批筆畫繁雜或生僻難認的漢字進行了簡化。"闐"字屬於生僻字,因此被改為筆畫簡單、讀音相近的"田"字。影響所及,華語地區自1990年代開始將"和闐"改為"和田","和闐玉"也成為了"和田玉"。

三、新疆「和闐玉」的定義

「玉」字始於中國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鐘鼎文,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道:「玉,石之美者。」漢字中的珍寶等都與玉有關,後世流傳的「寶」字,就是「玉」和「家」的合字。「玉」在古人心目中是一個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詩文中,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提出「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將玉與君子聯繫在一起,規範著文人士大夫的修養。「玉有五德」:玉溫潤而澤,謂之仁;玉廉而不劌,謂之義;玉垂之如墜,謂之禮;玉縝密堅實,謂之智;色彩斑斕卻心地透明,謂之信。

“和闐玉”之名是因其主要產自新疆和闐地區而得名,“和闐”是新疆和田地區的舊稱。歷史上,該地區是玉石貿易的重要集散中心,玉石大多在此匯集後再轉運至中原內地,故得名“和闐玉”。這一名稱生動反映了古代玉石貿易的路線和集散模式。

西漢中期以後,和闐玉開始大量進入中原,並逐漸成為此後2000餘年玉器製作的主要材料。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開始,因為以武力收服了新疆,新疆產的和闐玉遂以每年春、秋兩季呈進宮廷,以貢玉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和闐玉自此佔據清代宮廷玉料的主要地位。

和闐玉(和田玉)名聞中外,主要分佈於新疆莎車~塔甚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這綿延1,500公里的崑崙山脈北坡,共有九個產地。在《千字文》中,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說。昆岡玉就是指和闐玉。

《舊唐書.西域傳》稱于闐國「出美玉……貞觀六年,遣使獻玉帶,太宗優詔答之」。《明史.西域傳》記載,稱于闐「其國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崑崙山。土人夜視月光盛處,入水采之,必得美玉」。這裏所說的于闐,即今和闐。

《太平廣記》記載:3,0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駿大輦,遊歷天下,出玉門,北絕流沙,西登崑崙,還拿出白圭和重錦用它給西王母做壽禮,在瑤池受到西王母的熱烈歡迎,曾載玉萬斤而歸。《周穆王傳》中也記敘了周穆王與西王母在崑崙山瑤池擺宴對歌的故事。瑤即美玉,瑤池即指崑崙山上產美玉的水池。

和闐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其礦物組成以透閃石和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因而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和闐玉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5.5 度至6.5度。

和闐玉質地溫潤細膩,呈脂肪光澤,其聲若金磐之餘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非東方、南方所產之玉能比。根據和闐玉的顏色與質地純淨度,其主要品種又可分為:白玉、羊脂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碧玉等。其中,白玉含透閃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淨、細膩、光澤滋潤,為和闐玉中的優質品種。西漢文學家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曾譽其為「白玉之精」。歷代進貢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這種和闐白玉之最上品。

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製玉繁榮期,都極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而羊脂白玉為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透閃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期極其推崇羊脂白玉。

四、新疆和田玉的主要產地與主要玉種

新疆各產區都有優質玉料,但同時也都有普通品。質地細膩、油潤度高、色澤純正是衡量和田玉價值的關鍵。

通常來說,“籽料”(經過河流長期衝刷搬運打磨的玉石)因為質地更為細膩溫潤,市場價值高於“山料”(原生礦)。著名的玉龍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籽料的重要產地。

最被吹捧的“羊脂白玉”是對頂級白玉的一種形象描述,注重的是油脂感和細膩度,而不僅僅是白度。現在很多證書已不再直接定名“羊脂玉”,需警惕商家的過度宣傳。

1.崑崙山產區的莎車-葉城地區,元代已開採,以青玉、白玉、青白玉等玉種為主。

 2.皮山-和田地區是古代產玉最著名的地區,漢代就有記載,多為青玉,並有白玉、青白玉等。

 3.策勒-于田(于闐)地區的于田縣阿拉瑪斯玉礦,從清代開採至今,以產白玉著名;于田料白度上佳,質地細膩,結構致密,油潤度高,但層狀結構易裂。

4.阿爾金山產區的且末縣,年產量約佔新疆和田玉總產量的70%以上,且末料密度高,油性好,玉質乾淨細膩,多帶糖色,糖白玉為特色。

5.若羌縣以青白玉和青玉為主。

6.天山產區的瑪納斯縣主要產碧玉,即“瑪納斯碧玉” 。

7.和田河流域的玉龍喀什河以產出籽料聞名,是和田玉中的上品與極品白玉(籽料)的產區。

8.喀拉喀什河產出的玉多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產少量的碧玉,產出的白玉很少 。 

2012年9月,和田玉實物樣品正式被認定。新疆質量技術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珠寶玉石監督檢驗中心和新疆和合玉器有限公司經過近10年努力,在新疆境內的11個礦點、青海的3個礦點,採集了300多公斤的墨玉、2000多公斤白玉、5000多公斤碧玉等樣品,最終提取出了202件和田玉樣品,確定了39塊從白玉到青玉連續漸變的色塊樣品,這填補了國家標準對和田玉的分類只有文字描述,沒有實物樣品參照的空白。

五、現代「和田玉」的定義

自從青海料 、俄羅斯料 、韓國料這些類似新疆和田玉料的白玉被陸續發現:

1.青海料 20世紀90年代初在青海格爾木崑崙山三岔口附近被發現,並被開發利用。以山料為主,有少量戈壁料和山流水料。

2.俄羅斯料 20世紀90年代初期大量進入中國玉市場。第一個青白玉礦於1978年由俄羅斯地質學家在薩彥山脈東北部發現。

3.韓國料 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玉市場。具體發現年份不詳,產地在朝鮮半島南部的春川。

為了彌補新疆和田玉料的產量不足,照顧廣大的玉業從業人員,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6552-2003 珠寶玉石名稱》中,正式採用了一種礦物學層面的定義標準,該標準在2010年(GB/T 16552-2010)和2017年(GB/T 16552-2017)進行了修訂和更新,使“和田玉”不再特定意指“和田玉”是新疆和田產出的玉石,而改成主要以礦物成分來定義:「和田玉」在礦物學上主要是以透閃石為主的集合體,是「閃石玉」(nephrite jade)的一種,屬於閃石類礦物(amphibole group)中的一種,主要礦物為透閃石,只要成分中透閃石 Tremolite(Ca₂Mg₅Si₈O₂₂(OH)₂)+陽起石 Actinolite(Ca₂(Mg,Fe)₅Si₈O₂₂(OH)₂)的總量達到90%以上,就可以稱為“和田玉”。其中透閃石的比例越高,玉質越白,總量達到95%以上就屬和田白玉,總量達到99%以上就是羊脂白玉,意謂其成分越高就越細膩,也越受市場青睞。

 《和田玉鑒定與分類》(GB/T 38821-2020)定義:和田玉是指由自然界產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可加工成飾品的透閃石礦物集合體,次要礦物可為陽起石,並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輝石、石墨、黃鐵礦、鉻鐵礦、磁鐵礦、石英、蛇紋石、綠泥石、綠簾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礦物。其核心物理特性為:

折射率:1.60~1.61(點測)

密度:2.95(+0.15, -0.05) g/cm³

這意味著,根據現行中國大陸的國家標準,青海料、俄羅斯料、韓國料等,這些只要是由透閃石成分主導的礦石,均可出具“和田玉”的鑒定證書。這使得“和田玉”一詞從傳統的地域概念,轉變為了一個礦物學的分類名稱。

現在鑑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上標注的“和田玉”,只代表它是含透閃石的玉石,不標示出具體產地。產地鑒別需要綜合經驗和專業分析,甚至需要依靠專業機構的大型儀器。此外,品質重於產地:每個產地都有優質玉料和普通玉料。例如,高品質的俄料碧玉其價值可能遠高於普通的新疆山料。因此收藏和田玉時應更關注玉石本身的細膩度、油潤性、瑕疵程度和工藝水平。

六、和田玉的玉種

中國大陸的國家標準將和田玉分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黃玉、糖玉、墨玉與翠青玉等八個大類。

其中最受矚目的 “羊脂白玉”,被認為是優質白玉的一種,但其名稱並未直接出現在現行的國家標準(GB/T 38821-2020)中,它更早是來源於新疆地方標準(DB65/035-2010)中的分類。市場上對“羊脂白玉”的認定通常側重於感官上的質地細膩油潤和顏色如羊脂,但並無嚴格的量化指標,因此需謹慎對待商家宣傳。

瞭解了“和田玉”的歷史和定義後,如何辨別不同產地的和田玉甚為重要,雖然精確鑒定需要專業儀器,但是通過一些特徵也可以進行初步判斷:

1. 新疆和田玉:質感與光澤 油脂光澤強,質感溫潤醇厚,如同羊尾巴油脂的感覺。不是“死白”,而是白中泛微黃、微青的柔和,顯得沈穩。籽料的皮色豐富多彩,通常過渡自然。 極細,結構致密,常描述為毛氈狀交織結構,質地細膩,韌性高。歷史文化價值高,尤其優質籽料,資源稀缺,價格高昂,是收藏市場的標桿。

特徵:新疆料,尤其是籽料,通常玉質細膩、油性極佳,給人以溫潤柔和的感覺。顏色純正,白度往往不是慘白,而是帶有溫潤的色調(如微泛青或微泛黃)。常見的皮色也是其特色之一。

產狀:除了籽料,還有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料等,其中以籽料價值最高。

感官體驗:上手盤玩後,會感覺越來越油潤,表面形成包漿,色彩也更鮮亮。

2. 俄羅斯料:常帶瓷感或蠟感,光澤相對較硬,部分料子略顯“乾。白色通常更“白”,有時甚至感覺“白的過頭”,略顯直接和張揚。糖色(褐黃色)常見,且往往非常鮮艷。礦物顆粒稍粗,結構相對酥鬆一些,韌性不如新疆料,雕刻時有時會“起性”、崩口。 高品質俄料(如碧玉、白料)價格上漲明顯,也是優質玉石的重要來源。

 特徵:俄料的白玉通常白度較高,但不少料子會顯得蒼白、死白,油潤感方面普遍不及優質新疆料,有些會感覺“乾”,甚至需要通過打蠟來增強光澤。其內部結構可呈現斑駁狀。俄料中也常見帶糖色的玉料。

市場地位屬中高檔,好的俄料,尤其是碧玉和部分白玉的品質,是新疆料的重要替代品,價格也不菲。

3. 青海料:” 透明度較高(水頭好),常呈水透感,缺乏新疆料的那種凝重感。色系豐富,除白玉外,青白玉、青玉品質較好。特有翠青色(白玉帶翠) 品種與煙青灰(紫色)色品種,質地細膩均勻,但凝脂感往往不足。內部時常可見其獨有的白色透明“筋”(水線)。中高檔玉料的重要補充,一些特色品種(如翠青)很受歡迎。

特徵:青海料最大的特點是透明度相對較高(俗稱“水透”或“冰感”),但油脂感明顯弱於新疆料,常顯得“水亮”而非“油潤”。常見有水線。顏色上可能偏灰或偏暗,有時呈現翠青色(翠青玉)。也稱為“崑崙玉”。

市場地位屬中檔。品質跨度大,上乘的青海料(如優質的翠青玉)也很受歡迎,價格適中。

4. 韓國料:多呈蠟質光澤,油脂感較弱,常見青黃色、淡淡的棕色,白色料往往白中透黃綠色調,強光下更明顯。顆粒感相對較粗,肉眼有時可見“粒狀”結構,致密度較差,手感分量稍輕,厚重感不足。整體品質和價值在主流市場中相對較低,常見於中低檔市場。

特徵:韓料大多質地相對酥鬆,顆粒感稍強(結構較粗)。顏色多泛黃、泛青灰,常見蠟質感,而油潤性較差。在強光照射下,可見針狀白點。硬度通常略低。

市場地位屬低檔,價格遠低於新疆料,好的白料每公斤僅數千元人民幣,是市場上低價位和田玉製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七、不同產地的和田玉價格差異巨大

當代和田玉價格主要取決於產地、品質、產狀(如籽料、山料)等因素。

1.新疆料:特級籽料每公斤人民幣60萬-80萬元以上,價格極高,按克計算也不少見。普通山料每公斤人民幣2萬-3萬元,品質較差。

2.俄羅斯料:是優質白玉,價格較高,具體視品質而定 通常低於同等級新疆料。

3.青海料的上好料,每公斤可達人民幣5萬元 ,2008年奧運後,因奧運獎牌都是青海料製作的,使得青海料價格上漲明顯。

4.韓國料好的白料每公斤人民幣數千元,價格低廉,普通料每公斤人民幣800元或更低 。

以上價格參考歷年數據,約為十年前的,實際價格隨市場波動巨大,且玉石的品質千差萬別,需具體物品具體分析。新疆料,尤其是籽料,價格遠高於其他產地。精品新疆籽料的價格甚至是黃金的數十倍,但是近年金價高漲,金價與玉價已然拉近,我個人從新疆視頻觀察和田玉籽料的第一手市場價,大約在每公克1000~1500元人民幣之間,只是跟新聞報導的價格有著巨大差異,不知問題出在哪裏?

另外,回溯2012年新疆烏魯木齊寶地珠寶市場寶亨玉器的李經理所述,他當時做玉石批發和零售生意已有10年的時間,他說:2012年是生意最差的一年,今年的籽料實在太貴了。李經理說:2011年一個掛件的籽料價格大約是1000元左右,2012年掛件籽料就上漲到4000元。一個40克重的上等好石頭現在已經賣到了150萬元,這還沒有算加工費。一般好的石頭,都會送到蘇州或揚州去加工。那裡的加工費都是按“克”來算,一克600元。送去加工之後,還不能保證什麼時候能拿回來,有時候要等2年才能拿到加工好的東西。也就是說,在這兩年裡,要用很多資金來填補這一塊好石頭所用花費。

李經理為新開店的商家算了一筆賬:現在中檔羊脂玉手鐲一件在7萬~8萬元;差一些的羊脂玉手鐲在2萬~3萬元。要想開一家稍微上檔次些的玉石店,至少要有30只羊脂玉手鐲。這30只羊脂玉手鐲要包括上等的和中等的,差不多就要花去600萬元。1只白玉手鐲進價7000~8000元,開店進20只白玉手鐲,就要花去十幾萬元。開玉石店還要有掛件,就算進60個,好、中、差各進20個,通貨進價也是一個4000元,這又要投入20幾萬元。當然,如果還想再進點好料壓貨,好料現在又要5~6萬元一公斤。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想開好一家玉石店很難。李經理說:他的一個朋友2011年拿出300萬元做玉石生意,結果還沒到一年的時間,就倒閉了。

另外,參考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場交易信息聯盟提供的價格公告,顯示:2012年1月,和田玉原料市場收藏料,特一級200克~500克的收藏料,每克1.5萬元~2萬元。到了2012年下半年,價格比年初略有上漲。

現在市場上玉石價格不斷上漲,但多是有價無市。雖說今年玉石生意不好做,但業者表示絕不會因此降價。如果現在降價,店面就會面臨破產。市場不景氣,資金緊張、回籠慢。但面對步步上漲的原料,又不能不出手買。20克的籽料動輒十幾萬元,不買,沒有好貨就會失去老顧客,生意無法繼續;買吧,又怕市場會降價砸在手裡。

如今距離這些市況又13年過去了,這樣艱難的景況依舊,因此和田玉市的市況很難有再次飛躍的盛況

八、當前新疆的和田玉市況

我這次在新疆特地觀察了一些販售和田玉的商店,包括: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裡的「一樂新疆和田玉」專賣連鎖店,住宿的敦煌山莊裡的和田玉特產店,烏魯木齊鬧區的「傑瑞玉行」和田玉專賣店,新疆博物館內十多個不同廠商的和田玉銷售櫥窗,敦煌夜市裡的和田玉商店,阜康高速公路休息站裡面賣和田玉的攤位,以及新疆、敦煌博物館外個人在推售和田玉的年輕維吾爾族個人戶(通常是以低假充當高真),綜觀之後有一些感想:

1.和田白玉的顏色和做工都很漂亮:除了攤販以外,專賣店裡還是以和田白玉為主要貨品,碧玉只佔一小部分,其他顏色的和田玉都很稀少。展出的的和田白玉的色澤都很漂亮,雕工也很細緻,表示和田玉這個產業已經相當成熟了。

2.和田玉店裡沒有對玉的產地做任何說明:頂多只是說明一下白玉的密度、顏色、油脂度,因此屬於何種等級的和田白玉需要有基礎的知識,由顧客自行判斷。

3.和田玉的市場價格已經非常高了:我衡量了一下,大約是我20年前購買價格×10倍,再改成人民幣計價。因此我很懷疑:這麼高昂的價格超出一般人民的平均收入甚多,那買的人會多嗎?就我逛下來的實際觀察,經常店裡的顧客只有我們一行人。

4. 買氣低迷:顧客以熟客為主的烏魯木齊「傑瑞玉行」,這家和田玉專賣店走的是中高檔路線,貨品非常齊全,也非常高檔。2012年曾到北京去開分店,因為沒有人脈,在虧了30萬元人民幣之後,再撤回烏魯木齊。按照接待的工作人員無意間的透漏,因為這幾年不景氣,他們已經收了許多店面。就我實際觀察到的景象,店裡面只有老闆一位一直在打電話聯絡事情,一位從後面出來的伙計在非常高檔的店面裡接待客人,在我走馬看花的十多分鐘的時間裡,沒有一位其他客人。

5.購買高檔和田白玉的顧客都以收藏、保值為目標:相對一般遊客購買的和田玉多屬低價的飾品與紀念品。同行的朋友問我在新疆買和田玉好嗎?我想了一下,告知:若不是有很好的鑒定能力與充分了解市場行情,還是在台灣買和田玉比較有保障。

九、2025年和田玉料價格趨勢預測 

1.高端收藏級原料(如大克重、品質上乘的籽料) 相對堅挺,甚至上漲 數量稀少,且多掌握在實力藏家手中,抗風險能力較強,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2.中檔原料(大部分籽料和山料) 面臨下行壓力,預計有不同幅度下滑,受經濟環境和消費意願影響,市場需求減弱。優質料子可能下滑10%-20%,普通料子下滑幅度可能更大。

3.青海料 可能進一步下跌,預估在2024年夏季已下跌20%-30%的基礎上,2025年可能進一步下跌50%。

4. 2025年市場展望要點

綜合現有的行業分析,2025年的和田玉市場可能會呈現如下的情況:

(a).市場分化加劇:不同品質的原料價格走勢將截然不同,高端精品依然被看好,而中低端產品可能面臨調整。

(b).長期價值仍在:儘管短期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和田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資源的稀缺性,使其長期收藏和保值價值仍被廣泛認可。有觀點認為,經濟低迷時期也可能是實力藏家尋找被低估精品的機會。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11jucUCV/?mibextid=wwXIfr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NeswZY92C/?mibextid=wwXIfr

抖音:

https://vt.tiktok.com/ZSDQMGXWD/

https://vt.tiktok.com/ZSDxTT65m/

YouTube :

https://youtu.be/br76uyng5MM?si=LEcJgGmIoNmSO9uG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