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印象派畫家和雕塑家竇加(Edgar Degas)的銅馬雕塑
2025/05/15 21:27
瀏覽4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印象派畫家和雕塑家竇加(Edgar Degas)的銅馬雕塑

~2025.5.15 陳宗嶽 寫於台北

  2025年3月20日上午,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展出結束前的第四天,特地趕個早,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去看展。原先主要想看的是紫砂壺與竹雕,沒想到意外看到竇加的15匹銅馬雕塑。戴忠仁先生在其「新國寶檔案」中介紹:竇加的銅馬雕塑存世約150件。沒想到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之中一次就看到了15件,占存世的150件竇加銅馬雕塑的1/10,所以可以稱之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竇加銅馬雕塑展」,因為這位收藏家一個人就收藏15件,算得上是有心人。

  這讓我聯想起:2025年2月6日下午1:30左右,我們一行人在美國洛杉磯「諾頓西蒙博物館」裡,曾欣賞並拍攝如下三匹竇加的青銅雕塑馬:

  1.馬在清理障礙物

建模於1880年代末;1919~192I鑄造。

  2.低下頭的馬

建模於1880年代末;1919~192I鑄造。

  3.馬用右腳馳騁

建模於1880年代末;1919~1921年鑄造。

  美國洛杉磯「諾頓西蒙博物館」(Norton Simon Museum)成立於1922年,是當代最引人注目的私人藝術收藏品之一的所在地,在30年的時間裡,實業家諾頓·西蒙(1907~1993年)積累了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歐洲傑作,以及跨越2000年的南亞和東南亞藝術的經典收藏。加上之前「帕薩迪納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歐洲和美國的現代作品,在博物館的藏品中也佔據了重要地位。

  到目前為止,諾頓西蒙博物館的12,000件收藏品,約有40%已經公開在網站上(https://www.nortonsimon.org/art/),包括大多數的畫作,隨著雕塑和平面作品研究的進展,相關藝術品的起源等資訊也在不斷增加之中,由諾頓西蒙收集的經典藝術家,如倫勃朗、弗拉戈納德、戈雅、竇加、維拉德和畢加索,都是網站中介紹的焦點。其中屬於竇加的雕塑有舞者、仕女與馬等三大類。

  竇加全名愛德加·竇加(Edgar Degas,1834~1917)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和雕塑家,以描繪芭蕾舞者、賽馬場景和女性沐浴題材而聞名,他晚年因視力衰退轉向雕塑創作,留下了許多蠟製雕塑模型。這些雕塑在他去世後被翻鑄為銅像,成為藝術史上的珍貴遺產。他創作了大約150件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馬匹和舞者的題材。這些雕塑主要是在19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間創作的。

壹、竇加的雕塑

  竇加(Edgar Degas)雖然以印象派畫作聞名,但他的雕塑作品同樣重要,尤其是銅馬雕塑,主要指他創作的馬匹主題蠟模,但是卻是在他去世後才被鑄成青銅馬雕塑發行。

  竇加的銅馬雕塑存世數量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是150件,通常認為:竇加生前製作了大量蠟模和石膏模型(包括馬匹),但他很少將其鑄成青銅。他去世後(1917年),其作品由遺囑執行人和鑄造師(特別是A.A.Hébrard鑄造廠),將約150件蠟模鑄成青銅雕塑,其中包括馬匹題材,但總數涵蓋馬匹、舞者等所有題材,而非單指馬匹雕塑。因此,若單指銅馬雕塑,數量應遠少於150件,可能只有數十件,具體數據需參考博物館或拍賣紀錄。

  竇加的馬匹雕塑主要創作於1860年代到1890年代之間,這是他藝術生涯的中後期。他對馬匹的興趣源於對運動和形體的迷戀,常觀察賽馬場的馬匹動態,捕捉瞬間姿態。這些雕塑多為小型蠟模,創作時他並未打算公開展示,而是作為個人研究的一部分。

  這些小型蠟模具有如下特徵:

   1.寫實與動態:竇加的馬匹雕塑注重解剖學的精確性,同時強調動態感。例如《馬小跑》(The Horse Trotting)或《站立的馬》(Horse Standing),馬匹姿態自然,肌肉線條流暢。

   2.小型尺寸:大多數作品高約20~40公分,適合桌面展示。

   3.表面質感:蠟模原作帶有手工痕跡,後鑄青銅保留了這些細節,表面常有獨特的凹凸感。

   4.非傳統美學:不像古典雕塑追求理想化,竇加的馬匹更貼近生活,甚至有些姿態顯得平凡或不完美,反映印象派對真實瞬間的追求。

貳、竇加雕塑的問世

  一、存世數量與鑄造背景

   1.原始蠟模與翻鑄銅像

  竇加生前僅公開展出過一件雕塑~《十四歲的小舞者》(1878~1881)。2010年此件雕塑《十四歲的小舞者》以1,900萬美元成交。其餘約150件小型蠟模(包括舞者、馬匹、浴女等)均存放於工作室中。他並未打算將這些蠟模翻鑄成銅像,而是將其視為創作油畫和粉彩畫的輔助工具。

  翻鑄時間:竇加去世後(1917年),其繼承人委託巴黎鑄造廠Hébrard將這些蠟模翻鑄成銅像。根據協議,每件雕塑最多鑄造22件(分A版和P版,共約44件),但實際鑄造數量因市場需求和後期爭議而略有波動。

  現存數量:目前普遍認為,竇加的銅像存世總量約在150~200件之間,但具體數字因私人收藏和博物館未公開數據而難以精確統計。其中,以馬為主題的雕塑約佔1/3,即約50~70件。

   2.爭議與復刻

  1970年代後,一些未授權的翻鑄版本流入市場(如“T版”),導致真偽爭議。經過授權的真版雕塑都有權威認證,原始授權銅像均帶有“Hébrard”鑄造廠標記和“A”或“P”版編號,現藏於主要博物館的作品多為此類。

  二、銅馬雕塑的創作年代與主題

   1.創作時期

  竇加的馬主題雕塑集中於1880年代至1900年代,與其繪畫中賽馬題材的探索同步。晚年的視力問題迫使他更依賴觸覺,通過雕塑捕捉動態。

   2.主題與靈感

  賽馬場景:受英國賽馬文化影響,竇加常在巴黎郊外的隆尚賽馬場觀察馬匹動態。他採取解剖學的研究方式,研究馬的骨骼與肌肉結構,甚至購買馬匹骨架進行寫生,力求突破傳統雕塑的靜態感。

  三、藝術特徵

   1.動態與張力

  竇加通過瞬間姿態的凝固(如馬匹騰躍、低頭飲水)展現運動中的平衡感,例如:

《小跑的賽馬》(Horse Gallopingon Right Foot):馬身傾斜,後腿騰空,呈現奔跑的爆發力。

《馬與騎師》(Horse with Jockey):騎師俯身貼緊馬背,強化速度感。

   2.實驗性與非傳統

  未完成感:部分雕塑保留蠟模的粗糙質地,刻意暴露支撐結構(如木架或鐵絲),挑戰古典雕塑的“完美”標準。

  比例誇張:為突出動態,竇加可能拉長馬頸或強化肌肉線條。

   3.科學視角

  竇加受攝影家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連續攝影影響,試圖捕捉肉眼難以察覺的運動瞬間(如馬蹄同時離地的“懸浮”狀態)。

  四、重要作品與分布

   1.代表作品

  《小跑的賽馬》(HorseGallopingonRightFoot):現存多件翻鑄版,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奧賽博物館等。

  《阿拉伯馬》(ArabianHorse):突出馬匹優雅頸部曲線,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馬頭》(Horse’sHead):聚焦面部細節,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2.全球分布

  歐洲:巴黎奧賽(Muséed’Orsay)博物館、倫敦考陶爾德藝術學院、哥本哈根新嘉士伯美術館。

  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Gallery)可能有少量。

  北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useumofFineArts,Boston)、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亞洲: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部分私人收藏)。

  私人收藏:部分版本通過拍賣行流通,如2010年《十四歲的小舞者》以1,900萬美元成交。

  五、藝術史意義

  竇加的銅馬雕塑打破了19世紀雕塑的學院派傳統,其動態表現和材料實驗影響了未來派(如波丘尼)和現代雕塑家(如賈科梅蒂)。這些作品不僅是對馬匹形態的研究,更是對運動、時間與感知的哲學探索。

  六、總結

  竇加的銅馬雕塑存世約50~70件(含不同版本),集中創作於19世紀末,以動態捕捉和科學觀察為核心特徵,主要收藏於歐美頂級博物館。其藝術價值不僅在於美學成就,更在於革新了雕塑的創作理念,成為現代藝術的重要先驅。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PiBjQDiG/?mibextid=wwXIfr

YouTube:

https://youtu.be/gmXO_yO7-hk?si=_ZQ_SiSMD_1kdIVd

抖音:

https://vt.tiktok.com/ZShx8G2UU/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