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精選
一本《畫皮》多樣筆觸~看 《聊齋志異》裡的《畫皮》
2025/05/14 15:57
瀏覽2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一本《畫皮》多樣筆觸~看 《聊齋志異》裡的《畫皮》
《畫皮》,是中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其中之一篇,出自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第一卷40回。
《窺窗見鬼圖》是清代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的名篇《畫皮》所繪製的一幅插畫,作者不詳,這幅畫又被稱為《聊齋女鬼圖》。
畫中描繪了一個秀才偷窺到的恐怖場景: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鬼正在精心地為人皮化妝,而這張人皮正是秀才所愛慕的美人的外貌。
通過這個場景,畫家生動地展現了《畫皮》故事中的驚悚和神秘元素。
畫中的惡鬼形象猙獰,綠色的皮膚和鋒利的牙齒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而它正在畫皮的動作則讓人不寒而栗。此外,畫中的家具擺設及書籍紋理都有著非常清楚的描繪,窗外秀才的一雙眼睛,也將其內心的恐懼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窺窗見鬼圖》作為清代繪畫的代表作之一,不僅在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也在文化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鬼怪故事的熱衷和對人性深層次的探討。這幅畫現藏於大陸國家博物館,是研究清代繪畫藝術和民間信仰的重要資料。
《窺窗見鬼圖》是清代民間流傳的繪畫主題,源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章〈畫皮〉,這幅圖不僅是對驚悚情節的具象描繪,也承載了深層的倫理與人生隱喻。
這裏從原始的版畫插圖到彩色繪圖,到現代ChatGPT為之配的版畫插圖與彩色工筆繪圖,共計五種,您喜歡哪種風格?
一、故事:《畫皮》
太原有一個王生,在路上碰到一個逃家的美貌妙齡女子,神魂顛倒便收留了她,又告知了太太陳氏。陳氏勸王生送走她,王生不聽。
王生在市場碰到一個道士,道士問他有沒有遇到什麼事,說他邪氣纏身。王生對女子生了懷疑,但又想明明是個漂亮女子,怎麼會是妖怪?回到家,見門鎖著,心裡疑惑,就越牆到窗邊偷看。看見一個惡鬼,面色翠綠,牙齒有如鋸子,正提著彩筆在人皮上塗繪,繪罷穿上人皮,變成了女子。王生大驚,趕緊回頭去找道士。
道士不忍殺生,給了王生一把蠅拂,叫他掛在寢室門口。那女子看到蠅拂不敢進去,咬牙切齒,許久才走了。沒多久又回來,罵道:「難道入了口還要吐出來?」就打碎了蠅拂,破了寢門,上床剝開王生胸腔挖心而去。王生死了,其妻第二天叫他弟弟二郎去找道士。道士來了,發現惡鬼化成老嫗躲在二郎家裡,用木劍打脫她的人皮,化為了厲鬼。道士斬下厲鬼的首級,其身體就化為濃煙,被道士收進葫蘆之中。
陳氏哭求道士救活王生,道士自稱道行低淺,但指點陳氏,到市場上求一個瘋子,受辱也不要發怒。陳氏前往市場,在道上見到一個乞丐顛狂高歌,污穢得難以靠近。陳氏向乞丐求助,乞丐調戲陳氏,隨後遭到乞丐諸般刁難。乞丐又氣著說:「人死乞我來救,我是閻王嗎?」,毆打之,圍觀群眾越來越多,乞丐又要陳氏把自己的一口痰吃了。陳氏雖然很為難,但還是把痰吃了,只覺那口痰哽在喉不下去,像一團棉絮結在自己胸中。乞丐此時突然拂袖,不顧而去,陳氏追到了廟中,卻再找不到了。
遭到羞辱回家後,為王生收拾屍體,一時難過哭得聲嘶,突然想嘔,胸中那團東西已沖了出來,掉落在丈夫胸腔之內,原來是一顆人心。陳氏急急用雙手把丈夫胸膛抱合,又撕布帛束好他身體。王生身體漸暖,又有了鼻息,待到天明,竟然重新活了過來。
異史氏(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的自稱)道:「世人太愚昧!明明是妖邪的,偏偏以為是美麗。愚人又太迷茫!明明是信實的,偏偏以為是胡言。要是貪戀別人美貌就謀求要得到,自己妻子也將要甘心吃下別人的唾液了。天道循還,唯有愚昧執迷的人不能明白,真是可哀啊!」
二、《窺窗見鬼圖》內容想像
畫面一般描繪王生或其妻悄然窺視窗外,發現女子在卸去人皮,顯露出青面獠牙、妖氣逼人的本來面貌。畫中強調「偷窺的瞬間」、「美與惡的對照」、「人皮如衣,鬼魅藏心」三重衝突,震懾人心。
三、隱含意義
1. 警惕表象之美:人或事物外貌美好,未必內在善良。〈畫皮〉中妖魅以美色為皮,象徵「以貌取人」的愚妄。
2. 人心與鬼魅難辨:蒲松齡藉由鬼怪故事,批判人世間往往「人比鬼更可怕」,妖怪有時反而不若人心陰險。
3. 悔悟與救贖:故事最後王生由悔改、痛悟得救,象徵人須在墮落中自省方能重生。
四、插畫構想
畫面設計如下:
• 左側:王生或其妻在窗邊,眉頭緊皺,側身偷看,窗紗半掀。
• 中央:女子背對鏡子,正在揭下臉皮(「畫皮」如布),露出一張猙獰鬼臉。
• 右側:蠟燭微光搖曳,地上散落人皮與血跡,氣氛詭異。
• 色調:暖黃與灰綠交錯,突出美與惡的視覺反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