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洛杉磯蓋蒂別墅(Getty Villa)博物館珍藏的古羅馬帝國紀念徽章與金銀銅幣
~2025.6.21 陳宗嶽寫於台北·2019.2.8 攝於L.A.
六年前在美國洛杉磯蓋蒂別墅(Getty Villa)博物館拍下這些古羅馬帝國的紀念徽章與金、銀、銅幣的照片之後,一直擺著沒有處理。直到最近幾天,藉著新近學習的現代AI工具的協助,將這些照片整理成探討類型的影片,對我自己而言都感覺獲益匪淺,值得一讀,故而分享之。
洛杉磯 蓋蒂別墅(Getty Villa)博物館位於美國加州的蓋蒂別墅,是世界頂級的古典藝術博物館之一,擁有大量古希臘與古羅馬的藝術品珍藏。該館藏中,包含一些極為罕見的羅馬帝國金、銀、銅幣與獎章,這些作品不僅具歷史價值,更兼具藝術與政治意義。
🥇 羅馬獎章(Roman Medallions)
🔹 概述
羅馬獎章是一種由官方帝國鑄幣廠鑄造的非流通性「榮譽徽章」。目的為:嘉獎軍功、官職晉升、外交贈禮、或對特殊功績的表彰。通常為金(aurei)、銀(argentei)或銅(aes)材質。
🔹 特徵
面向 |
描述 |
正面 |
皇帝、皇后或王儲的精緻半身像,戴月桂冠或鎧甲。 |
背面 |
寓言、神話、軍事勝利場景或具象徵意義的歷史事件。 |
工藝 |
極為細膩,雕刻風格近似高浮雕,反映當代藝術高峰。 |
用途 |
作為榮譽徽章頒贈給軍官、高級官僚、外國使節。 |
🔹 歷史背景
公元3~4世紀,在戴克里先、君士坦丁大帝等時期,這些獎章以固定面額與金幣重量相掛鉤(如2、4、8 solidi),但實際上不具購買力,只象徵榮耀。
💰 羅馬硬幣(Roman Coins)
🔸 概述
羅馬帝國的貨幣制度由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建立。硬幣作為帝國統治工具,除經濟交易功能,還擔負起宣傳與皇權象徵的政治角色。
🔸 材質分類與幣值
材質 |
名稱 |
用途 |
金幣 |
Aureus / Solidus |
高價值,軍隊薪資與外交用途 |
銀幣 |
Denarius / Argenteus |
中層交易,士兵與中產使用 |
銅幣 / 青銅 |
As, Sestertius, Follis |
一般庶民日常買賣使用 |
🔸 特徵
面向 |
描述 |
正面 |
皇帝或其家族成員的肖像,常有尊號如「AVG」、「IMP」 |
背面 |
神祇、勝利女神、重要建築、軍功場景 |
技術 |
多為模具壓鑄,肖像形象反映當代審美與權力象徵 |
🔸 特色
羅馬硬幣經常用於發佈政策、傳播政令,例如鑄幣上刻「Restitutor Orbis(世界的重建者)」等政治語句。蓋蒂別墅所藏黃金硬幣大多為Aureus或Solidus。
📍 展品特色(蓋蒂別墅藏品)
除了34號為金製實體獎章,其餘展品皆為純金鑄造的羅馬金幣。這些幣面所見的肖像精緻寫實,許多皇帝的面貌僅存於硬幣圖像中,細節更具生活化。某些背面圖像描繪歷史事件,如羅馬軍隊越過多瑙河、元老院加冕等,具極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 結語:羅馬的貨幣不只是錢
無論是作為禮贈榮譽的「獎章」,還是帝國宣傳與經濟系統核心的「硬幣」,羅馬人成功地將藝術、政治與經濟融為一體,而今在蓋蒂別墅中的收藏,也讓我們得以觸摸古代帝國的榮光與權力痕跡。
羅馬獎章 (Roman Medallions) 與羅馬硬幣 (Roman Coins) 的區分與共同點:
特徵羅馬獎章 (Roman Medallions)
官方帝國鑄幣廠鑄造的非流通性「榮譽徽章」。目的為嘉獎、晉升、外交贈禮、表彰特殊功績。作為帝國統治工具,除經濟交易功能,還擔負起宣傳與皇權象徵的政治角色,通常頒贈給軍官、高級官僚、外國使節,象徵榮耀,不具購買力。公元3~4世紀,在戴克里先、君士坦丁大帝等時期盛行,自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統治)開始定期發行。
羅馬硬幣 (Roman Coins)
經濟交易、軍隊薪資、外交用途、庶民日常買賣。材質通常為金(aurei)、銀(argentei)或銅(aes)。公元3-4世紀以固定面額與金幣重量掛鉤(如2, 4, 8 solidi)。金幣 (Aureus / Solidus)、銀幣 (Denarius / Argenteus)、銅幣 / 青銅 (As, Sestertius, Follis)。正面皇帝、皇后或王儲的精緻半身像,戴月桂冠或鎧甲。皇帝或其家族成員的肖像,常有尊號如「AVG」、「IMP」。背面寓言、神話、軍事勝利場景或具象徵意義的歷史事件。神祇、勝利女神、重要建築、軍功場景。工藝極為細膩,雕刻風格近似高浮雕,反映當時的藝術高峰,多為模具壓鑄,肖像形象反映當代審美與權力象徵。
共同點- 皆由帝國鑄幣廠製造。
- 正面皆有統治者或其家族成員的肖像。
- 背面皆有寓意豐富的圖像,如神話、歷史事件、建築等。
- 都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政治意義。
結論: 蓋蒂別墅珍藏的羅馬紀念徽章與金幣,清晰地揭示了古羅馬文明如何將藝術、政治與經濟完美融合。這些藏品不僅是當時社會經濟活動的載體,更是帝國權力、榮耀與歷史敘事的實物見證。透過對這些精美文物的細緻研究,人們得以觸摸並深入理解古羅馬帝國的輝煌與其獨特的統治方式。
詞彙表
- 蓋蒂別墅 (Getty Villa):位於美國加州,是世界頂級的古典藝術博物館之一,以收藏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品聞名。
- 羅馬獎章 (Roman Medallions):由官方帝國鑄幣廠鑄造的非流通性「榮譽徽章」,用於嘉獎、晉升、外交贈禮或表彰特殊功績。
- 羅馬硬幣 (Roman Coins):羅馬帝國的貨幣,用於經濟交易,同時也具備宣傳與皇權象徵的政治角色。
- Aureus (奧里斯):羅馬帝國時期的高價值金幣,常用於軍隊薪資和外交用途。
- Solidus (索利都斯):羅馬帝國晚期(尤其戴克里先、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取代Aureus的金幣,也屬高價值。
- Denarius (德納利烏斯):羅馬帝國中層交易的銀幣,供士兵與中產階級使用。
- Argenteus (阿根圖斯):羅馬帝國晚期的銀幣,幣值與Denarius相似。
- As (阿斯):羅馬帝國早期的銅幣/青銅幣,用於一般庶民日常買賣。
- Sestertius (塞斯特提烏斯):羅馬帝國中大型的銅幣/青銅幣,常用於一般日常交易。
- Follis (弗利斯):羅馬帝國晚期的青銅幣,在戴克里先改革後發行。
- 高浮雕 (High Relief):一種雕塑技術,指雕刻的圖像從背景平面突出程度較高,近似於圓雕。
- 奧古斯都 (Augustus):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羅馬帝國的貨幣制度。
- 戴克里先 (Diocletian):羅馬帝國晚期皇帝,其統治時期(公元3-4世紀)羅馬獎章與金幣的發行與貨幣系統掛鉤。
- 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羅馬帝國晚期皇帝,其統治時期(公元3-4世紀)羅馬獎章與金幣的發行與貨幣系統掛鉤。
- Restitutor Orbis (世界的重建者):羅馬硬幣上常見的政治語句,用以宣傳皇帝對世界的貢獻與功績。
- 非流通性 (Non-Circulating):指不作為日常交易貨幣使用,主要用於特殊目的,如獎勵或紀念。
- 模具壓鑄 (Die-Struck):一種金屬鑄造技術,通過模具壓制材料形成圖案。
影片:
YouTube:
https://youtu.be/To66USO4BeY?si=LeRrittW8MILpCh3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