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卣筆下的動物世界栩栩如生且充滿生命力
~轉發並編輯
劉繼卣(1918—1983),天津人,出身於丹青世家,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宗師劉奎齡之子。
在近代中國美術發展史中,劉繼卣無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既是工筆與寫意兼能的繪畫全才,又是貫通中西的美學革新家,以“連壇北斗”之譽被載入藝術史冊。
其筆下的世界豐富多彩,涵蓋人物、走獸、花鳥、山水等諸多領域,尤以工筆人物與寫意動物畫成就最為突出,被譽為“當代畫聖”“東方藝術的雙面鏡”。
※劉繼卣(1918—1983)生平與藝術成就
一、生平簡介
劉繼卣,1918年10月3日出生於天津,1983年11月5日逝世,是中國近現代傑出的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被譽為「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當代畫聖」「東方的倫勃朗與米開朗基羅」。他出身於丹青世家,父親劉奎齡是著名的動物畫與花鳥畫大師,與山水畫家劉子久並稱「津門二劉」。
劉繼卣自幼受父親影響,酷愛繪畫,16歲(1936年)進入天津市立美術館西畫系,系統學習素描、水彩、油畫,並師從劉子久學習山水畫,從陳少梅學習人物畫。1937年開始以賣畫為生,1947年在天津永安飯店舉辦首次個人畫展,聲名鵲起。1950年調入人民美術出版社任創作員,此後創作了大量經典連環畫與國畫作品。
二、藝術成就
1.連環畫領域的奠基性貢獻
代表作《雞毛信》(1950)轟動美術界,奠定其連環畫大師地位。
《武松打虎》(1956)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美術作品獎、萊比錫書展金獎等國際榮譽。
《大鬧天宮》(1956)被譽為「中國畫世紀經典」,原畫曾遺失兩幅,後奇跡尋回。
2.國畫創作的卓越成就
工筆與寫意兼長,尤擅人物、動物畫,如《金絲猴》《東北虎》被採用為郵票圖案,並獲全國最佳郵票獎。
融合中西畫法,作品兼具寫實與寫意,如《仕女圖》線條流暢,神態生動。
開創「劈毛皴法」,精細描繪動物毛髮,影響深遠。
3.國際影響與榮譽
1957年隨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捷克斯洛伐克,作品多次在國際展覽中獲獎。
1982年為中國生肖紀念幣設計《立犬圖》,其銀幣於1984年獲「世界最佳銀幣」獎。
4.社會地位與評價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工筆人物畫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三、藝術風格與影響
劉繼卣的藝術風格以「工寫結合」著稱,既有傳統工筆的細膩,又融入寫意的奔放。他擅長觀察自然,曾因專注觀察老虎而弄丟孩子。晚年致力於國畫創作,臨終前仍堅持完成巨作《雙獅圖》,並留下「中國畫要為民族文化爭輝奪彩」的遺願。
他的作品至今被視為中國近現代美術的經典,影響了無數後輩畫家,並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
https://mp.weixin.qq.com/s/94Kqvjb1H69SLL5hry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