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宏都拉斯共和國自斷交之後,「三民自」綠媒關於宏都拉斯共和國國內的「水深火熱」,從一開始每個月寫一則,到後來是半個月、一周,現在是兩三天就寫一則,頻率高得有點扯。
經查詢我國與宏都拉斯共和國間關係的相關歷史資料,我國與宏都拉斯共和國於1941—2023年有官方外交關係。1941年為公使級,1965年升級為大使級,2023年結束邦交關係。在邦交期間於對方首都設有大使館,我國亦於宏都拉斯第二大城汕埠設有總領事館。斷交後,目前沒有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我國對宏都拉斯共和國的相關事務,由駐瓜地馬拉共和國大使館兼轄。
宏都拉斯共和國與我國斷交後,白蝦產業受到了顯著的影響,由於失去了我國市場,宏都拉斯共和國的白蝦出口量大幅下降,導致約4500萬美元的潛在損失,這是因爲自由貿易協定終止後,白蝦零關稅取消,進入我國市場得課徵20%關稅。
再經查詢宏都拉斯共和國的相關資料,該國產值最高前五種產業為咖啡栽種業、香蕉栽種業、養蝦及吳郭魚養殖業、棕櫚油業及成衣加工業。該國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咖啡(3.4 億美元),佔宏都拉斯總出口收入的22%,在1998年米奇颶風摧毀幾乎所有香蕉園之前,香蕉乃是該國第二大出口品,它在2000年僅恢復到米奇颶風之前水平的57%。養殖蝦是另一個重要的出口部門,自1970年代後期以來,北部城鎮開始通過加工廠進行工業生產,特別是在汕埠和科爾特斯港。
宏都拉斯共和國出產木料、金、銀、銅、鉛、鋅、鐵礦,銻、煤、魚,有豐富的水力與農業資源,農產出口以咖啡、香蕉為大宗,其中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即占宏都拉斯共和國農產品出口值約6成,係該國重要創匯來源之一。
而宏都拉斯共和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經我併予查詢相關資料,2023年3月23日,《Newtalk新聞》轉述知情人士消息指稱,宏都拉斯共和國卡蕬楚政府一上任就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60億美元的建設方案,作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條件,並向我國政府提出25億美元的金援請求,同年2023年3月26日,宏都拉斯外交部宣布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我國斷交。
2023年7月7日,宏都拉斯共和國官員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表示,貿易和投資的倡議的一部分,為宏都拉斯共和國需要200億美元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鐵路,宏都拉斯共和國經濟發展部長賽拉托(Fredy Cerrato),表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談論有關修建水壩和發電的基礎設施項目。
這樣看起來,宏都拉斯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的主要也不是白蝦的銷售,而是幾十億美元的金援、建設方案,還有水力發電、交通設施的興建。
然而,自我國在民國112年(2023年)與宏都拉斯共和國斷交起,「三民自」綠媒即高頻率、持續地炒作該國白蝦養殖業的慘況(?),將白蝦養殖業炒作成該國最重要的產業(其實是咖啡栽種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為了白蝦銷售(其實是硬體建設),並將我國炒作成該國最重要的貿易出口國(其實是美國),時而關懷他們白蝦養殖的現況,時而嘲笑他們選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決定,讓人感覺像是個不甘心被提分手,三不五時對周遭社會關係網絡中人疲勞轟炸地抱怨前男(女)友的人見人厭失戀鬼一樣。
人家張雨生唱《天天想你》,是給人浪漫、深情的感覺,但我國「三民自」綠媒現在異常高頻率地所唱的《天天想宏都拉斯》,卻給人噁心、厭煩、疑似收錢幫蔡英文與賴清德政府搞大內宣的感覺,即使已經被評為公信力墊底媒體,但還是高頻率洗宏都拉斯白蝦新聞,總是一廂情願地對宏都拉斯唱:「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顆心,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
可見政府給的飯,多香啊!但像「三民自」綠媒這樣甘於當民主進步黨政府傳聲筒,而不顧自己社會公信力低落之事實的經營態度,實在令人不齒!
而且從三立、民視、自由時報相對高頻率,及其他臺灣新聞媒體自我國與宏都拉斯共和國斷交至今相對零星的報導看來,蔡英文政府或賴清德政府似乎除了花錢搞該國白蝦養殖業慘況(?)的大內宣之外,對於挽回跟宏都拉斯共和國的邦交卻沒有其它比較實際的作為,也不見該國現任總統或其他就相關業務能作主的現任官員,出來表示是否要跟我國復交。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再加上去年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林靜儀、劉世芳、羅致政也提出類似提案,凍結500萬元外交部預算,要求推動其他國家採購白蝦的替代產品,故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廖先翔在立法院審查114年度總預算時,提案刪減外交部4億元預算。
但廖先翔卻因此而被列入「大罷免」的對象之一,當然,最後沒被罷免成功,且「三民自」綠媒洗宏都拉斯白蝦新聞,情事依舊;另外,海外其他國家公眾人物、前任官員幫我國講話的頻率也沒明顯降低,感覺現在的賴清德政府,還是很有錢去搞大內宣或大外宣哪!
這樣,我認為還是很需要在野黨去幫人民把關,當今政府對預算的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