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媽祖信仰功能論?
2025/04/12 00:27
瀏覽287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媽祖是臺灣主流媒體平常就會持續報導的一尊民間信仰神明,而近年來每當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繞境進香,新聞媒體更會指派記者或主播全程隨行採訪、整點新聞連線轉播甚或直播,且無論是平常或繞境進香,臺灣新聞媒體報導時都必會提一些信徒信仰媽祖的心路歷程,以及信仰媽祖對他們身心靈甚至人際關係的幫助。

媽祖信仰出自人類社會,自然就跟社會學有關,而社會學最初的開創者孔德(Auguste Comte),並非是要檢討、抨擊或顛覆一個專制極權的政體,而是出於法國大革命所造成之社會問題的思索。

1817年8月,孔德成為著名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者聖西門(Comte de Saint-Simon)的秘書與聖西門合作並成為他的朋友至1824年。其間孔德與這位工業主義哲學家合作編輯出版《工業》、《政治家》、《組織者》、《工業制度》、《企業家入門》等刊物;1830年,《實證哲學教程》第一卷出版,稍後其他各卷(共六卷)陸續出版,前三冊他以社會物理學命名,1838年出版第四冊時才以社會學命名。

孔德在《實證哲學教程》書中提到三階段定律(法語:loi des trois états;英語:the law of the three stages)的概念,他認為知識與社會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神學階段(létat théologique)、哲學階段(létat métaphysique)、實證階段(létat scientifique)這三個知識階段。

當今的臺灣社會,初步看來似乎是神學、哲學、實證三種領域並存,可是臺灣影響力最廣、最深的社會化機構,也就是主流新聞媒體,目前似乎相較於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佛教、民間信仰等宗教領域的神明,他們更沉迷於對目前在世的公眾人物造神,散播對特定公眾人物的迷信,然後也真有許多民眾去迷信,這讓人感覺臺灣社會仍在神學階段。

而孔德也以這三階段來劃分人類智識發展期,認為嬰兒期是神學階段青春期是哲學階段成熟期是實證階段

孔德的著作是針對法國大革命與啟蒙時代的反動而生,他對於當時社會的混亂與無政府狀態感到擔憂,覺得這恐怕會威脅人類社會秩序與發展,認為社會學的目的乃在於發現人類社會永恆的自然規律,並根據此規律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強調社會法則、社會秩序,社會學理論後發展出來的流派中,功能論有部分就是基於孔德的社會學思想。

然而就我觀察,對臺灣社會而言,媽祖信仰似乎在安定人心、促進社會整合、抑止社會衝突、維持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功能都不容忽視,常有臺灣新聞媒體報導,提到有些民眾接觸了媽祖信仰之後,內心一些負面思想、對社會的不滿有被撫平,臺灣社會的秩序或法則,我認為從相關報導其實也可察覺,其構成有部分便是媽祖信仰,或者其他臺灣民間信仰所內含的思想、態度或價值觀。

只不過,臺灣過往在彰化南瑤媽祖繞境進香、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期間,有時仍會有功能論第二名先驅者史賓賽(Herbert Spencer)之社會達爾文主義所說,人類社會如同自然界其他生物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情境,最鮮明的例子就是臺灣地方角頭、黑道幫派、政治人物或一般民眾間進行的搶轎,這恐非媽祖信仰的初衷。

史賓賽認為社會是一有生命的有機體,跟生物一樣會生長、體積會變大、結構會進化複雜、功能會分化,之後隨著功能的特殊化而變得獨立並提高彼此互賴的程度,也就是這些觀點,成為後來功能論的部分基礎;而就我目前的觀察,單是包含媽祖信仰在內,產生自人類社會的宗教信仰,其團體組織也都真像是有機體一樣地成長,規模變大、結構也越趨複雜、功能也越趨分化且變得特殊。

再來,功能論還有一名先驅者,那就是古典社會學理論三大奠基者之一的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他明顯具有功能論色彩的著作,就是從頭到尾強調集體意識的《社會分工論》、以結構功能方法進行研究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就前者來說,我觀察到媽祖在臺灣社會中,是明確地被賦予保護安全、撫慰人心、帶來福運等角色期待,就後者觀點來說,我也觀察到媽祖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讓一些來自不同社會領域、社會階層、階級的人,其關係因參加相關活動而有所凝聚。

最後,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提出的結構功能論,算是正式確立了社會理論中的功能學派,他也是此學派的首要代表人物,他最常被當今社會學,乃至管理學、行政學教科書提到的觀點,就是將結構功能論轉進一個AGIL模型,A是適應、G是目標達成、I是整合、L是模式維持,表現在社會體系上分別是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社會化。

以此理論對照,媽祖或其他宗教信仰,就我觀察是同時在整合、模式維持這兩方面在發揮作用,因為這些宗教信仰既形塑習俗、慣例、道德等社會制度,也會透過家庭、同儕、新聞媒體等社會化機構進行其思想觀念的灌輸,像是近年來一些有頗多年輕粉絲的偶像明星、網紅參與媽祖進香繞境活動,也可能會影響年輕人,使他們去接觸媽祖信仰。

綜上所述,無論是孔德、史賓賽、涂爾幹等功能論先驅者,或帕森斯這位功能論正式創建者,焦點其實都著重在社會結構、制度、法則或秩序等之建立或維繫的探討,而非對特定專制極權政體的批判或抨擊,故以其中的孔德、涂爾幹或帕森斯為基礎來抨擊專制極權政體,並不適宜。

至於說孔德、涂爾幹、帕森斯的理論是衍生論,或說社會學有社會主義的色彩,老實講,正式出版的社會學(理論)教科書大都不會如此認定。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5/04/12 01:08
不過目前社會學或科學對宗教的論述,絕大部份是否定宗教的神跡,認為神跡是捏造的,或巧合的心理投射,乃至自我催眠的潛意識作用,不認為確實有佛菩薩鬼神,所以很難完全解釋所有的宗教文化及現象。
而以我實際的經驗,是肯定有佛菩薩鬼神存在的,也認同「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對於宗教,社會學相對著重在世俗化、反身性等相關課題的探討,至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經查是物理學者愛因斯坦所說的話,表示當今世上仍有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 天蠍浪子2025/04/12 14:0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