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
一個人的時候,時間彷彿是靜止的。
即使日落山後,天上的雲朵仍鑲著金邊,萬物在霞光的親吻中散發耀目光澤。女孩靠在門外用漂流木雕塑而成的躺椅上,藉著餘暉瀏覽手中的繪本,視線卻不自覺被面前的金色幻象吸引。她著迷地望著自己看了十多年、毫不生厭的景色,璀璨的臨暗之後是薄透的暮麻,繪本裡的色彩也偷偷溜了出去,和她的思緒一起漂流至迷濛的彼方。魔幻時刻總帶著跨次元交會的可能。
那是法國插畫大師安德烈‧德昂(André Dahan)的作品,是打小的玩伴返鄉時送給她的禮物,據說是費了好一番工夫才覓得的珍貴版本。鴨蛋黃的月亮紅著臉,就像奶奶喝了小米酒後的兩頰,好親切好可愛,她總是看著月亮、想念奶奶。她也喜歡看著插畫編故事,不設限於原來劇情,出口腦中源源不絕的天馬行空,樂此不疲。
這個村落人口不多,距離熱鬧的小鎮市區約莫三十分鐘車程,前擁大海、背靠群山。女孩覺得自己是被這片土地的神靈守護著,才得以平安健康地長大成人,儘管兒時的玩伴多已離鄉到異地工作,她仍然猶豫。隔壁的兩姊妹在高中畢業後便相繼往北,追尋她們口中二十四小時的太陽,台北,那個電視機裡的繁華城市,究竟承載了多少人的夢想,又給了多少人寬容的接納?她覺得好奇。
兩姊妹回來時總一身新潮亮麗,驕傲展現比故鄉的大片綠意更茂盛的青春,證明四方框裡的世界並非虛構,奢華與簡樸的距離,彈指之間。
「妹,妳真應該到台北看看,肯定會愛上的!」那是她們離鄉頭幾年,每次見面時必掛在嘴邊的話。
一開始,她滿臉笑容,用眼中無數的驚奇聆聽她們滔滔不絕的訴說。後來,兩姊妹逢年過節返鄉的次數銳減,偶而回來時,外表光鮮依舊,而幽潭般的美麗雙眸,只剩下望不見底的空洞。
究竟是什麼樣的世界,能將人開心地捧上天,卻也讓人重重地摔落谷底?看著童年玩伴逐漸剝落消褪的希望神采,女孩開始對那披著寶石鑲綴的奪目外衣、骨子裡卻嗜食人心的巨大怪獸感到質疑,帶點恐懼,也越來越好奇。
「為什麼不回來呢?」她曾如此探問。
兩姊妹只是搖搖頭,淡淡笑說:「我們的夢想和生活,都在那兒啊。」
女孩不懂。
她愛的,始終是這個小小村落。
從小,她就喜歡跟在父親身旁哼哼唱唱,看他將古老的歌謠旋律記在紙上。自古文化傳承大都是口耳相傳,如今村落的人口逐年流失,傳唱的煙火奄奄;紙張忠實記錄了抑揚頓挫,卻表達不了飽富情感的人聲變化,更甭說蘊含著無數滄桑的故事。她學錄音、學攝影,她會堅持留在村裡,也許就是這個緣故。
眼睛盯著色調柔和的童趣繪本,接收至腦海的畫面卻轉成了曾在電視機中看到的影像──灰色天空下高樓林立,車潮、人潮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明日。明日清晨,她將離開這個村落,和父親一同北上參加研討會,和「也許」是「同樣」關心文化傳承的人們交流經驗。而她將會親眼目睹,印象中那夾雜無數善意與惡意,總是張牙舞爪、上演各種光怪陸離的城市……
門開了,在黑暗中透著光亮的另一端,究竟是什麼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