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美國川普總統的智囊班農是怎麼說的:(2019/04/20)接受郭文貴的訪談:
「我稱之他們為『國家資本主義』,中國控制政府和大企業,把這兩者連在一起。我們(川普以及班農)希望做的就是停止讓它【國家資本主義】繼續發展下去。現在美國也開始如此,歐洲也是如此,世界到處都有,對我而言,這會帶來貪污腐敗。我們就拿郭台銘來做例子。他是少數的企業白手起家,從小做大,從七萬五千塊資金到一千六百億,把鴻海建到在世界各處都有工廠,他掌握世界最尖端的技術,用這些技術與智慧在中國大量生產,郭台銘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成功案例,他還沒有去哈佛上過商業課程,他是自己培養自己,憑自己本事成為世界最領先的製造商。但是,我們看看他如何建立了他的事業,這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成功,台灣的銀行支持他,投入了資金讓他在中國蓋工廠,讓他在中國成長。」
--
用台灣的資金供養中國的企業,應該不是「國家資本主義」
郭台銘是靠著台灣人的身分,以及他自身的努力,取得了美國(蘋果公司)的信任
靠著台灣人的身分,取得了台灣經驗、技術與人才,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 當時群創購併了奇美電,取得了TFT LCD面板技術,
目前中國取代韓、台成為全球TFT LCD面板的主要生產地區 - 如果鴻海不是台灣的企業,而是中國企業,收購夏普恐怕不會成功。原本是全球液晶電視第一的夏普,鴻海購併之後取得IGZO技術
目前 中國的京東方已經取得IGZO技術 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供應商
真正「國家資本主義」的部分,應該是指中國在招商引資上的努力,透過權力下放,讓改革開放下的地方官員可以有極大的權力,透過土地的供給,以及開放計畫,來幫助企業包括當時的台商,間接帶來工作機會,以及學習的機會。這個時代稱之為「官僚資本主義」也很合適。
後來的「國家資本主義」是扶植像 京東方這樣的企業,不是幫助台商。
台商在中國,無法作為民族主義的樣板,因為從來都沒有被當作自己人。
儘管一些台商,的確真的有民族認同,但是現今特別是習近平上任之後的過去八年,民族主義的定義走向狹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義認同。看看《長津湖》、聽聽《我的祖國》,我的感覺就是【你的中國不是我的中國】。韓戰對現代中國來說,是中國打敗美國,韓戰對台灣來說,是美國從放棄台灣轉為支持中華民國台灣的獨立自主。
HTC其實蠻悲哀,「HTC是中國人所創立的品牌」、「為中國人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國際品牌」的熱臉貼冷屁股,根本無法獲得中國人的認同,因為對習近平們來說,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才是中國人,看他對『台灣總統的態度』就知道,你不屈服是不行成為『中國的企業』的。
郭台銘當選之後,會是帶領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政府支持企業的「國家資本主義」?
還是像他在中國對習近平畢恭畢敬的態度?
我很懷疑。
--
郭台銘 參選台灣總統,不會獲得美國的認同
過去美國「擁抱熊貓派」以季辛吉為首,他們主要的觀點是策略性接觸(Strategic Engagement)而非對抗,其中主要是想「和平演變」中國。當時美國主流是支持國際化,經濟的自由化。但其中也不乏利益的糾葛,華爾街和一般市井小民看法不同,當時就有反貿易、反移民、反對NAFTA,的一些人。在川普上台之後,全球化到了一個段落,整體來說,「擁抱熊貓派」承認他們的接觸策略失敗了。
美國目前的戰略,是『策略性的競爭』。在策略性競爭中,先是貿易戰,然後外交戰,目前最主要的策略是科技戰。
因為現在美國的策略不同,【郭台銘參選台灣總統,不會獲得美國的認同】。郭台銘過去,在全球化的時代,就是被認為是技術的掮客,把製造技術與先進的經營管理引進中國。接觸策略養大中國的過程中,郭台銘扮演的就是和現在『策略性的競爭』對立的角色。
--
郭台銘 參選台灣總統,不會獲得中國當權派的認同
郭台銘過去在中國,得益於「中國改革派」改革開放的政策,但是目前改革開放派 是處於失勢的地位。
但是中國共產黨其實是懼怕【愛國商人對中國人民的影響力的】。特別是擁有話語權以及不安於室,對賺錢以外有興趣有志向的商人。所以在中國國內打壓馬雲,企圖毀掉他們在人民間的好印象,把他塑造成吸血鬼。
但並沒有強烈的跡象郭台銘受到中國人民這樣的「擁戴」
郭台銘曾經投訴,比亞迪侵權,這個立場應該擴大。
在比亞迪 王傳福 的傳記有提到,王傳福認為他自己不是剽竊,而是用心研究過去的已經公開的專利。
日劇:日本製造(1)
日劇:日本製造(2)
日劇:日本製造(3)
其實專利權的發明,就是鼓勵公開,而非保護,保護在於執法,而執法能力不足的國家,專利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機密公開。專利權的賦予,是以國家為單位,在國家內可以保護,但是外國剽竊,就的靠國際仲裁,對於以「國家主義認同」為主體的國家,「拿來主義」合法化了剽竊行為。而「擁抱熊貓派」其實也鼓勵這樣的行為。所以郭台銘在比亞迪侵權一事,其實對手不是比亞迪,而是明知剽竊但是卻繼續投資的巴菲特。
郭台銘是合法的買了奇美電與群創,以取得技術,而後合法的購併夏普也是同樣的原因,雖然這些技術最後都在中國,但是過程完全合法,和比亞迪是不同的。
--
我認為 郭台銘參選的正當性,來自【說服美國回到「策略性接觸」的政策】讓美國相信,這次不會失敗。而在台灣,也必須說服台灣人民,他是會回到健康的「影響中國」、「和平演變中國」的立場。
《米爾斯海默 對台海戰爭的看法》《郭台銘:支持一中各表的兩個中國》
目前看來,他是走會中國掮客的立場,急於獲得掮客政黨的認同。
最後郭台銘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只是「連戰路線」的復辟而已。
我不會認同與支持這樣的郭台銘。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