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尼采
這句用在高市早苗,以及用在過去一路走來的民進黨台獨主張,都很貼切。
高市早苗幾乎在日本國會過半,代表性比賴清德在台灣要強。
**
民主政治不完全是一個理性的政治
基本架構是
- 菁英階級制定保護他們財產的制度
- 這個財產權是由有公權力(軍、警、納稅)的政府來保障
- 政府的公權力形式上來自人民授權(國會、民選政府)
- 菁英透過代理人掌權(政客們)
- 菁英以輿論影響政治(名嘴、網紅)
- 菁英階級用累積的財富影響輿論(掌控媒體)
- 財富除了來自財產權的保障
- 財富也來自政策上的圖利(長期低匯率,低電價、低薪資)
成為完整的一個閉環。
這個閉環,有大眾的政治參與,參與降低了被菁英階級的被剝削感
菁英階級不完全靠剝削來維持,經濟上的生財手段來自外部,而非來自剝削,跟過去皇帝的完糧納稅不同
這些財產不是窯藏的珠寶黃金,而是生產工具。
透過資本的集中,產生槓桿來獲得效益
**
這個閉環不見得是只有本國人參與,而有可能是外界的力量介入
例如過去的國民黨,的確一度是外來政權,靠黨政軍特統治,但也靠地方政府的開放選舉,掌握農漁會、水利會、合作社來獲得民意支持。在台灣的中央政府,通過中美協防已經美援,形成美蔣共治的局面。
許多中東國家,領導階層在宗教上,甚至不是當地的大眾族群的教派,可以靠外來的力量來統治。
**
日本、台灣也是如此
要理解高市早苗,不如先回去理解過去的東京知事石原慎太郎的主張。
這些人是從《日本可以說不》開始的
當時說不的對象,可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日本第一」才剛形成威脅。
日本右翼就和美國叫板。
**
高市早苗絕對不是川普的馬前卒,也不是「狐假虎威」
恰恰相反的,高市早苗的誕生,是美國見中國日益強大,「放虎出閘」的結果
中國對高市早苗的言論的過度反應,恐怕反而是「為虎作倀」,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美國之後可能要嚐到「養虎為患」的後果
高市早苗並非失言,而是「扮豬吃老虎」
**
高市早苗,在做的是「日本獨立」
而這種日本獨立,包括修憲、放寬自衛隊的限制、參拜靖國神社等,不是在挑戰中國而已,而是日本擺脫美國控制的種種努力。
這種努力,漠視叢林法則,叫做不自量力。
不過對於凝聚日本人的向心力,效果明顯
跟當年的蔡英文一樣
高市早苗在國內的支持度,勢必是增加而非降低
這些言論將奠定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壇的地位
**
中國用經濟手段施壓,反而可以降低日本對中國的依賴
整個事件處處可見對岸中國領導人的愚蠢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