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聊齋志異—酒蟲
2025/10/09 20:00
瀏覽264
迴響0
推薦22
引用0

聊齋志異—酒蟲

        多年前,高雄有位民眾在超商偷酒喝,被警察逮著,他說:身上沒錢,又按耐不住酒蟲作祟,才會下手行竊。(註一)據說好喝酒的人若不給他喝,他會感到口乾舌燥,喉嚨彷彿有蟲聳動,因此有酒蟲之說。《聊齋》有篇〈酒蟲〉敘述酒蟲有口有眼,為三寸長的肉塊,如遊魚般能蠕動,將蟲放入水中攪拌,立刻變成好酒。

        〈酒蟲〉故事略以,山東劉氏好喝酒,一次可喝掉一甕;但他不因喝酒而誤事,家裡三百畝田地,依然經營良好。某次來了一位西域僧,說他身上有酒蟲,願意為他抓蟲。於是,將他綁在床上,其上放一個盛好酒的酒器。不久,酒香入鼻,饞火上燒,忽感咽喉很癢,嘔出一個東西,爬上酒器中。查看後,有一個長三寸的紅肉,像遊魚一樣蠕動,口眼都齊備,劉氏非常驚駭。乃用金銀酬謝引蟲出來,僧人不接受,只要那個蟲子。西域僧將蟲放入水中攪拌,立刻變成好酒。奇怪的是,劉氏從此視酒如仇,再也不喝酒,只是身體日漸消瘦,也無心經營田產,最後連三餐都不濟。所以,作者評論說:「日盡一石,無損其富;不飲一斗,適以益貧,豈飲啄固有數乎?或言:『蟲是劉之福,非劉之病,僧愚之,以成其術。』然歟否歟?」

        《聊齋》傳到日本後,有一些知名作家演繹出日式故事。其中,〈竹青〉乙篇敘述烏鴉化成美女,與人譜出相戀故事,很符合日本人的想像,浪漫派作家太宰治(1909~1948)曾就本篇改寫成日本版的《竹青》(註二)。本篇亦有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改寫成日本版的《酒蟲》,文章內容較《聊齋》〈酒蟲〉細緻,但也因而失之雜蕪,文末對於酒蟲是福是禍,提出三個答案。第一個是福,認同蒲松齡的說法;第二個是禍,好在有西域僧引出,不然有性命之憂;第三個非福非禍,他認為劉氏本身就是一個酒蟲,當酒蟲被引出後,劉氏僅是一副空骨架而已。

        酒蟲的「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蟲,而是形容偏好某種行為,或執著於某一事物的代名詞。有人好吃懶做,我們稱之為「懶惰蟲」;有人上課時,便想睡覺,我們稱之為「瞌睡蟲」上身。不過,蒲松齡把酒蟲具像化,倒也十分有趣。

註一:參見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911/1256272.htm

註二:參閱【聊齋志異—竹青】乙文。

《聊齋》有篇〈酒蟲〉敘述酒蟲有口有眼,為三寸長的肉塊,如遊魚般能蠕動,將蟲放入水中攪拌,立刻變成好酒。(註:照片翻拍自yahoo圖庫)

〈酒蟲〉故事略以,山東劉氏好喝酒,一次可喝掉一甕。(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但他不因喝酒而誤事,家裡三百畝田地,依然經營良好。(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某次來了一位西域僧,說他身上有酒蟲,願意為他抓蟲。(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於是,將他綁在床上,其上放一個盛好酒的酒器。(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不久,酒香入鼻,饞火上燒,忽感咽喉很癢。(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咽喉嘔出一個東西,爬上酒器中。(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查看後,有一個長三寸的紅肉,像遊魚一樣蠕動,口眼都齊備,劉氏非常驚駭。(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劉氏用金銀酬謝引蟲出來,僧人不接受,只要那個蟲子。西域僧將蟲放入水中攪拌,立刻變成好酒。(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奇怪的是,劉氏從此視酒如仇,再也不喝酒。(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只是身體日漸消瘦,也無心經營田產,最後連三餐都不濟。(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me8giHHQ&t=41s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聊齋
上一則: 聊齋志異—土偶
下一則: 聊齋志異—仇大娘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