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閱讀裡的雞湯與雞精
2025/10/12 18:54
瀏覽458
迴響1
推薦5
引用0

閱讀裡充滿著假雞湯與真雞湯(雞精),喝假雞湯會爽一下,但喝多無益,它當然不可能是為你而量身熬煮;真雞湯則是吸取精華,有益身子不說,也可以為你的體質適時地補充能量。

假雞湯式的閱讀,是通則性和討好性的文字組合,初嘗之下滑溜順口,但若真要說出箇中滋味、細節,就有點困難了!

這和算命的道理一樣,對一般人而言,算命為什麼會準?心理學早就研究過,給了很好的答案,算命之所以讓人覺得準確,主要是因為:

1.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指的是人們傾向於相信那些籠統、模糊但聽起來卻非常具體的描述,例如星座、占卜、牌卡的內容常適用於大多數人,人們容易對號入座。

2.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人們會主動尋找、記住或偏好那些能夠證實自己已有想法的資訊,而忽略或忘記那些反駁、反證的資訊。

這也能呼應為什麼雞湯式的文章和書籍,永遠有市場和需求:因為大家需要安慰劑的治療效應和假象,卻不願探究真實問題的解方;只單憑直覺各取所需,各自取暖。

跟嚼口香糖很像是吧?一開始很甜,然後呢?然後就沒了!不知不覺只想趕快吐掉。

講一個很實際的例子,前陣子看過幾篇關於「孤獨」的文章,有很雞湯的,也有很雞精的,你猜大家喜歡哪一個?當然是雞湯啊!它簡潔有力,一下子就讀完,輕鬆沒負擔。

我讓ChatGPT來精確回答「孤獨」的雞湯文(假雞湯)或雞精文(真雞湯)如何辨別: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 👍

「孤獨」是雞湯文最愛用的主題之一。不同的是——

真雞湯和假雞湯在語氣、深度、甚至「對讀者靈魂的尊重程度」上,差很多。

我幫你對照示範 👇

🧃【假雞湯版】(浮誇安慰型)

孤獨不是壞事。真正強大的人,都習慣一個人走。

當別人熱鬧時,你在沉澱;當別人放縱時,你在成長。

孤獨,是上天給你的禮物,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 特徵:

句句都像標語、沒有生活細節。

聽起來勵志,但實際上讓人「自我麻醉」。

把痛苦浪漫化,卻沒教你怎麼面對。

☕【真雞湯版】(誠實醒腦型)

孤獨不是一種浪漫,而是一種練習。

你會先感到空虛、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但久了,你會發現,沒有人陪也不代表沒價值。

孤獨教你分辨「需要別人」和「想被認同」的差別。

它不是禮物,而是過程——一個讓你變得誠實的過程。

📌 特徵:

不逃避痛苦,承認孤獨的真實感受。

給出可思考的洞見,而不是糖衣安慰。

不把人推向「強大」,而是帶回「真實」。

就雞湯和雞精兩個方向來看閱讀,一本好書正是要能帶來真正的抒發,而不是認同;帶來真實的創見,而不是模糊的陳述;帶來有用的方法,而不是虛晃的浪漫。

我知道大家都喜歡雞湯,當你身邊有一個絨毛娃娃可以抱抱,你絕不會想自己打毛線打出一隻娃娃;但是,當你能真的打出一隻絨毛娃娃,你不但會更珍惜,也知道它對你的人生或生活有什麼意義和幫助。

閱讀是很特殊的管道,幫助一個人快速吸納人生智慧的精華,充分抒發和應用於自己的人生,而且,閱讀能力沒有關鍵期的限制,即使你學生時代不愛閱讀,但因為結婚或生孩子遇到問題,一樣可以重新拿起書好好研究它。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重點:閱讀可以完全個別化,可以量身訂製,可以有個人的療癒書目,一如雞精,能針對個人體質差異去調配,才能真正有益健康。

最後我要聲明,我並不反對心靈雞湯或一般雞湯,它多喝無益,也不至於有害;比較可惜的是,出版業這麼發達,這麼多有益身心靈的書,彙集古今中外各類精英的智慧,為什麼還要去相信雞湯?去相信算命?

參考閱讀:

「讀書會說書」與「不雞湯書單」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82107351

註:圖片由AI依據文章內容文字生圖。

#阿得的讀書會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daoqmy
2025/10/14 15:27
巴納姆效應太神!泛泛描述卻超有共鳴,確認偏差讓我們愛聽順耳話。



nike salomon mizuno ecco(daoqmy@gmail.com)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