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式中文陸續出現,尤其蔡上任後的 2017 第一個春聯「自自冉冉、歡喜新春」,2018 年則是「萬物當春、幸福共好」,兩次面對來自各方的批評,總統府自有一套解釋。就漢字而言,不能說它有什麼問題,可是就源自中國大陸系統的中文語感來看,這不就是「中文的台語呈現」嗎,不知可否給它一個英文字 Taichinese?
大呼「台灣優先」可能賺到若干選票,可是上任後還是想盡各種辦法來突顯台灣,包括這個國家賴以運作的語言,中文,都要進行扭曲,逐漸偏離全世界愈來愈多人使用的正統中文——後果必然造成台灣在國際環境中更加邊緣化。
2000 年以來,綠營政府大力去中國化,島內的著作愈來愈台灣化,甚至夾雜台語語法、用詞的散文也陸續出現在台灣書市。請問,這除了台灣,能流通到世界各地嗎?外國人學了「中文」卻看不懂「台式中文」,請問綠色政府,這樣做,台灣如何「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台式中文走不出台灣的,只能爽在島內。
連學界翻譯外國著作,也另創了教育部國語詞典、對岸漢典都查不到的字詞,例如:「復振」(revitalize, revive, 故意不用「復興」或「振興」?)、「肯認」(recognition, 故意不用「認同」?)
一般鄉民或庶民對網路用語有樣學樣,找到生活情緒的出口,無可厚非。可是連出版品都使用了只能通行於台灣、還可能被嗤之以鼻的「台式字詞」,這真的有助於台灣獨立建國嗎?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另創一種「台文」嗎?(台灣高校的「台文系」目的是什麼?小朋友如果不是在家從每日與家長使用台語對話,單單在學校的台語課有幾個真的學會說台語了,文化或教育主管機關調查過了嗎?)
2019 的春聯想必又是台文,又是取用賴和的詩句(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這是合理的猜疑,因為最近隨著中美貿易及科技的大戰,兩岸也堂而皇之回到對抗的老路了,推翻了三年來她一直說的「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樣才算是與「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前後匹配。
「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樣的邏輯太奇妙了,一般人很難理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anomynousmen2019/02/08 14:09
台灣的中文有台味,大陸的中文則是簡體字,各有各的問題。
到底那個比較嚴重呢?
從維護傳統文化的角度,你不覺得大陸現在的簡體字非常不像話嗎?
都電腦時代了,有必要再用簡體字嗎?
百年之後,只習慣於看懂簡體字的肯定會越來越看不懂為數眾多的前人所遺留下來的繁體白話文與古文,說到這裏,你還會覺得簡體文很棒很讚嗎?不會吧!
- 5樓. 狐禪2019/02/07 10:39電子錶充斥的當今,勞力士錶仍是品味的象徵。正體字和典雅中文正有這種底蘊。維持住,日後就會有人仰慕。
- 4樓. 洛杉基2019/02/02 08:41
台式中文另一個更大的隱憂,是台灣電視演員的中文口語,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如果沒有中文字幕,真的聽不懂這些台灣演員在說些什麼?字與字中間,似乎全部連音連成一片,連斷字斷句都沒有。與其費時費力費錢教學生什麼撈什子「台語文」,更不如將中文的口語口條教好,讓每個學童都有能力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要讓所有華人聽得懂!
- 3樓. 黃平2019/01/25 11:20其實很大的問題是:中國大陸如今也在推行"新中國中文",認為台灣原來寫的中文,是受到日本殖民統治後的中文.所以,一九四九年來台灣的外省人,是日本人了.
- 2樓. blackjack2019/01/25 10:02
要學十四五億人使用的中文,請到中國學(華僑現在也用簡體中文)
要學只有台灣人用的中文,請到台灣學
ps.
1.香港的繁體中文也跟台灣不同,而且漸漸被大陸同化了
2.台灣的中文不可避免的被大陸改變及影響,連當今民進黨行政院長蘇貞昌都看沿禧攻略就知道了
- 1樓. 打開2019/01/25 09:00
聽老外說中文 就知在哪學的
台灣大陸 就是不一樣
教改普及後 台式國語正式成形 成為主流且還在悄然改變當中
台灣大陸 就是不一樣
民國60年以前大家說的國語 已不復返
基隆人李季準的聲音已成絕響 鳳飛飛林慧萍鄧麗君林青霞說的國語 也不會再有一樣的了
美國一向獨尊英語
我們原住民16族語言蔡政府也定為國家語言
現在政府又似有意推雙語 國語+英語
英語要學好 國文要考好 國語能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