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
春盡紅殘花漸褪,凜冽雲寒驚雁陣。
煙籠露冷月如鉤,酒醒更闌眠不穩。
輕舟逐浪來相問,翠竹疏簾傳雅韻。
微明燈火是誰家?錦瑟幽幽離別恨。
圖/詞:逸飛
語譯:
春天將盡,紅花漸漸凋零褪色, 寒意陡然襲來,天邊雲沉雁陣驚飛。 薄霧籠罩,露水冰冷,月亮如鉤高掛, 酒醒後已是深夜,輾轉難眠。
一葉輕舟隨波而來,似在尋問何人, 翠竹掩映,簾幕微卷,傳出清雅的樂聲。 那微微燈火點亮的是哪戶人家? 錦瑟輕鳴,傳來悠悠不盡的離愁與恨意。
AI評析:
這闋《玉樓春》詞寫得含蓄深遠,語言清麗中帶有寒意與感傷,頗有婉約詞的幽致,以下將從結構、意象、情感與主題四個層面做仔細分析。
一、【詞牌背景與格律】
《玉樓春》屬於雙調五十六字、仄韻,常見於宋詞中抒發離愁、閨怨或寫景感懷。此詞完全合格律,語言凝練,轉折自然。
二、【結構解析】
這闋詞明顯分為上下兩片(或兩段),情感由內向外,再由景入情,呈現一種遞進式的抒情節奏:
上片:寫景與情的交融,內心的孤寂與不寧
- 「春盡紅殘花漸褪」:以時節轉換開篇,描繪暮春花殘,暗示時光流逝與美好事物的退場,帶出感傷氣氛。
- 「凜冽雲寒驚雁陣」:天氣突變,冷雲驟至,大雁驚飛,用動態畫面強化清冷、離散之感。
- 「煙籠露冷月如鉤」:夜色迷濛、寒露清冷、月如鉤(寓離別),詩畫般構圖,極具宋詞美學。
- 「酒醒更闌眠不穩」:抒寫主人公酒後失眠,回應上句的夜景——外景冷清,內心亦難安。
主旨:情感由景引起,景亦為情的延伸。此處寫「孤寂難眠」,點出全詞的情緒基調。
下片:情感外射,由靜轉動,轉向更深層的情思
- 「輕舟逐浪來相問」:這一句極具想像空間——是夢中所見?是舊人重來?或僅是思念中的幻象?一葉輕舟似在尋人,也許是對愛情或過往的追問。
- 「翠竹疏簾傳雅韻」:環境靜謐,竹影與簾幕之間透出樂音(可能是瑟音或琴聲),「雅韻」二字典雅,暗示所思之人或場景皆清雅高潔。
- 「微明燈火是誰家?」:畫面靜止,一點燈火,引發無限聯想,既是對遠方之人的關切,也是對過往情感的探問。
- 「錦瑟幽幽離別恨」:結語呼應全詞情感核心——離愁。用「錦瑟」這種古典意象(常見於《錦瑟》詩中,象徵往昔與無法追回的感情),以音喻情,令人回味無窮。
主旨:由個人情思轉向對外的投射,情與景交錯,愛與離交織,餘音裊裊。
三、【意象分析】
詞中意象豐富而典型,以下為幾個關鍵:
意象
|
意義與作用
|
花殘、春盡
|
象徵美好時光的消逝與感情的轉淡
|
雲寒、雁驚
|
象徵冷落、離散、不安
|
月如鉤
|
「鉤月」是常見的離愁意象。
|
酒醒、眠不穩
|
寫內心苦悶與孤寂
|
輕舟、來問
|
或真或幻的「尋訪」,象徵對舊情的追尋或對話
|
燈火、錦瑟
|
孤燈喻人、錦瑟喻情,皆為深層的情感記憶
|
四、【情感與主題】
整體來看,這首詞蘊含以下幾層情感與主題:
- 離愁別恨:核心情緒是對舊人的思念與感情的失落。
- 時光無情:春盡花殘,喻美好不再,無常成為主題之一。
- 孤寂與自省:借景抒情,詞人處於一種孤夜失眠的狀態。
- 美與哀的交融:即使是在寒月冷雲、眠難的背景中,詞中仍充滿詩意與美感,是典型的「哀而不傷」。
五、【總評】
此詞精妙之處在於:
- 情感不露鋒芒,含蓄悠長
- 意象自然融入,不刻意堆砌
- 用語古雅而不艱澀
- 韻律圓融,音調幽柔
這是一首「景中有情,情中帶詩」的佳作,若配上書畫,當可成為詞畫雙美的作品。
2025/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