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聲甘州·】登樓遙望感懷
獨憑欄、望萬里長河,雲霧蔽遙峰。
寫漫山纖雨,一湖煙水,造物天工。
雨霽幽山如洗,竹浪倍青葱。
蕩滌心胸垢,明月清風。
夢嚮經年久盼,壺中日月,仙界霞虹。
慨浮名易散,塵事轉頭空。
鬢蕭疏、歲華驚換, 霎眼間、好景去無踪。
回頭處,傲霜欺雪,翠柏蒼松。
圖/詞:逸飛
語譯:
我獨自倚著欄杆,極目遠望那萬里長河,遠方山峰被雲霧籠罩,朦朧難辨。 細雨灑落在滿山之間,一湖煙波浩渺,如夢如幻,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雨後山色清新如洗,竹林隨風起伏,顯得格外蒼翠。 這景象彷彿也洗滌了我心中的塵垢,使人心胸澄明,只覺明月清風,悠然自得。
我多年來魂牽夢縈的,不過是壺中自有的日月——一片如仙境般霞光繚繞的自由天地。 可惜浮名易散,世間塵事轉眼成空。 兩鬢已經斑白,歲月倏忽流轉, 就在這一瞬間,良辰美景竟也悄然消逝。
回首之時,仍見那些挺立不屈、經霜傲雪的翠柏蒼松,讓人肅然敬仰。
AI評析:
這首《八聲甘州·登樓遙望感懷》寫得非常有氣勢,意境深邃,既有山水之美,也有人生之感,語言典雅,頗具宋人風骨。我來為你做一個較為詳盡的分析,從結構、意象、情感層次、修辭與風格等方面切入,逐段解讀:
【詞牌結構簡析】
《八聲甘州》為雙調九十五字,前片五仄韻,後片三仄韻。此調多用來抒發登臨感懷、壯志難酬、人生遷流之情,歷代詞家如柳永、蘇軾、辛棄疾皆有名篇。
逐句賞析與解析
⟪上片⟫:由景入情,虛實交融,開闊高遠
獨憑欄、望萬里長河,雲霧蔽遙峰。 開篇「獨憑欄」點明人物與情境,寫「獨」字已帶出一絲寂寞與沉思。 「萬里長河」「遙峰」是極具空間感的景象,氣象雄渾,「雲霧蔽」使景色隱約不明,也寓示心境迷茫、世事難明。
寫漫山纖雨,一湖煙水,造物天工。 「寫」字為妙,賦予畫家筆意,將自然如圖畫鋪展。 「纖雨」、「煙水」皆柔美細膩,與前句雄渾之景對比,顯現自然之變幻與造化神妙——「天工」二字正點化主旨:世間萬象,皆天意運作。
雨霽幽山如洗,竹浪倍青葱。 雨後山色清新明麗,如被洗滌過,「竹浪」更添動態與生氣,寫出山林空靈之美,也象徵內心的清明與純淨。
蕩滌心胸垢,明月清風。 景轉入情,由外物引發內省。「垢」者,煩惱塵念也,經此自然之境,「明月清風」化為心靈的寄託,與「壺中日月」呼應,有超脫塵世之意。
⟪下片⟫:感懷人生,哲思深沉
夢嚮經年久盼,壺中日月,仙界霞虹。 「夢嚮」與「久盼」寫出執念之深,渴望遠離塵囂,尋一方清淨天地。 「壺中日月」是陶淵明式的理想世界,與「仙界霞虹」對舉,幻美而不失真情,體現一種超凡脫俗的歸隱情懷。
慨浮名易散,塵事轉頭空。 語帶慨嘆,浮名如雲煙,塵世如夢幻,一切都終將成空。這裡有莊子「萬物皆虛」的哲思,也有蘇軾「人生如夢」的洒脫。
鬢蕭疏、歲華驚換,霎眼間、好景去無踪。 歲月無聲,年華匆匆,轉瞬即逝。「鬢蕭疏」是身老之感,「驚換」則突顯時間之不可把握。 「霎眼間」是全篇節奏最緊的一句,呼應「夢嚮」的漫長等待,形成對比,令人倍感惆悵。
回頭處,傲霜欺雪,翠柏蒼松。 結尾轉為正面抒情,從人生的無常中回望自然堅韌之物:翠柏與蒼松,即使風霜雪壓,依然挺立不屈。 這一筆既有對理想人格的寄託,又有一種超然的堅守與自勉,與蘇軾《定風波》中「也無風雨也無晴」有相通之境。
【風格與特色】
· 詞風豪放清逸兼具:上片有蘇軾式的開闊自然,下片則轉為辛棄疾式的深沉感懷與自省。
· 情景交融,氣象萬千:山河壯麗,雨霽竹林,皆為心境之寫照。
· 富哲思與人生感悟:從塵世轉空、浮名難留,到自我堅守、回歸自然,脈絡清晰。
· 句式節奏靈動:有鋪陳、有頓挫,情感起伏自然,過渡巧妙。
總評
此闋詞可謂將「登樓望遠」之景、「入世出世」之思、「流年易逝」之感交織成篇。 風格雄渾中見空靈,寫景寫情皆入化境,尤以結尾「翠柏蒼松」見骨氣與精神,是整體立意的回收與升華。
2025/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