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七政四餘》的星占命理家真好做,只要啟動電腦天星軟體,就說已經是懂得通達天文星象了?依賴了電腦程式,還可以把《七政四餘》分成自己是真的?而他人是假的?
其實,天文星象永遠都是一門觀測之學,並不是科技電腦的模擬就可以取代之的。
古人創制“二十八星宿”並以星宿之宮度數為主要度量尺,用在"辨方、正位",並不是只用在"擇日"而已。
仰以觀察,觀七政(日、月、五星)之運行時序,以二十八星宿之宮度為方位,以記吉凶之象。
古人為了真實掌握自然的律動,往往通宵達旦,長期的澈夜觀察天象,逐漸發現其規律,而且得知天星回歸之定律,遠較其他物類、徵候還要精準。
古人相信自然界的萬物,都有一定的韻律與節奏在進行變化。天體運行必然也都與政通人和,產生等同架構的模式發展,相互影響的做起伏感應。
所以就是透過“仰觀天文”,以天體運行的規律和變化,可以預測出人事變化的徵兆,預先深觀時序之變,做出未雨綢繆的掌握。
《中國傳統命理-星占系列》,這裡兩本的著作,
抄錄作者的自序,請看官自己做一個觀念上的比較。
陸斌兆紫微斗數講義評註-陸在田 著》前言:
中國命理的傳統,以《七政四餘》的五星術系發展得最成熟。秦漢三國時代,五星術是主流,星占家夜觀星象,利用天文學的推步,和人生掛勾,形成一門準確的術數。可是由於天文是變化的,故精通《七政四餘》五星術者,一定要既懂得命理學,也要深明天文學。
不過人才難得,懂得天文學的智者,未必有承繼《七政四餘》五星命理的機緣,而鑽研《七政四餘》五星命理者,卻可能不會通達天文,以致推步有誤。
因此,建立(天星)架構的人,不一定懂得解釋(命理)架構,懂得(命理)架構的,卻又不一定懂得建立(天星)架構。
結果,《七政四餘》五星術受到最大的挑戰,如果不能回應,就要受時代的淘汰。
因此命理家似乎在空性的靈界,套取命理的智慧,把五星學作出演變,脫離了原來的實星(天星架構)命理學, 從而進入另一個更玄的命理領域。
在唐後五代,經過命理大師徐子平的改造,五星術的前半部被收納了,不再論天文實星,僅論陰陽五行之生剋制化,且大大加以發展,變成了“四柱推命”,這亦成為千多年來在中國文化中生根的“子平八字”命理學,是命理的正宗。
另一方面,宋朝曾有命理家,發展另一術數奇葩,“紫微斗數”開始開花結果。在形式上,“紫微斗數”採取了五星術的星盤形式,但是,這實際和五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紫微斗數”並不取天文學的架構,而是自成一格,僅用星象作包裝而已。“紫微斗數”自宋代發展成熟後,便一直都是單傳獨授,習者視之為天機,視作不傳之秘,而不如四柱八字那樣,歷代都有學者作研究並公開發表,讓世人研究。因此,“子平八字”沒有秘密,“紫微斗數”連起例也視為秘傳,結果建立架構也異說紛陳。
………………………………………………。
《古今七政五餘析義-郭中豪 著》自序:
在香港及臺灣出現了很多假《七政四餘》推命術,這些假《七政四餘》者,一般都是研究過已故大師吳
如何分辨真假《七政四餘》呢?
真的《七政四餘》之星圖,必有:1二十八星宿度位置。2四餘-紫氣、月孛、羅喉、計都。3十二宮均填上神煞。4十二宮均有行限年歲。5附上十干化曜表。6大量使用“果老星宗”、“星平會海”、“天官經”之法則來推命。
假的《七政四餘》之星圖多數是:1沒有二十八星宿度位置。2欠缺四餘之紫氣、月孛。3十二宮均沒有填上神煞。4十二宮均沒有行限年歲。5欠缺十干化曜表。6使用大量西洋占星學技巧推命。7用“果老星宗”所載最易失準之“琅玕經”來推命。……………,請讀者若使用假《七政四餘》替人推命的話,請盡快急轉彎,
……………並不是要仇視西洋占星學或印度占星學,當然夾雜著“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西洋占星學的命度、天頂、天底、及福點”使用,也是可以,大前提是以《七政四餘》傳統主要推命技巧……………。
───────────────────
以上兩位著作從自序的心量、態度來衡量。
可以瞭解到
香冠柏再補充如下:
《七政四餘》也只是命理學的一項法則,
《傳統命理學》還有分真、假?
郭中豪先生推算的命理是真命理,他人推算的命理是假命理?
“四柱推命”、“紫微斗數”不再是實星的天星架構上取捨,只憑命理相信者,搞不搞怪力亂神,那是相信者各取所需,也就是沒有了真或假的分別。
香冠柏認為,要分出真、假的《七政四餘》,是在天星學理的架構上。
《七政四餘》若還想用實星的天文架構,用電腦模擬天文運行就是假設的了。
香港已故天星大師-吳
其實具備了那些
【觀日蝕】,這是全世界人人最近都很有感覺的。
從現場的親自體會日蝕過程與看電視傳播日蝕影片的感覺,已經差了一大截,何況借用電腦程式上模擬的“日蝕”,又不能代表自己的是真!
【月運行】,有盈缺、有急緩,電腦的模擬星圖是如何的變化,也只但是僵化程式。
【五星者】,木、火、土、金、水,其行度各有順、逆、遲、留、伏、退之殊,電腦模擬星圖是如何運算變化值,只能是僵化程式樣板,不如人類觀察以真思考。
【二十八星宿】,看那電腦軟體程式的星圖位置,宮度也有相差錯的。錯的宮度數,如何的算是真的《七政四餘》之星圖。
而且,二十八星宿又如何搭配“五行”?現代星宿又如何相合於“果老星宗”的算計中,若變成了自創自編的學理,那也是同樣的,只憑命理相信者,搞不搞怪力亂神,那還是依憑著相信者的各取所需,也就是沒有了真或假之分別。
【歲差現象】也是,電腦運算也只是取其大約數值設定,凡每隔幾年都有誤差出現,也還要用回歸始點,也只但是僵化程式,方便的就拿來運用,若說是真的《七政四餘》之星圖,其實也都是假設的,沒有陳現出那種“仰觀天星,親身印證”的感覺。
香港-
在《七政四餘》的領域,自稱大師的人數不多,所以;咱們指名道姓,因為;陸在田的“前言”說的真好:
鑽研《七政四餘》五星命理者,卻可能不會通達天文,以致推步有誤。
再舉一個例子。
南投竹山-鐘義
《地理明師授徒訣竅-鐘義明著》第580~586頁、
《古今七政五餘析義-郭中豪著》第117~120頁,
可以找到“二十八星宿宮度表”,看官自己推算核對“歲差現象”的係數70年約西移1度,就心知肚明了!
心宿為例:(1度=60分=60秒),
1912年冬至周天度,中央觀象台童先生推定:
寅宮:心宿初22分+心宿7度+心宿53分=
8度15分。
(心宿取53分,因為尾初度07分,合60分為1度)
1926年冬至周天度,中央觀象台童先生推定:
寅宮:心宿初10分+心宿8度+心宿5分=
8度15分。
(心宿取5分,因為尾初度55分,合60分為1度)
2004年冬至周天度,竹山-鐘義明先生推定:
寅宮:心宿初15分21秒+心宿9度+心宿59分39秒=10度15秒。
(心宿取59分39秒,因為尾初度21秒,合60分為1度)
2011年冬至周天度,竹山-鐘義明先生推定:
寅宮:心宿初45分+心宿7度+心宿30分=
8度15分。
(心宿取30分,因為尾初度30分,合60分為1度)
香港的
其他星宿也差很大!可以參考香冠柏先前的另一篇文章“易經大於五術
驗算印證,若會“仰觀天文”,當然就更容易瞭於一心!
真的難以回應是不懂得“仰觀天文”,
真正《七政四餘》的當代大師,似乎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