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正覺同修會的蕭平實抄經典、看義理,還要管他家男女美妙共修的事,咱們看來可真是笑話一地。
尤其是正覺同修會的「抄經手」有一個共通的德性,說不過他人,轉個話題,「繼續恭錄聖教?為彼種下正覺同修的種子?」。
真正見到大事不妙,一轉身蹓烟似的不見鬼影了,躲到現在,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變成已無身影的什麼鬼東西?
其實「唯識」之難,「見性」就是難在「離文字相、離一切相」,「唯識」在那一念畏懼「離一切相」時,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沒有了意識著力點,痴呆了還「開悟」個屁!
但是,有這「阿賴耶識」的轉識成智,出習氣泥而得明潔,尚有染淨之分別,轉識成智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正覺同修會「抄經手」張正圜是真的想「離開語言文字」之分別,就是難得其法要,怕變成無意識的痴呆,同時認為那個別人的「靈知」也是意識的範疇,所以正覺同修會就設計一個「老千牌局」,拿了第八識的「鍍金的阿賴耶識、異熟、無垢識心體」等同「如來藏」?
早他人先一步說:「開悟、明心見性」。然後規定辨正法義要用「依經中語言文字及古今約定俗成的」法則來闡釋理證?引諸教證?把大眾歸類成為愚痴的意識大作戰,永遠不解實相,乃至造諸惡業,輪轉三途。
正覺同修會拿了「鍍金的阿賴耶識、異熟、無垢識心體」說是等同「如來藏」?
蕭平實與「抄經手」張正圜若不是這般如此的設下老千牌局,才真奇怪!
《大佛頂首楞嚴經》一切都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本無生滅,徧周法界。
>卷二、>卷三:五陰、六識、十二塵、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全部都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那「四大和合」加「空」是「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非因緣生,非自然性,全無「見、聞、覺、知」,但確實等同有「本如來藏」、「真如自性」恆常永在。
《首楞嚴經》如是說:一切都是本「如來藏」,非因緣生,非自然有,全無「見、聞、覺、知」,是從那裡冒出來的「阿賴耶識」?「萬法唯第八識所生顯」法界真實相?
是如何能等同「如來藏」?生顯諸法實相?
所以,這個「抄經手」張正圜說什麼「真心妄心,如水之與波,非一非異」?來證明拿了「鍍金的阿賴耶識、異熟、無垢識心體」等同「如來藏」?。
★——眾生雖有本自清淨的心性,為煩惱遮蔽時,是感召因緣果報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第八識」,要經過修行淨除煩惱後,才是「如來藏、真如佛性」。
從這點證明,就可知「抄經手」張正圜真是正覺同修會的老千之一!
咱們看來看去,「水」與「波」,各自相離,本來就是不同,那有什麼「真心妄心,如水之與波,非一非異」?。
【水】性不定、流息無恆。
水結成了冰、水蒸氣化了,這是「自性」。固化、氣化,不能生波,那來的水波?
【波】波動無體、動靜不常。
波是借用他體傳送,有太多的形成途踁。常見有風波動、有草波動,另有聲波、電波,可就不一定是只有水!
「水之與波」,若是說:「非一、非異」?本來就是各有不同,不能等同的!
所以,正覺同修會「抄經手」張正圜一開始就斜身中邪,如此的設下老千牌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佛告舍利弗:我不先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喻為決疑,令人生疑,是不成喻,
喻不成者,義則自壞,即墮負處。
正覺同修會的「抄經手」張正圜自己的就「一灘死水不生波」、「一團爛泥、微塵」?
「蕭平實」闡釋理證,引諸教證若是有了偏差,佛子一群人跟著走,那才真是毒害眾生。
正覺同修會的,真是「一盲引眾盲,領頭瞎闖」!
「觀星望斗」:「晝參日晷,夜考極星,陰晦觀指南針」。
《易經》天道示形,天文星象為淵源, e-mail:tsao144@gmail.com 曹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