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卦、談命理、勘輿風水,都是在易理五術之內,屬於《易經》易理的範圍。
陰陽宅基礎學理及命理,談五術的風水是用「二十四山」,就是天星學理的發現。
《易經》就是乾、坤(陽爻、陰爻)的形容,風水要遵從於易理的推斷。
乾為陽;可見最大的天體是日陽,以「離」為象。
坤為陰;可見最大的天體是月陰,以「坎」為象。
從日陽及月陰的運行規律中,知道「歲實」就是一周年有四時變化。在歲實中察覺有一年的變遷,於是仰觀「天行健,自強以不息」而產生的「日月會合」,發現了一周年有「十二辰」,就是發展出「二十四山」的地理風水,地理可辨識與判斷吉凶。
因為「十二辰」 的「日月會合」中,日月有相同的位置對換,所以取用以「六合」為真。
《易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青囊經》裡有記載天文的重要性,.........。
宋代《入地眼》裡也很明確記載,「不知天文,焉知地理。」。
歷代都有的古載傳承,................。
「勘輿!勘輿!就是勘天道、輿地道。」,.....。
有些老師認為風水有關的只有日,月,和地球三個,就是沒有天星?
因為天星太遠了,無効用也不必用?
許多大師們只學看地理,多半是為了錢財或其大師名份,而說出以上的違心論。
學會俯看地理是很費時間,也是為了自己對天文星象的無知做掩飾,只要熟背天文科學就是天星學?以為天上掉下先天十二地支?
學看羅盤時就有「二十四山」,卻不知道要用天星?
是用日躔天星宿來定義出的十二地支,才有「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山」!
夜空裡是沒有天星嗎?是天星太遠而看不到嗎?
無効用也不必用?所以羅盤就拿掉了「天星盤線度」嗎?
古代的歲首是子月冬至,記載的冬至陽在丑宮,日躔斗宿,我們稱子丑合。
這就是我們在易理五術常常用的「六合」規律,也是五術勘輿界都日常在用而不自知,數千百年後的現代,子月冬至日陽在戌,您用的「六合」,淵源就是天星學理,這怎麼也不像是「擇日」,而「擇日」也是用天星-日陽!
現代的「風水羅盤」遵從:子月冬至在丑宮,日躔尾宿,稱子丑合。卯月春分日陽在戌宮,日躔室宿,卯戌合,這就是「六合」。就是用天星!
「六合」是月建當月,取用日陽所在之宮度,但不能算躔天星宿。因為天星宿是背景,一年有365天,而日陽每天推步1度,所以要取日、月會合。每個月建會有一內合,曆法上就是「朔」,「十二月建合」,例如:「子月合日陽於丑宮」跟「丑月合日陽於子宮」是一樣的日月會合,這就是「六合」。
「風水羅盤」是大眾通用的工具,在內圈有五花八門的地理門派訣竅十數層,各顯神通。
「風水羅盤」看外圈也有一個「天星盤線度」在看管著羅盤,是以「天北極」為中宮立極。而羅盤指針是指向「地磁北」,這樣「風水羅盤」配合,必定是依照天星的中宮立極,才能天地合一。
所以;自古有記載,數千百年以來的風水羅盤,一定要有「天星盤線度」!
《易經》曰:「仰以觀於天文」;發現數千百年的漢、唐、宋代以來,已知「北極星」已經改變不同一個。而「天星二十八宿」也位移一個宮度以上,這也是事實。
使用「風水羅盤」看風水,天星二十八宿向西位移,有人推說是移位在「亥宮」?
同樣是卯月春分日陽在戌,日躔室宿若是在「亥宮」?要如何能符合「六合」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