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適逢冬天轉春天的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再加上花粉季節,許多鼻過敏患者,特別是小朋友,輕者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嚴重的開始鼻癢、眼睛癢,甚至耳朵發癢。日前有家長問道:『最近我們家的寶貝一直搓鼻子、揉眼睛,早上醒來狂打噴嚏流鼻水,一整天快用掉一包衛生紙擤鼻涕,唸書都沒精神,寶貝又不喜歡吃藥,請問醫師該怎麼辦?!』
為什麼換季會造成過敏性鼻炎發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郭威均說,因為冬天由大陸吹來冬北季風,屬於冰冷乾燥氣候,夏天吹西南風帶有海中水氣。加上梅雨季正值兩個季節交替,乾燥冰涼的環境與濕熱水氣會合,造成不斷降雨。環境變得潮濕,溫度上升,構成過敏原-塵螨、黴菌生長的絕佳環境,造成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惡夢。
郭威均指出,過敏性體質的人,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在中醫辨證上屬於「虛寒」類型,區分如下:
1. 肺脾氣虛型:此類病患最多。主要症狀為起床後不斷打噴嚏、鼻塞、鼻流清涕,眼、鼻搔癢,咳白痰。看起來臉色蒼白,伴隨流汗多、怕冷,活動力差、容易疲倦,食慾不佳、容易拉肚子等症狀。常用「小青龍湯」或「小建中湯」為主方,再依據症狀加減。
2. 衛表不固型:主要症狀外,因抵抗力差易感冒,兼有流汗、怕冷、怕風吹等症狀。用「桂枝湯」、「苓桂朮甘湯」、「玉屏風散」加減。
3. 陰虛肺熱型:主要症狀外,鼻涕黃濃、口苦、口乾舌燥、手腳心發熱、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大便硬、小便黃。用「辛夷清肺散」、「清燥救肺湯」加減。
4. 腎陰虛型:主要症狀外,並有腰痠、身體瘦弱、口乾、口渴等症狀。以「左歸丸」、「知柏地黃丸」加減。
5. 腎陽虛型:主要症狀外,合併腰痠、怕冷、四肢寒冷、小便清長等現象。用「右歸丸」、「桂附八味丸」加減。尤對有家族遺傳過敏史、身體虛弱、容易感冒者。不僅增強體質,兼具抗過敏效果。
他表示,以針灸治療鼻炎,適合不愛吃藥的民眾,可加強對鼻過敏的治療。
1. 局部取穴:治療鼻塞狀況。
(1) 印堂穴: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2) 迎香穴: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處。
2. 遠處取穴:增強補氣免疫能力。
(1)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當脛骨前肌中。
(2) 內庭: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凹陷處。
(3) 陷谷: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4) 合谷: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同時,郭威均也提出對於鼻過敏的保護措施:
1 晨起前,先在被窩裡穿好衣服保暖,坐2~3分鐘才起床。
2 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於鼻翼兩側,沿鼻根至迎香穴,往返摩擦按摩至局部有熱感為止,每日2~3次。
3 起床後,做約5分鐘的柔軟體操後,再開始工作。
4 注意氣候變化,當天氣突然轉冷時,應及時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風寒侵襲,特別是戴口罩。
5 保持輕鬆愉快心情,要有充分休息,不要熬夜。
6 適量的運動,如:慢跑、舞蹈、打球、瑜珈、太極拳、游泳、爬山等。
7 保持工作與居住環境清潔、明亮、乾燥、通風舒適,較不容易有過敏原滋生。
8 對動物皮毛、棉絮等過敏者,應少用地毯、羽毛用具,並以人造纖維代替棉織物。
9 避免刺激性氣體、灰塵、花粉、棉毛物、油煙異味,吸煙者應戒煙。
10 飲食應避免生冷飲料,如:冰淇淋、汽水、啤酒等。涼性水果蔬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竹筍、白菜等。
11 飲食忌吃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如:辣椒、大蒜、蔥、沙茶醬、韭菜、羊肉、醃漬物、咖啡及咖哩等。
郭威均特別囑咐有鼻過敏的民眾,鼻過敏在中醫療法治療過程中,症狀減輕較為緩慢,需要一點耐性配合治療,並加強個人生活習慣,才能大大減少症狀發生。
另外,鼻過敏與感冒症狀不同,請民眾需要特別注意,特別是有小朋友的家長,請勿將感冒及過敏性鼻炎混為一談。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症狀的比較表》
症狀 |
過敏性鼻炎 |
感冒 |
鼻涕 |
清稀而淡 |
濃稠呈黃綠色 |
發燒 |
無 |
偶爾、熱度不高 |
打噴嚏 |
時間長而劇烈 |
偶爾 |
搔癢 |
鼻子、喉嚨、耳朵 |
較少 |
發作時間 |
數星期至數月 |
七至十天 |
時段 |
早晚嚴重,中午緩解 |
全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