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酪梨樹在我家生長快十年了。兒子打過酪梨牛奶後,把兩顆酪梨籽種在前院;兩顆籽都發芽長成幼苗,小弟挖了一棵回埤麻老家栽種。三年前某天早晨,小弟喜孜孜電告我,「酪梨花開了...」;幾個月後,他拍來高瘦的酪梨枝枒間累累的果實。我家這棵淨長葉子,花不曾開過;兒子的說法是,「單獨一棵不會開花結果,小舅家附近一定另有人種酪梨,他種的那棵才開花結果。」聽了他的說法,我出門總留意附近各類果樹,果然沒有看到酪梨樹。本來不懷指望了,有位果農偶然間聽邱兄聊起此事,特地來我家看了看。他說他有一片酪梨園,「可以找一棵最會生的來給這棵嫁接,保證生得讓你們吃不完。」前年他完成嫁接,每個月至少兩次從古坑騎摩托車到舍下探查、指導、照顧那寶貝。去年新枝已成主幹,也寫了篇「心情故事」紀錄火柴棒酪梨比曇花一現還短促的生命史。https://blog.udn.com/teachershen/160321737
練習了一年,照片看來今年似乎果實累累;實際的情況是,每天的落果讓人不太抱多大期待。家坐落巷口第一間,酪梨樹雖然種在前院,結果實的枝枒多半探到巷口邊。每隔兩天送貨給鹽酥雞那一戶的中型貨卡車,只要一來,進出間車廂總會擦拂過這些出牆的枝枒。每擦拂1次,我的心就抽痛一次;好不容易由火柴棒長成金棗型、乒乓型、小柳丁狀...的小酪梨,經這卡車廂擦拂,一顆顆拂落路邊!到我敲打鍵盤做紀錄時,存留的酪梨如下圖:
埤麻老家那棵酪梨,每年七、八月至少可收成二、三十顆酪梨;今年四、五月雨下不停,好不容易結成果實,全都被風雨打落了。往年小弟只要酪梨有收成,大部分都送給我。今年風水看似輪流轉,我卻不敢給小弟許諾;他那棵一向天生天養,除了樹底略為施肥,果實未曾套袋。邱兄和我不懂如何按階段「給予生育中的酪梨樹不同照護」,終歸還是天生天養。我知道邱兄很在乎。早上我為拍酪梨,手扶一顆喬鏡頭;他在一旁急呼呼,一迭連聲喊,「別碰扭了。」好像我這樣碰那麼一下,那寶貝酪梨兒就會落枝夭折...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和上面兩張照片可以證明:古坑果農韓先生的嫁接技術高明,種了多年的酪梨樹經他嫁接、指導照顧,的確能開花能結果。若到七八月,我家收成仍然掛零,我和邱兄可要打起精神來檢討改進了...
- 14樓. 柔怡2022/08/16 03:16
今夏似乎酪梨大產,不僅自己買,朋友和老公的叔叔也送我們幾十顆,又大又漂亮
我好喜愛酪梨牛奶,非常香醇,整整喝了一個月,還要繼續喝,幸好沒發胖
- 13樓. funfun2022/08/04 22:07原來
我家圍牆外的一棵酪梨樹,也從來沒見過開花結果,莫非真的是因為形單影隻?那真得找個伴與它作陪囉
不過,近年因為國產品種愈來愈多,價格也愈來愈便宜了,如果種一顆就能果實累累,那真的可以造福許多親朋好友了呢
- 12樓. 新天新地2022/07/19 21:30哇!看見幾顆寶貴酪梨。我的還在水瓶裡,應該要種進土裡才合宜。比起台灣的酪梨,我喜歡北美的口感。台灣的很大顆的,口感水水的,北美的較小,比較沒那麼多水分,桑桑的,我比較喜歡北美的口感。
😍台灣產的酪梨不知道原產地是哪裡,有些個頭大得很誇張。我家這棵的產品算中型,還沒能品嚐,不知道口感如何。
我在西雅圖買到的酪梨小如台灣牛奶芭樂,表平皮變淺褐色口感最好。水水的話就太熟了。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25 12:41回覆 - 11樓. 城市小農2022/07/11 10:04這幾年酪梨在台灣真是瘋狂地種植,雖然這種水果一點都不甜,就衝著豐富的營養而著迷。打成果汁或做成醬料都很迷人。雖然種植的人非常多,酪梨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我一棵酪梨種了近10年,經過高人嫁接、指點照顧,如今第一次看到果實垂掛。
很多顆掛在高處,到目前還不知道如何套袋。我看「想吃酪梨,還是用買的比較快吧」。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11 16:58回覆 - 10樓.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2022/07/06 22:21妙品,ENCORE ~,期待。🍀🍄
賢伉儷一學理、一習哲,用以解決府上酪梨的車禍問題,還真是大才小用了。😜
全聯賣出的高質酪梨,猜想不少產自雲林縣,因著酪梨,我返台時終才喜歡上了全聯。哈哈哈...阿sir對我有錯誤印象。習哲的是家兄,沈清松教授。我英文系畢業,但是英文半瓶醋,慚愧..
今早再探視吾家酪梨,昆蟲果蠅蚊蚋似乎鍾愛有加,留下許多叮痕與粉末。看吾家酪梨艱困的成長過程,也難怪市面上酪梨價格高昂,全聯賣的也不便宜...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07 11:53回覆 - 9樓. 寬心2022/07/06 18:21
那天在公園旁看到套袋的酪梨,便想到阿季。
這棵酪梨應該有三層樓高了吧!
而且葉和果幾乎都跑到公園內了。
感謝寬心分享。倒數第二張照片尤其寶貴,我們家那棵高處有些結成串的。小女網購的套袋只能套一顆。現在看寬心的照片,成串的只要一個紗袋套起來就好。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06 19:55回覆 - 8樓. 繽紛2022/07/06 04:07
我以為酪梨是進口水果,原來台灣的土地也適合酪梨生長。
樹各有命,我的腦海中喚起那個小火柴酪梨棒的記憶了。
時來運轉,小酪梨樹蒙專家青睞嫁接,今年果然不同凡響,結實累累。
我光是會吃,植物的栽種,我完全無知,但是綠油油的酪梨和葉子,真是海天一色呀!
我和繽紛差不多,直到退休後某天有人請我喝一杯酪梨牛奶,我才知道台灣有酪梨這樣的水果。
今天再出去看那幾顆酪梨,已經長到西洋梨那樣的大小了。我還不知道,它們要長到多大才可以採摘下來蘊熟。我們家的第一次!我有些像等著當接生婆。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06 11:08回覆 - 7樓. 月光邊境2022/07/04 20:30
我被刪除了唷
沒關係我臉皮超厚再來留一則
酪梨加油! 酪梨布丁牛奶超讚!
土司上放酪梨和碎炒蛋也超棒!
酪梨沙拉也讚讚讚!
姐姐沒事啦, 我們明白。
感謝月光。
那位用連篇廣告洗版的怪客固然有錯(最大的錯是:每則廣告都附有一不同網址),我在處理時未明察打勾的範圍,以為自己只刪掉廣告,不少格友的迴響卻慘遭刪除,我實在有愧呀!想想年齡真是殘酷,我以為自己還腦袋清明,事實上手眼不協調了....
最近雖然雷陣雨,那幾顆酪梨幸而都還在;長在觸手可及的兩顆,有被套上袋子了。希望今年至少有兩顆收成....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04 21:03回覆 - 6樓. the flying kite2022/06/30 18:54
敬請六樓起迴響的格友原諒,也真誠祈願在下的回覆,各位都看到了。
剛剛此篇文章的迴響遭到廣告怪客洗版,為了怕有人誤蹈釣魚網站,在下到管理中心刪除時,6樓以上的迴響竟然就此不見了。我一定在某個環節出錯了,請原諒我。
- 5樓. 旭日初昇2022/06/24 11:42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南麻豆已有酪梨專業區,可惜沒有發展起來。
否則也將會是麻豆特產之一了。
當時大學同學送我一袋,並教我吃法,牛奶+酪梨+蜂蜜是絕配,
現在人怕甜蜂蜜就少加些。
後來在國外,也看到不少各式吃法,沙拉最常見,
也有加可可或咖啡打汁的,吃法很多,就看食客的想像力了。
酪梨在新竹價格不斐,有時賣到每斤近百元,最便宜時也都在70左右。
台南大內也盛產,價格便宜不少,約50左右。
內人喜食酪梨,故價格很靈光清楚~
以台灣果農的選種、栽植、培育技術,酪梨的收成應該算盛產。不過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各種蟲害不少。聽說酪梨大到某種程度,需要套袋防蟲害。我們夫妻倆都老了,實在無法攀爬套袋;現在只能默默祝禱,能有幾顆算幾顆...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24 16:5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