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5月4日的神經注射療法後,我採用復健科蔡醫師的建議:每天走至少八千步,一般的步伐、雙手不拿任何東西自然擺動。我怕極打針,既然勤走可以調節自律神經、間接修復身體各機能,再怎麼風吹日曬雨淋,我也要完成日行萬步的功課。我選定幾個樹多的地方,早上去河濱或綠隧,晚飯後走國小校園。三月初第一次去河濱運動公園雨勢不小,諾大一片綠野只有我一個人,穿一件從頭蓋到腳底的雨衣,鬼魅似的飄忽在雨中。幸虧雨靴鞋跟有些高,踽踽漫步石磚小徑時,可免得踩雨衣絆倒。只要天晴,此地隨時有人來;鄉公所似乎有專責單位照護整理,公園的每一個角落都乾淨整齊,綠草如茵花木扶疏。這裡有籃球場、槌球場、溜冰場、小朋友遊樂區,男女老幼可各得其所。

三月中旬,兒子曾陪我來這裡走路;那時候是風鈴木大鳴大放的季節,樹上掛滿、地上舖滿艷黃色與粉紅色的花朵。小徑兩旁還有紅千層、粉撲花、喇叭花、變葉木、蘋婆...還有許多很美、我卻叫不出名字的花和樹。原本以為兒子會對這裡的環境讚嘆兩句,誰知道他左顧右盼,開口的話令我有些氣結。他說,「台灣很多鄉鎮有各色各樣的花草樹種,很奇怪當初怎麼規劃栽種的?怎麼我看來看去都沒有美國隨便一個住宅區雅致?」他在美東CMU六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一直在西雅圖工作;賓州、華盛頓州天然資源豐富,不提好山好水,他住家附近隨便望去都美景處處,那片土地再美也只是異鄉。古坑在雲林縣已經算得天獨厚,不大不小的河濱公園四時各有不同的花木萌芽綻放,下面的木蘭花如今正盛開,藍花楹也還笑掛樹梢,四周竄跳鳴唱的蟲子鳥兒松鼠都很親切。多舒坦的地方呀!

四月以來玉蘭花如期登場,幾週前法輪大法學會選在這裡練功;布置場地的學員很用心,懂得就地取材,很多小角落都用玉蘭花點綴,我才注意到這邊有好幾棵玉蘭花,有鵝黃與白玉兩種顏色。採玉蘭花的長竹竿大概是他們留下的。最近有一天獨自行走,遇見一位先生拿長竿、伸長脖子在採玉蘭花;看到我問,「我採些玉蘭花給妳好嗎?」我笑笑搖頭說:我得空手走路。他熱心地問,「妳不喜歡花嗎?我可以連枝葉採給妳,妳可以拿回家養起來。」拗不過他的好意,我捧著連枝帶葉的玉蘭花到車裡;怕它們熱壞了,趕快回家養在盤裡。

自家老蘋婆今年花開得特別燦爛。被白蟻侵噬的主幹本以為要腐朽了,後來竟長出兩根分枝;上面那根抽長成提供養分的主幹,下面這一根一直小小的,四月初也開了滿枝的小黃冠。我家這棵蘋婆樹有些傳奇,小格裡有兩篇值得回味;拍完特寫後幾場梅雨,花全都不見了。
1.https://blog.udn.com/teachershen/101122775
2.https://blog.udn.com/teachershen/107603813

- 32樓. 人間2022/07/08 15:07走路
對於能走路保養身體.我倒是羨慕的.但不存在希望.每個人保養身體的方式不一.多方嚐試總能找到合於自己的方法.祈願你早日回到疫苗之前的狀況.加油囉~ - 31樓. 阿妮子Annie2022/07/03 21:23最近也開始早晨固定健走, 發現如果兩旁的風景美的話, 會不知不覺地走下去:)...膝蓋彎度不要太大比較不容易傷, 祝安好,平安喜樂~首先向Annie致歉,我的回覆有一點晚;有時沒回過頭去看一下之前的文章,因此未能即時回覆,請見諒。
我算是個聽話的人,醫師囑咐多走路,我就把它當作每天的必修課。雖然膝關節已經在抗議,但步行的確改善睡眠品質,我就且戰且走(每次復健改善關節痠痛)。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7/08 09:18回覆 - 30樓. 端木豪2022/06/20 23:17
玉蘭花拍得真美
能每天出去健走~對身體是好的
不要太勉強,累了就可以停止喔
感謝雲大少,昨日在溪頭沒上網,抱歉回覆晚了些。
看來你欣賞擺盤子裡的玉蘭花,我比較喜歡蘋婆花那張。後者我有用心調鏡頭,前者則用小畫家軟體美編過。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22 14:48回覆 - 29樓. 月光邊境2022/06/18 12:21
姐的手好些了嗎?
日常生活中充充滿滿的幸福感喔
第一張的相片藍花楹好吸睛
生活中在台灣的我們
很能享受這種規劃不好偶爾蹦出來的幸福
您兒子很難體會啦

所有難得有個稍具規模的種植
花期便是聚集網美打卡處了
其實最近幾年各地方政府已經大大的改進
希望我們以後有機會對美的花樹感到麻疹痺
感謝月光。
雖然恢復極為緩慢,我已經學會與刺痛共存;我這把年紀,這樣的病痛已經算是最輕省的負擔了。
我常去的這公園,有專人定時清掃、整理、維護,的確是鄉民之福。
台灣有許多地方,原本規劃良好,施工時減一分,完工後就天生天養。或許愛鄉愛土ㄧ沾著政治味就完全走調。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19 07:33回覆 - 28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2/06/18 11:14健在心上,勇於行止,我豈只佩服您的不息自強。💐🌈
您提及公園的景觀花蒔,敝同胞還沒欣賞到minus的妙處吧。
祝夏天愉快。夏天不太愉快哩,有草木的地方難免蚊蟲滋生…
植林造景之前,還是得有些設計與規劃,各類花草樹木的比例分配,讓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觀,又能避免蛇蟲蚊蚋出沒。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19 07:22回覆 - 27樓. 中秋節 寒露 與雙十國慶日2022/06/08 11:38
換過四次關節手術 ,Flying Kate 八千步, 也走了很久了 。
要休息 , 再回去看你的 醫生吧 。
最近中南部的疫情叫人過閉鎖式生活,我知道該找醫師看看,可風險太大了。
還好,居家附近地區醫院復健蠻安全方便,也稱得上有助益;我怕原來幫我做關節鏡的醫師,檢查後會要求有打三劑疫苗證明,否則就得先挖鼻孔。前者我沒有,後者我不敢...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08 14:26回覆 - 26樓. 海倫小姐2022/06/07 23:27退休後的主要功課就是養生,所以您努力接近大自然,日走萬步,算是一個很用功的好學生呢!
因為說起運動,要堅持下去,其實蠻難的。👍
我們吞得下血肉,只因我們不去想我們做的殘酷有罪的事實。~泰戈爾我職場退休後當了教養機構十多年的志工,真正把養生當功課還不到半年;180天不到,這膝蓋真不合作。大概還在撞牆期吧?盡管每天醒來唉嘆「走不動了」,我還是努力暖身、安撫四肢百骸。感謝天主,每天都有達標。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08 11:06回覆 - 25樓. 柔怡2022/06/04 04:49
記得以前看過這些新聞 每日一萬步是日商行銷騙局?BBC實測這樣走更有效
我不知道日行萬步是不是騙局,但以個人經驗,我並不執著於一定要日行幾千步,持之以恆的運動走路有益健康絕對沒問題,但倘若以姊姊您的情況,膝蓋無法負荷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減少走路,不要執著於一萬步,很怕您把膝蓋搞壞了,得不償失,我母親年輕時因勞動過度,忍了十幾年的痛,七十多歲才置換兩個人工膝蓋,雖然成功,但手術後與復原所受的痛苦,大概只有格友曼曼姊描述過
十年前我的體力比現在更糟,初試走路健身時,在我家社區筆直寬闊的中庭步道(我腿長步伐大,一趟大約100步),來回走五圈就氣喘吁吁,幾乎走不動,經過撞牆期,越走越順,但是要注意走路的運動鞋,好的運動鞋如虎添翼,還有一點,是我今年注意到的,家中室內拖鞋不要穿完全平底的,我偶爾出現足底疼痛,後來改穿足弓貼合,包覆完整的軟底室內拖之後,足底筋膜炎症狀不再出現,也不會拉到小腿和膝蓋,所以近日我也讓老公換拖鞋了,您可以試試看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了解,傾聽身體透露的訊息,會找到真正適合您的健康之道
謝謝柔怡。
妳才Omicron 復原不久,有勞妳關心叮嚀,真是過意不去。
我20多年前就退化性膝關節炎,雙膝共做過四次關節鏡手術;肇病原因一方面是教書站的時候太多,另一方面青壯年時熱衷登山與慢跑。進入老年,很多年輕時透支的東西似乎都在討債。
我會緩一緩腳步的,若搞到自己哪天走不動,那真是我咎由自取啦!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04 15:19回覆 - 24樓. 媺媺2022/06/03 15:02
看了看您與格友的對話,突然之間,我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問號,您的鞋子穿對了嗎?有登山鞋,有籃球鞋,有慢跑鞋,健走當然要穿健走鞋。如果鞋子也穿對了,那就真如您所說,運動過度了。
這年齡的身體可真不好伺候,太過與不及都不對。您是太過了,我是不及,都宅在家不敢出門。
我出門一次若要走8000步穿的是健走鞋,有些類似氣墊鞋。本來都分兩段,走4000步休息20分鐘;有時候太執著於「走夠」,忽略了休息。
有一位膝蓋手術失敗的阿婆,常騎四輪車來河濱健走;我看她拄著四腳拐杖吃力行走,她看我走路有些瘸,兩人常相視而笑。她總鼓勵我,腳不動會更僵硬。
媺媺可以選擇晨昏涼爽時出外走走,量力而為,能看看花草樹木和各種小動物就好。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03 16:38回覆 - 23樓. 夏爾克2022/06/03 10:04運動是滴水穿石,久了就能發揮成效,辛苦但是自然,對身體整體健康也是好的,加油。日走萬步不是短期內可以練得出來的,我有些操得太急。如今腳趾與膝蓋抗議連連,可能要休息一陣子了。
謝謝夏爾克先生鼓勵。 the flying kite 於 2022/06/03 14:16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