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6 花蓮行】【第七站】豐田移民村最美的風景:紅藜田
2016/07/13 13:10
瀏覽7,670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結束「慶修院」的參拜後,繼續前進下一個景點:豐田移民村,它是日治時期的官營移民村,曾經造訪過台東的龍田生態村,那裡曾經是日治時期的移民村,至今還保留著一些日式舊房舍,龍田生態村的傳統日式房舍建築工法,讓我印象深刻。

http://blog.udn.com/sabrinaleong/14770580

因此對於造訪豐田移民村,充滿了期待。

我們先抵達壽豐鄉文史館,壽豐鄉文史館曾經是日治時代豐田移民村的警察廳,現今改造為壽豐鄉文史館

當天大門深鎖,外面有一個導覽圖,標示出豐田移民村的景點。

因為豐田移民村的面積很廣,包含豐山村、豐裡村、豐坪村等三村,於是我們挑選了導覽圖上幾個景點,開車去尋找景點,沿路都沒有明顯的路標指示,導覽圖上的很多景點,都找不到,一時間,我們陷入迷路的困境中,也找不到路人問路,當天天氣很熱,猜想當地居民都留在家裡吹冷氣。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日式舊房舍,發現已經被拆除或殘破不堪,也沒有路牌說明,故無法從建築物本體作聯想。

經過千辛萬苦的尋找,我們只找到這幾個景點:

碧蓮寺:日治時代的豐田神社,被颱風摧毁後,被改建為寺廟,由於還保留著舊神社的御神燈,因此形式一個中日合壁的特殊寺院景象。

地神祠:日本人的土地神,搭配中國風喜氣洋洋的大燈籠,又一個中日合壁的特殊景象。

哭牆:據說是一面有故事的牆,日治時期日本移民家庭的房子,父親曾經在水泥未乾的牆上,用手指頭寫上他們的家族姓氏「田原」,後來這個家庭隨著日軍撤退而離開台灣,幾十年後,田原家的小女孩變成阿嬤,回到台灣尋找故居,看到她的家只剩下一面牆,當看到牆上「田原」兩字,悲從中來而哭泣,哭牆的名字由此而來,這一面哭牆承載著一個小女孩的童年往事,一個失落年代的故事。

豐坪綠色隧道:

這趟旅程,仿佛在走迷宮,但是在走迷宮的過程中,卻讓我們飽覽豐田移民村一帶田野風光,一望無際的農耕作物,收割及未收割的稻田相互交錯,呈現出不同的美感。

即使是平凡無奇的香蕉田,在中央山脈的襯托下,就變得很不一樣,

而且我們還很幸運的發現了一大片紅彤彤的紅藜田,紅綠交錯的紅藜田園風光,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再加上以中央山脈為背景,美極了。

紅藜在風中搖曳的姿態,像是卡門裡紅裙搖擺的吉普賽女郎,忘我的跳著熱情如火的舞蹈。

過去,紅藜是原住民的耕作物,其地位僅次於小米,可以拿來食用和釀酒,現今,專家們發現紅藜的營養價值很高,於是有很多農民種植紅藜,形成了這一大片紅藜田的美麗風景

在我眼中,這一片紅藜田是豐田移民村最美的風景,這趟迷路之旅,算是很值得的啦。(順便來學一下原住民的講話方式,原住民喜歡在每句話的後面加上『的啦』,真的是很有趣的啦。)

 

豐田移民村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豐裡村、豐坪村等三村總稱

景觀特色:為日治時代的官營移民村,以棋盤式劃分道路與住宅,每戶住宅面積為441坪格局,為傳統日式房舍建築工法。

服務設施:

壽豐鄉文史館/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中山路320

洽詢電話:(03)865-0640

豐田文史工作室/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民權街29

洽詢電話:(03)865-0243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該地多處房舍仍有居民居住,欲參觀請事先徵求居民同意)

遊程建議:

建議可由壽豐鄉文史館開始,經由認識豐田村這個地方,開始細細品味日治時期的移民村風貌

停車場:無,但可停靠劃白線之路段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