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南投】幽情谷步道、幽情谷、螺旋梯、青蛙石、水濂洞瀑布、九十九崁(八通關古道起點)
2025/04/30 15:28
瀏覽275
迴響0
推薦21
引用0
今天北部下雨,讓我們臨時起意南下避雨,來到了「草嶺風景區」。原計畫從持明寺停車場出發,走一圈O型路線,串連峭壁雄風步道、茄苳步道、幽情谷步道、水濂洞步道與清溪步道,全程約五公里。然而,抵達持明寺後,發現此地也飄起了細雨,地面濕滑,考量安全,我們決定調整行程,改成C型路線,捨棄較為險峻的峭壁雄風步道,改走較平緩的幽情谷步道,經青蛙石至水濂洞瀑布,之後原路折返。
我們從幽情谷步道口啟程,石階小徑蜿蜒向下,兩旁綠蔭蔽天,空氣清新、步道平整,走來十分舒適,雖稍有微雨,但是雨滴被樹葉擋住,形成天然防護罩。
到了幽情谷,沿著溪流旁的步道下溯,步道搭建舒適好走,邊走邊欣賞溪水切割侵蝕而成的怪石、小瀑、清池,讓人不禁聯想到宜蘭的林美石磐步道。
![]() | ![]() |
幽情谷走到底是一個懸崖峭壁,地勢落差約40公尺,巧妙設計了懸空的螺旋梯。站在螺旋梯上,視野豁然開朗,可俯瞰清水溪谷的壯麗風景。我們這次從竹山進來,沿著清水溪而行,原來清水溪自草嶺流出。
![]() | ![]() |
螺旋梯走完,經過青蛙石。全國各地都有青蛙石,草嶺這隻栩栩如生的青蛙正凝視遠方,彷彿隨時要跳入溪流。岩石表面佈滿蜂窩狀凹洞,是砂岩與頁岩交錯而成,經風化與差異侵蝕而形成的奇特景觀。繼續前行,有一座觀景平台可近距離欣賞青蛙石,平台旁還記載了一則傳說:相傳過去有一對青蛙,一公一母,居於此地,後來舊草嶺潭潰堤,雌蛙跳入溪中一去不返,雄蛙自此日夜哀鳴,每逢惡劣天氣的情人節,更會發出淒涼的叫聲。這段故事令人莞爾一笑。從這個觀景平台俯瞰遼闊的溪谷,原來這裡曾經是堰塞湖,歷經颱風、地震而兩次潰堤。在這裡,可以親身學習地質這門課程。
![]() | ![]() |
抵達水濂洞瀑布。此瀑布為懸谷型,分為上下兩層,水源來自上游幽情谷的草嶺溪。原本可從步道進入瀑布後方的水濂洞中觀瀑,如今因安全考量封閉,可以近看,但已經不准走到洞中。
離開步道後,我們先前往竹山市區享用午餐,接著驅車來到附近的「九十九崁」—八通關古道的起點。九十九崁位於公所路與前山路一段的交界處,入口處立著一塊白底黑字的告示牌,牌上醒目寫著「九十九崁」,下方小字標示「八通關古道起點」。
清朝由於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決定開闢橫貫道路,有效統治東部,分成北中南三路。總兵吳光亮於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闢建,是台灣第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相傳三百多年前,當地居民自林內鄉出發,越過清水溪,沿著今日的前山路跋涉至竹山,途中築起九十九階石階,因而得名「九十九崁」。這次我特別邊走邊數,果然正好是99階。八通關古道現在僅存不連續片段,過去我也曾分段走過東段的瓦拉米步道(至佳心)、西段的社寮步道以及東埔段(至雲龍瀑布),但這次能親自來到八通關古道的起點,有始有終,心中湧現一股「有始有終」的成就感!
![]() | ![]()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