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徐充容
2025/11/24 04:44
瀏覽81
迴響0
推薦23
引用0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下詔,以四大避暑行宮之一的翠微宮(原太和宮地勢險要,不能容納百官為由,要擴建位於宜君縣智仁宮,並改名為玉華宮唐太宗的妃嬪充容(名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寫了ㄧ篇《諫太宗息兵罷役疏》,當中對擴建玉華宮之事勸諫說:

 

「妾聽聞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最可貴的是順應自然、不妄加干預。妾私下認為土木建築的工程勞費巨大,不可能同時進行多個大型建設項目。翠微宮才剛落成不久,又要修建玉華宮。雖然能憑藉山水形勢,不需另外辛苦的架設結構;就算盡可能的節省,總還是會有ㄧ些沒有實際效益的消耗。即使約定好用茅草搭建簡陋的屋子,還是會有以木石建造房屋時的勞累疲乏;如果出錢僱人從事勞役,難道就不會有擾民而引起混亂的弊病?因此聖明君主能安心接受簡樸的宮殿和粗劣的飲食,金碧輝煌的宮殿與華麗的樓臺則是驕奢的君主所喜好的。所以有德行的君主會讓人民安逸;暴虐無德政的君主只會自己享樂。希望陛下能順應時機再實施行動,則力量不會枯竭;不需要勞役時就讓百姓休息,則百姓與官吏都會很高興。」

 

同樣的,《大唐新語》作者劉肅只節錄了這一段,其餘的「詞多不盡載」。有興趣的請見文末所附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全文。

 

充容的閨名,是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刺史徐孝德的女兒、唐玄宗集賢院學士徐堅(字元固的姑姑。徐惠的文章文采華麗優美,辭藻有如錦繡般美麗華貴,好像天生就懂得一樣徐惠生於貞觀元年,出生五個月即會說話,四歲熟讀《論語》和《毛詩》,八歲已會寫詩。)唐太宗駕崩後,唐高宗禮遇先帝的高級嬪妃,下旨將原侍中楊恭仁之宅改為道德尼寺,原道德尼寺女僧和寺額遷至此處,再改為崇聖宮,安排徐惠等正二品九嬪在崇聖宮居住,不需剃度為尼,極大限度地保證了她們的尊嚴。然而徐惠哀慕太宗成疾,不肯服藥,於永徽元年病逝,年僅二十四歲,當時的人們聽說她的故事後都為她感到悲傷、驚訝與讚賞。唐高宗追贈徐惠為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充容」,中國古代內命婦名號,隋朝隋煬帝始設充容為九嬪之一,秩正二品,唐代沿襲制。

又,內命婦包括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正式冊封的妃嬪、未婚皇女、皇太子妻妾(太子妃、良娣等)和未婚女兒、親王妃及親王之妾和未婚女兒、從五品或以上宮廷女官等。

 

:網路版原文此處的「切見」應為「竊見」,據改之。「竊見」,私下認為、私下的看法。

 

:「茅茨」,茅草屋,引申為簡陋的房子。

 

:「和僱」,官府出錢僱用技工、民匠從事勞役製作。

 

:網路版原文與文本掃描版此句「驕主之『作』麗」,按《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則應為「驕主之『為』麗」,「麗」字應是作「依託」解。

 

改編自 《大唐新語

 

原文:

 

《大唐新語》.《卷二》.《極諫第三》.徐充容

 

徐充容,太宗造玉華宮於宜君縣,諫曰:

「妾聞為政之本,貴在無為。切(竊)見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闕初建,所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創制。雖復因山藉水,非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無功之費。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僱取人,豈無煩擾之弊。是以卑宮菲食,聖主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作(為)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不竭;不用而息之,則人胥悅矣。」詞多不盡載。

充容名惠,孝德之女,堅之姑也。文采綺麗,有若生知。太宗崩,哀慕而卒,時人傷異之。

 

 

唐朝徐惠.《諫太宗息兵罷役疏》

 

自貞觀以來,二十有二載,風雨調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昔漢武守文之常主,猶登刻玉之符;齊桓小國之庸君,尚圖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損己,讓德不居。億兆傾心,猶闕告成之禮;雲亭佇謁,未展升中之儀。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綱羅千代者矣。然古人有言:「雖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聖哲罕兼。是知業大者易驕,願陛下難之;善始者難終,願陛下易之。

 

竊見頃年以來,力役兼總,東有遼海之軍,西有昆邱之役,士馬疲於甲冑,舟車倦於轉輸。且召募役戍,去留懷死生之痛;因風阻浪,往來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無數十之獲;一船致損,則傾數百之糧。是猶運有盡之農工,填無窮之巨浪,圖未獲之他眾,喪已成之我軍。雖除凶伐暴,有國常規,然默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並吞六國,反速危亡之兆;晉武奄有三方,翻成覆敗之業。豈非矜功恃大,棄德而傾邦;圖利忘害,肆情而縱欲。遂使悠悠六合,雖廣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禍。是知地廣非常安之術,人勞乃易亂之源。願陛下布澤流仁,矜弊恤乏,減行役之煩,增《湛露》之惠。

 

妾又聞為政之本,貴在無為。竊見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闕初建,南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創制。雖復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無煩擾之弊。是以卑宮菲食,聖王之所安;金屋瑤台,驕主之為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無竭矣;用而息之,則人斯悅矣。

 

夫珍玩伎巧,乃喪國之斧斤;珠玉錦繡,實迷心之冘毒。竊見服玩纖靡,如變化於自然;職貢珍奇,若神仙之所制。雖馳華於季俗,實敗素於淳風。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豈招亡之術,紂用之而國亡。方驗侈麗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儉,猶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

 

伏惟陛下明鑒未形,智周無際,窮奧秘於麟閣,盡探賾於儒林。千王治亂之蹤,百代安危之跡,興衰禍福之數,得失成敗之機,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環目圍之內,乃宸衷之久察,無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難,行之不易,誌驕於業泰,體逸於時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終如始,削輕過以滋重德,擇後是以替前非,則鴻名與日月無窮,盛德與乾坤永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下一則: 小小說 – 皇甫德參、魏徵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