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傳宗接代之故,古人通常早婚,除了明媒正娶的大老婆外,有辦法的人自然也會納幾名小妾,享齊人之福者有之,不過因此鬧得家宅不寧也多有之,而且地位越高、財富越多者,這樣的負面效應更是明顯。
或許因為如此,在先帝齊武帝蕭賾、永明年間,崇尚節儉的齊武帝曾有一道敕令,要求南齊宗室諸王在年滿三十歲以前不得納妾,大概的用意是想要避免過早收納過多的姬妾所衍生的鋪張浪費等奢靡的行為,同時可以藉此時間差以確立諸王的大老婆(正妻)以及所生之子(嫡子)的地位,避免因妾室所產生的繼承問題以及其他家庭問題。
不過想也知道,這種法令必然是陽奉陰違者多。因此當齊武帝過世後,就有人就勸蕭鏗將幾名服侍左右的侍女納作妾室。蕭鏗說:
「在內不無使役,既先朝遺旨,何忍而違。」
意思應該是王府內雖然有供使喚的侍女,但既然是先帝的遺旨,身為宗室又怎能忍心率先違反先帝遺命呢。
再說被輔政大臣蕭鸞(字景棲,小名玄度,齊高帝蕭道成的姪子,齊武帝蕭賾的堂弟,本文主角蕭鏗的堂兄)刻意放任的新帝蕭昭業因德行敗壞,龍座不過才坐了一年多,就被蕭鸞借故刺殺廢其帝位、並以太后名義下詔追廢鬱林王後,以親王等級的禮節安葬。蕭鸞則安排蕭昭業的弟弟新安王蕭昭文繼位,改年號為延興元年(七月到十月),但政軍大權仍掌握在蕭鸞中。
果然,蕭鑾先「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等職,並「被封」為宣城郡公。九月,蕭鸞假新帝蕭昭文之名開始誅殺齊高帝、齊武帝以及文惠太子蕭長懋等人的其他孩子們,也就是連自己的兄弟姪孫們都不放過。
消息傳到了當時年僅十八歲的宜都王蕭鏗處,蕭鏗心知在劫難逃,在左右親信前從容著邁著步子,反覆吟詠著西晉文學家陸機所寫的弔祭曹操的文章《弔魏武帝文》中的二句:
「昔以四海為己任,死則以愛子託人。」
如此反覆吟誦了數次,左右聽了都難過得哭了出來。
過沒多久,蕭鸞就派遣少府(官職名稱,為皇室或親王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呂文顯帶著毒藥前往蕭鏗處,要蕭鏗自己服毒自盡。呂文顯抵達蕭鏗的官邸時已經入夜,進入廳堂時,正逢蕭鏗正在進行「八關齋(佛教在家修行的信徒定期於自家進行為期一日一夜的齋戒修行)」。蕭鏗坐在廳堂正位接見呂文顯,故意問他:
「先帝高皇帝從前非常寵信並重用了你,你今日來又為了什麼事?」
呂文顯尷尬的回答:
「卑職此行前來也是身不由己啊。」
蕭鏗也不再多說什麼,接過毒藥一飲而盡,從容赴死。他的哥哥南平王蕭銳(字宣毅,齊高帝蕭道成第十五子)、弟弟晉熙王蕭銶(字宣攸,齊高帝蕭道成第十八子)也差不多同時被害身亡。
這位年僅十八歲的蕭鏗,容貌體態以及為人處世都與他的二哥豫章文獻王蕭嶷(「嶷」音「宜」或「易」,字宣儼,為人寬仁弘雅,有大成之量)極為相似,當時的人都認為將會是一位才能足堪為國效勞的人才,就這樣死在那個一心想要登基而不則手段殘害手足骨肉的堂兄蕭鸞手中,當時許多有識之士聽到了蕭鏗的死訊,莫不痛心惋惜。
此時,歸隱山林修道的陶弘景忽然夢見面容慘然的蕭鏗前來向自己道別,說:
「我在某日死了。但因為我生前沒有什麼大罪過,所以三年後將會托生到某戶人家。」
修道小有所成的陶弘景明白是怎麼回事,藉此話別之際詢問蕭鏗關於幽冥之事,知道了許多聞所未聞之事。陶弘景醒來後,記住了夢中約定的日期,屆時便派遣小廝下山前往蕭鏗所說的地方查訪,果然該處某戶人家於某日喜獲麟兒,與蕭鏗所言一點不差。陶弘景便將這些事寫入了《夢記》一書。
改編自 《南史》
原文:
《南史》.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三.齊高帝諸子下.
宜都王鏗字宣儼,高帝第十六子也。
……
清悟有學行。
永明十一年,為南豫州刺史、都督二州軍事。
……
年十歲時,與吉景曜商略先言往行。左右誤排柟榴屏風,倒壓其背,顏色不異,言談無輟,亦不顧視。
彌善射,常以堋的太闊,曰:
「終日射侯,何難之有。」
乃取甘蔗插地,百步射之,十發十中。
永明中,制諸王年未三十,不得畜妾。及武帝晏駕後,有勸取左右者,鏗曰:
「在內不無使役,既先朝遺旨,何忍而違。」
及延興元年,明帝誅高、武、文惠諸子,鏗聞之,馮左右從容雅步,詠陸機吊魏武云:
「昔以四海為己任,死則以愛子託人。」
如此者三,左右皆泣。
後果遣呂文顯賚藥往,夜進聽事,正逢八關齋。鏗上高坐,謂文顯曰:
「高皇昔寵任君,何事乃有今日之行?」
答云:
「出不獲已。」
於是仰藥。時年十八。
身長七尺,鏗狀似兄嶷,咸以國器許之。及死,有識者莫不痛惜。
初鏗出合時,年七歲,陶弘景為侍讀,八九年中,甚相接遇。後弘景隱山,忽夢鏗來,慘然言別,云:「某日命過。身無罪,後三年當生某家。」弘景訪以幽中事,多秘不出。覺後,即遣信出都參訪,果與事符同,弘景因著夢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