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國小的叔公
2024/04/06 09:54
瀏覽6,396
迴響2
推薦44
引用0
「祭祖」,客家人的孝道、敬祖文化,理想的「孝道」是華人溫情主義的核心,對長輩常懷感恩之心,或直接或含蓄地要求晚輩盡孝,達成記憶「家族」之目的,想來有此儀典的族群應該皆是。
傳統絕對權威的「家族」,難免有許多詬病之處,但也至少在妳面對危難、不安與變動之際,不會如似茫茫大海的浮萍,那麼孤獨。
「祭祖」記憶深刻的事,那是國小吧!很小的時候,確實哪一年倒是記不清了,跟著老爸去新竹北埔「彭氏宗祠」祭祖。
用「人山人海」一詞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如今據稱每年這時節來自四方參與祭祖的宗親也都有上千人。
如此宗祠祭祖,供品除了各人準備的三牲水果,外場更陳列了幾條大豬公;儀式有一定的繁複儀程,別說外人難以清楚,站在行列參與的族人也大多看著他人行禮如儀,我也不甚清楚,難以贅述。
儀程稍歇,老爸和旁鄰一白髮白鬚持杖微痀老者聊天。
老者:我28世。
老爸:我25世。
老者對著老爸說:我得叫你叔公祖。
眼光看著老爸身旁的我:你的兒子?我得叫你〝叔公〞!
當場嚇得我這〝國小叔公〞手足無措!
這是一個「論輩不論歲」的場合,宗親打招呼大多不會問你多少歲,而是問:你第幾世(代)?大概也不會問你〝貴姓〞吧!
此後好幾年,我這國小〝叔公〞,說什麼都不肯再跟老爸出席祭祖活動。
如今,那〝國小叔公〞,也名符其實的當了〝叔公〞,我的同學有當〝祖〞的,真是時光飛逝。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阿丙0.62024/04/07 08:59
華人社會,【論輩不論歲】
人間的倫理格局如同自然的秩序,
俗話說【人若無倫理,天即無甲子。】
阿丙兄所言甚是。 皓呆土豆 於 2024/04/08 19: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