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Lillie於Fb看到Bank來台灣旅行。
記憶,如近日的天際電光石火般,剎那間回到2012年6月。
我和Lillie拜訪一個有微笑國度之稱的「泰國」,一趟盡情享受異國文化、風土人情和美麗景點,充滿知性、溫馨的深度行旅。


那日,我們傍晚約7:30,從曼谷坐火車前往清邁,近700公里約計14個小時,結果到達清邁已近中午,整整延後約2個小時,純粹是要讓我們坐夠本的意思。
有「北方玫瑰」之稱的清邁古城,建城距今有700多年,擁有300多座大小寺廟(以及一間小小城門伯公廟)。
每個不經意的轉角,就是一座數百年的寺廟,一個極低度開發的城市,常常令人佇足著迷不已。


離開清邁,往南到「素可泰」,歷史上稱為素可泰王朝,昔日泰族稱強時期的首都。
也是泰國文化根源的搖籃 ,遺留著昔日的佛寺和宮殿燦爛的光華 ,如今為世界遺產的遺跡公園。


最後,在曼谷東方文華酒店Authors Lounge下午茶,編織行旅微笑泰國,一個滿足自我的夢幻End in。
這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廳,曾經榮獲世界第一名的殊榮,牆上掛著一幅幅的老照片,戴安娜王妃、日本皇太子、丹麥王儲等等,都曾是這裡座上嘉賓 。
兩個流浪背包客,除了沉浸這濃厚古典氣息與承載迷人的歷史故事,更奢侈享用很英式味的下午茶。

但無論如何背包客就想拍照,紀念這樣的奢侈,早年許是顧及名人的隱私,據說這裡面是禁止拍照。
如今試請Waiter幫忙,居然同意,既然如此,我倆就盡情的拍照,拍得服務員一個個閃得不見人影。
最後,揹起背包,Waiter終於都現身,露出親切、專業的微笑,歡送我倆乘坐飯店宮殿式免費渡船離開。


Bank,就是當年在清邁再往北,接近Pai小鎮的一個自然農場裡的工作人員。
這位於泰北的自然農場,占地頗廣,除了種植用地,其餘土地、林木都保持原始狀態,住宿除了農場家人是水泥建築,其他人的零散在林間各式樹屋,想住哪一間自己去挑。
我們看上的算是最像屋子了,是間四周都能透光也通風的二層竹編草房,卻也是農場最邊角的一間。
雖是夏天,傍晚後就很涼爽,但老實說,第一個夜晚屋外整夜的各種蟲鳴叫聲,還真難以安心入眠,半夜還起來拿背包頂著竹編門。


農場最令我著迷的是,早餐自助自煮,除了蛋,其餘如香蕉、芒果等食品不用錢。
這一日要煮的米,當日早上要從米倉裡掏取帶殼稻米,然後舂米、煮飯,用竹子剖半或削尖當碗、湯匙或筷子的食器。
每天會公布一天的作息,耕作或討論,自由參加。
農場主人當知道我倆來自台灣,剛開始不理我們的Email,眼看時間逼近才又再聯繫,才回答:你們不會習慣,不要來。
最終,似乎也沒接到同意邀請,我和Lillie揹起背包就闖去了。

難怪那天小巴司機在Pai一處荒郊野外的路旁要我們下車,同車身旁美麗的比利時妞,拔下那從上車後就緊掛耳上的Walkman,從小巴的窗口前張後望,緊絀深鎖眉頭望著我,一副不可思議「sure?」 。
我們原訂住二天一夜,卻愛上這間夜晚能看滿天星空的小陽台的屋子,結果,住了三天二夜,真是令人懷念的地方。

看過Bank的Fb在台灣去了,大稻埕、貓空、環南市場還吃沙西米,看來如今年輕人善用谷歌想去哪都沒啥困難。
那就帶他坐火車去基隆輕鬆走走,還特別去看一眼台鐵的基隆起始點,在靠北出口有一個立柱。
在市區吃豆漿、燒餅、油條後,再坐301公車到終點站太白山莊,沿馬路往前走到「基隆燈塔」登山口,目標「白米甕砲台」。


「白米甕砲台」砲臺一字排開面對海上,有砲盤區、指揮所和觀測臺三部份,四個巨型砲座,頗壯觀,扼守基隆港門,形勢非常險要。
砲臺可能早在300多年前的西班牙及後來的荷蘭佔據時代就已設置,因此有「荷蘭城砲臺」之稱,清法戰爭時,法軍曾佔領過,今日之形貌為日治時代所改建而成的。

如此一圈僅約1公里,爬升最高也不過一百多公尺,但,氣溫應該超過30多度吧,沿途山徑甚少遮蔭,真是熱斃了。
但,砲台涼亭外卻是海天蔚藍一色,視野無敵,雖汗流浹背卻很舒心。

小走了一圈下山後,回到太白山莊站牌,再坐301公車往回到「仙洞巖」,參觀這證明基隆西岸一帶在千萬年前是在海底的天然海蝕洞「佛手洞」和「仙洞巖」。


「佛手洞」如今先得穿梭兩邊住屋的一條蜿蜒窄弄,入口處是一個小石洞,鑽進去後,頓時豁然開朗,視野覺得寬闊。
洞內範圍空間不大,有燈光照明 ,行走安全,不會讓人感覺恐懼與害怕,能放心輕鬆的欣賞海蝕洞的特色,堪稱鬼斧神工,有一種身處夢幻異時空之感 。
早年佛手洞之名,係因洞內深處的石壁上方,有天然風化形成像是手掌和五指的節理,唯妙唯肖就像是佛的手印,近年或許石壁風化崩裂,手掌印已不似那麼明顯,但,好運的人還是看得出來吧!


「仙洞巖」的洞穴深約80公尺,進入洞內,迎面左側石壁兩幅巨大描金「仙洞」、「海外洞天」等清光緒、同治年間的石刻壁字清晰可見,前者為光緒十二年(1886年)時,三水梁純夫書寫「仙洞」兩個大字,後者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季夏分巡台澎督學使者夏獻綸與張斯桂至此時留下。
往裡走,山洞的石壁兩側便有許多大小石佛、石像,雖不似敦煌石窟的壯觀,但這些石佛像當應該頗值得欣賞。
據說,早期時代洞臨大海,身處洞內能夠聽到海潮拍岸聲,故有「仙洞聽潮」之說。
近洞口左測尚有一左洞,也長達80多公尺,洞內步道僅容一人側身而入,是有名的「一線天」,洞間小徑曲折蜿蜒,寬窄起伏不一,愈深入愈窄,部分路徑還必需以蹲或彎腰的方式才能進入,是最神秘、刺激的地方,更是尋幽者的最愛。

離開「仙洞巖」回到市區,我們在仁愛市場附近下車,逛傳統市場,也順便嚐嚐在地美食。
上午造訪仁愛市場的,會看到琳瑯滿目的肉、蔬果、點心、更有吸引外地人的各式魚漿加工食品。
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你會驚訝這個規模龐大的複合式傳統市場,其正式名稱是博愛仁愛美食百貨廣場 ,橫跨一個街區,兩棟兩層建築,我們到達時已過午,一樓市場大部分人去樓空。


順著電扶梯上到二樓,你還會更驚訝,各地風味小吃及基隆特色美食,還能修指甲、做頭髪、品咖啡、買衣服雜貨,更重要的是還有空調設備,展現的是基隆豐富且多元的庶民文化。
繞了二樓一圈,雖是已過午,名店仍然再排隊,我們在一個僻靜角落小吃攤坐下,老闆娘已經在收拾鍋具。
問:可以點菜嗎?
回:當然可以。
知道Bank很注重飲食,我們點了涼拌筍、炸紅燒肉、炒透抽、肉絲炒飯、什錦湯米粉和丸子湯,舒適接受老闆娘包場的款待。
Bank在他的Fb興奮的說:來台灣幾天,今天最開心,還吃到在地美食。
想來,這一日賓主盡歡。
如果妳想約,就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