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觀瀑吊橋」、「猴崁古道」,如今是陽明山來自八方英雄好漢,如趕集似的熱門路線。
這日,我又來到這讓人心靈沁涼舒適的地方,看看身旁的綠蔭,看看腳下嘩啦~嘩啦~水流的磺溪。
突然,看到一組5~6人隱沒在磺溪右側山林間,磺溪左側就是熱鬧的猴崁古道,那右側山林間往哪兒呢?
好奇,幾經考慮,大白天的,膽子也大些,去探看沒走過的路吧,說不定有意外的風情。
走進磺溪右側似有若無的山徑,幾分鐘而已,那組人馬早已隱沒於不見天光的山林裡,消失得無蹤無影。
遲疑間,這不是傳統登山路徑上,眼見前方下來一位肩上擔著兩只鼓鼓的茄芷袋的農家,交錯時,一看袋子裡滿滿的桂竹筍,心想上面有農地,心裡踏實些。
仍問:這條路會去佗位 ?
回:竹子湖。
問:要走多久?半小時嗎?
稍微考慮一下,回:到田園右轉,過溪,爬山走森林差不多要一點鐘久。
心想,一定不只一個小時,但,也表示是有山路的。
(盲蛛,其實不盲,也不是蜘蛛。)
往上沒多久,原本嘩啦~水流的磺溪,變成涓涓細流,應該是磺溪上游的支流,幾處較茂密的雜林下,還見不著水影子。
經過一處荒蕪,幾畦輪廓明顯,瓜架依然矗立,一間頹圮的農具間,這處曾經的田園,周邊環著桂竹林,剛才遇著的農家漢子應該從這兒下山的吧,心想。
郊山雜林裡的山徑或農徑,就更是得靠經驗判斷,還好農家有大致說了方向,一路幾乎沒有視野。
在一跨越溪水處,終於看到那隊人馬,表示我們的腳程還可以。
踏著搖晃石塊跨過涓涓流水的河床,跟著就是陡上的山坡,路徑還算明顯,應該就是那農家提醒的,要開始爬山,進入森林了。
山坡原始土徑呈”之字型“往上,通常山路會呈之字型,就表示山徑取短路,因而也較會陡。
這時,身後有腳步聲,回頭一看,原來在入口處往回走的大哥,竟然跟上來。
說:想跟你們走走看。
心想,我也在摸索ㄚ!不過,作伴總是好的。
這山,雖有大樹,好家在,林木扶疏,如此,大汗淋漓、停歇喘息時,仍偶有微風。
但,山林裡也毫無視野,往上的奮鬥中,既無視野,多休息看看身旁的植物,維持身體的良好狀態。
漸漸出現天際線,也表示快要到達山頂,山徑也沒拿~麼陡了。
Lillie在前方不遠處大叫:看到三角點了!
原來,汗流浹背的雜林奮鬥,竟然登上了一座「頂湖山東北峰」,頂湖我熟悉,居然有座頂湖山東北峰。
一片雜林毫無視野的「頂湖山東北峰」,海拔658公尺,山雖不高,山徑卻蠻陡峭,其中1~2處還得拉繩、抓樹根,依方向判斷應該也是一條先人的古道。
農家說的大約一個小時,我們走了一個半小時,雖然自己一直覺得很肉腳,還算差強人意吧~
繼續往前,未幾,於中正山產業道路3.2K處冒出來。
回首,入口處居然也不甚明顯,更沒任何標示,我們居然闖了一條少人走的山徑。
這時,手機回到文明有了訊號,谷歌一下,青楓步道就在不遠處。
循青楓步道,經過曹家大梯田花卉農園,園內繡球花燦爛盛開,觀光旅人更是穿梭各花圃間,也不時發出驚豔的呼聲。
我們,直奔竹子湖公車站,結束這一日的”冒險“行程。
陽明山有魔神仔嗎 ? 下山收驚去 ~
- 1樓. Chen Mimi2025/07/04 03:58有探險精神。大自然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處處有驚喜。就是要小心點。深山裡若迷路,又缺乏信號,那就麻煩了。
這條步道算是淺山 ,一路上我也特別留意環境特徵 ,萬一迷路撤退沒問題 ,謝謝 Chen Mimi ~
皓呆土豆 於 2025/07/05 12:0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