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Excerpt: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2024/12/13 04:45
瀏覽17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Excerpt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巴爾札克小說寫生活中千百種事物,在我們看來,偶然性未免過多,但他表現生活的真實性卻賦予這種種事物以一種文學價值。偶然性的規律正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自由的展開。
——
普魯斯特,〈聖伯夫與巴爾札克〉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本毛姆談閱讀或是世界名著的書本,內容通常是重新組合過的文章選集,雖然沒有新意,但至少還有一些懷舊的意思,以下摘要分享其中一篇談論巴爾扎克的文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43751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譯者:趙翠瓊
出版社:應急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1

內容簡介
大師毛姆的讀書筆記:簡.奧斯丁、狄更斯、艾米莉、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泊桑、契訶夫等數十位大師的生平秘事;《傲慢與偏見》《大衛.科波菲爾》《呼嘯山莊》《紅與黑》《高老頭》《包法利夫人》《戰爭與和平》《卡拉馬佐夫兄弟》等數十本世界名著的背後故事。關於閱讀這件事,看看大師怎麼說閱讀不無聊,還是一座可以隨時藏身的便攜避難所。

Excerpt
〈《高老頭》:巴爾扎克是個有信仰的人〉

(一)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小說家為人類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精神財富。依我之見,巴爾扎克是他們當中最偉大的一位。毫無異議,他天賦異稟。一部分作家之所以為人們所熟知,要麼是因為創作出了一兩部能帶來長期價值的作品,要麼是因為他們從自身獨一無二的經歷及個性中找到了靈感,並寫下了一些不朽之作。然而,這類作家要不了多久便會因才思枯竭而陷入困境,就算依然有問世之作,那些作品也不可能是新穎的。傑出者大多都有很多代表作,尤其是巴爾扎克,其作品的豐富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他書寫了一個時代,而他所涉及的領域之廣泛,如同其祖國之廣袤般令人震驚。他不但學富五車,而且瞭解人性,只對少數人群認識不足,例如貴族、城市工人、農民等,但是,他十分熟悉醫生、律師、職員、記者、牧師、小商人等中產階級人士。無異於其他小說家,相較於叩問罪惡,他更擅長歌頌美德。他的觀察細緻入微,他的想象超乎尋常。除此之外,他筆下的人物可以說驚人得多。
儘管如此,我依然要說他是個無趣之人。他個性單純,既沒有模糊不清的矛盾感,也沒有難以言說的神秘感。他的性格很是簡單。我甚至不敢斷言他是智者還是愚者,其思想是深刻還是庸俗。但不管怎麼說,他的創造力都令人難以望其項背。他身上仿若潛藏著一股自然力量,好似滾滾而來的洪水,摧毀了堤壩,吞噬了一切;又好似呼嘯而來的狂風,打破了鄉村的靜謐,消除了城市的喧鬧。他描繪著這個社會卻不落窠臼:他不但如其他小說家(除了那些只創造歷險記的小說家之外)一般凝視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時刻關注著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大部分小說家只會選取少量——可能兩三個——人物進行刻畫,這樣一來,這些人物就像被置於放大鏡之下。這麼做的效果定然會很強烈,不過也帶有明顯的人為痕跡,不夠真實。個體不但有自己的世界,也不可避免地要參與集體生活;他是個人世界里的主角,但在集體生活中,他或許不重要,甚至是渺小。去理髮店理髮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卻也可能影響理髮師或顧客的命運。對於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對於其間充斥著的各種混亂、誤會,以及會導致重要結果的各種偶然因素,巴爾扎克不但心知肚明,還能將它們還原得栩栩如生。我認為,在他之前,還沒有哪個小說家注意到金錢在人們生活中有多麼重要。他認為金錢不僅僅只是一切罪惡的源頭,在他看來,對財富的追求與不滿足為人類提供了主要的行動內驅力。他不厭其煩地在作品中刻畫著一個個拜金主義者,在他們心裡只有金錢是永恆的追求。他們想要過上奢華的生活,擁有豪宅、駿馬、美人。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並認為無論怎麼做都是合情合理的。這種生活固然俗不可耐,可是很遺憾,相比之下,即使是當今時代也好不到哪裡去。
巴爾扎克在三十幾歲時就已享譽世界,假如回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他個子不高、略有些胖,肩膀寬闊、胸部厚實,看起來頗為壯實;他的脖子很粗,如同公牛似的,不會很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面頰紅潤,嘴唇又厚又紅,嘴角總是上揚著;他的鼻子很挺,鼻孔較大,額頭突出;頭髮是黑色的,很濃密,好似獅子頭上的鬃毛,當然,他的頭髮是向後梳的;他有一雙棕色的眼睛,瞳孔散髮著金色微光,看起來目光如炬,魅力十足,而這也多少彌補了一些他相貌上的粗鄙之處。他看上去總是興高采烈,而他的確是個平易近人、樂觀開朗的人。他似乎擁有永遠都用不完的精力,和他在一起的人總能從他身上感覺到勃勃生機。當你把目光落在他手上時,你一定會驚訝那雙手的美麗。那雙手似乎本應長在主教身上,小巧、圓潤、白皙,以及玫瑰色的指甲。要是你遇見他的時候天色已晚,那麼你將發現他的上衣外套是藍色的,鑲著金色的扣子;裡面的衣服是白色的,細麻布地質;你還會看到他穿著白色背心、黑色褲子;黑色絲襪帶有透氣孔;鞋子是漆皮的;手套則是黃色的,如果你遇到他的時候正值白天,那麼他的模樣定會令你大吃一驚:滿是褶子的老舊上衣,沾滿了泥的褲子,彷彿從來沒有擦拭過的皮鞋,外加一頂破破爛爛的帽子。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其他人都覺得,那時候的巴爾扎克充滿了童真,很受人歡迎。正如喬治·桑所說的那樣,他的堅定中透著羞澀,自信中透著自大,敦厚中透著豪邁,只是稍顯古怪;他是個工作狂,但滴酒不沾;他既感性又理性,既追求現實又喜歡幻想,既無防備之心又時常顧慮重重,既與人為善又令人捉摸不透。

……

(七)

巴爾扎克一生著書無數,我們無法輕易地說哪部作品是其最優秀的代表作。翻開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你都會看到至少兩三個充滿原始激情的人物,他們身上還帶著某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他十分擅長刻畫此類人物,但對那些性格複雜的人物,他卻有些吃力。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精彩的畫面,很多作品的故事情節都非常吸引人。基於多方面的考量,我認為《高老頭》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是一本從開篇到結尾都極具可讀性的小說。在創作某些小說的時候,巴爾扎克時不時地就會在故事發展過程中穿插各種議論,但是在《高老頭》中,我們基本上看不到這種情況。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物,都需要通過語言與行為來展現自身思想。除此之外,這本小說構思精巧,兩條主線不僅具有說服力,而且交錯有度:其一為高老頭所表現出的父愛,反映了他對兩個絕情女兒的無條件的愛;其二為拉斯蒂涅的經歷,反映了他想在巴黎這個浮華的大都市裡博取一席之地的願望。
《高老頭》寫得很有趣。巴爾扎克在這部作品中做了一個獨樹一幟的嘗試:讓一個人物出演幾篇小說。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人物不夠引人注目,那麼讀者就不會想要瞭解他日後的其他經歷。但是,巴爾扎克做到了。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閱讀《高老頭》的時候就對某些人物的未來很感興趣,比方說拉斯蒂涅;因為想要瞭解他未來的命運,所以我讀得很認真。這種手法的效果很好,小說家可以不用動用太多創造力,當然,我認為這並非巴爾扎克的初衷,畢竟他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他擁有取之不竭的創造力。在我看來,他這麼做是為了讓人物看起來是為人熟悉的,畢竟現實就是如此,我們會對經常看到的人產生熟悉感。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他認為這樣做有助於自己打造一個複雜整體,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反映一種文明或一個時代,而不只是反映一部分人、一個階層,或者一個社會的狀態。和其他法國人一樣,他也錯誤地認為:無論法國遭遇何種打擊,她自始至終都是世界的中心。帶著這樣的信念,他堅信自己能夠創造一個多彩世界,也能夠為它注入生命的力量,讓它鮮活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我們很容易由此聯想到《人間喜劇》,而在這裡,我只想介紹一下《高老頭》。據我所知,在巴爾扎克之前,應該沒有哪個小說家以公寓為背景來進行創作。他首開先河,並引得無數人效仿,對於小說家來說,這麼做能夠讓不同身份之人匯聚一堂。當然,我並不認為那些模仿者是成功的,這種方法只在《高老頭》中才稱得上是經典。
巴爾扎克作品的開篇一般都進展緩慢。他喜歡對環境進行詳盡的描述,或者說他認為環境描寫很重要,因此你看到的一定比你想瞭解的多。他似乎不太明白,有時候需要擇其要而言之。除此之外,他還會詳細描述人物的外表、性格、身份、習慣、缺點等。忙完這一切後,他方才將故事娓娓道來。他筆下的人物如他自己一般充滿活力,所以有時候看起來不太真實;他們是濃墨重彩的呈現,十分奪目,卻稍顯混亂,而且情緒波動很大,時而緊張得過了頭,時而興奮得不得了。不管怎麼說,他們的確活靈活現,而讀者也很願意相信他們是真實的,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原因在於巴爾扎克很願意相信他們是真實的。我們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看到了皮爾訓醫生——既有智慧又有能力——的身影,而巴爾扎克在臨終前還一直嚷嚷著:快去請皮爾訓醫生!皮爾訓,救救我!
另外,在《高老頭》中,可怕人物伏脫冷首次出場了。對於這類人物,人們已見怪不怪,不過巴爾扎克卻刻畫得入木三分,逼真至極。伏脫冷是個有心計、有精力、有毅力的傢伙,需要說明的是,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並沒有把他寫透,只是以巧妙的方式暗示讀者,這個人或許有著惡毒的一面。他表現出了平易近人、慷慨大方、身強體壯、聰明過人、鍥而不捨等特徵,並以此輕鬆地獲得了讀者的同情與欣賞,同時又令讀者感到了一絲無從說起的畏懼。他吸引了讀者的目光,就像那個帶著夢想在巴黎橫衝直撞的年輕外省人拉斯蒂涅一樣。與此同時,讀者也會如拉斯蒂涅一般察覺出些許異樣。伏脫冷儘管是個戲劇化的人物,卻是巴爾扎克筆下的重要存在。
人們通常都覺得,巴爾扎克的作品不甚文雅。他在生活裡就是個俗氣(俗氣或許也是他的一種天賦吧?)的人,所以文風自然也是俗氣的,而且文字絮叨、矯情,甚至不恰當。權威評論家埃米利·吉蓋在其某部著作中,用了一章來分析巴爾扎克的創作缺陷,涉及文筆、語法、意趣等各個方面。不可否認,他的創作存在很多突出的問題,就算是法語知識淡薄的人也一目瞭然。這件事說來的確很匪夷所思。據我所知,查爾斯·狄更斯的英文作品並不出眾;另外,聽一位俄國語言學家說,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文作品也平平無奇,寫得既不認真又不細膩。這四位世界級的小說家居然都不擅長用本國文字進行創作,實在令人想不通。由此可見,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小說家,不一定要寫得多麼優美,更需要無窮的精力、卓越的想象力、非凡的創造力、強大的洞察力,以及對人性的觀察、瞭解和分析。當然,無論如何,寫得優美一些總歸是好的。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