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擺宜春的明月山,夜晚下榻在當地的明月山溫湯大酒店,
夜晚氣溫低,洗了一個溫泉浴軀去登明山山的寒氣,在飯店做了按摩足浴恢復疲勞,
一早春雨未歇,還是淅瀝瀝的下個不停,此時心情我有點擔憂,後續的行程會受到天候的影響,
無奈中登上遊覽車,前往三小時車程外鷹潭市的龍虎山,一路雨時下時停,心情也隨之起伏,
在午餐前雨竟然停了,原按排龍虎山沿瀘溪河乘木筏遊有「小灕江」之稱的沿岸百座山峰,
但因連日大雨,河水暴漲水流湍急無法撐舟,只得放棄我一直想目睹的懸棺,
用畢午餐按照行程前往龍虎山的上清古鎮,古鎮依水而建,群山環抱環境清幽,
古鎮透露出濃厚的道教氛圍,當地的生活在道教的浸染中,走過悠悠歲月,
上清古鎮名勝古跡最有名的是天師府,一條長長的古鎮有家廟、碑坊、廟字串成一線,
「上清」一詞出自道教,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從地名中就知這個地方與道教的密切關係,
漫步上清古鎮一路古風、古貌、古色、古香,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跡,散發著歷史文化氣息,
我對古鎮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民居,很有興趣,拍了不少的照片,
高高的馬頭牆、高大的門第、方磚鋪設的廳堂、木雕的窗花,處處顯露出儒雅的徽式建築氣派,
古鎮的規劃有一種自然的美感,顯露出古意卻也見證了上清曾有過的輝煌滄桑的歲月。
【上清古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上清宮景區內,距鷹潭市區25公里,上清鎮古名沂陽市,兩晉時漸有人聚居,清乾隆三十年(西元1748年),始稱上清鎮,古鎮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藏隱在龍虎山風景區中,屬道教聖地,名勝古跡很多,一條長約2公里的上清老街上有長慶坊、留候家廟、天師府等眾多景點,街的南面是自東向西流淌的瀘溪河,沿河岸築有櫛比鱗次的吊腳樓,還有很多船埠碼頭,更讓小鎮顯現出江南水鄉之美。
上清古鎮演繹著中國道教1900多年的歷史,
自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龍虎山結廬煉丹創立道教以來,
張天師在上清鎮承襲道統,流傳63代,上清鎮因此成為中國道教傳播和發展的中心。
到達上清鎮,來到一棵千年古樟邊,古樟枝繁葉茂,腰圍粗大,
順著古樟走,是一條老街,兩旁的房屋仿古建造,古街的韻味。
古鎮悠悠上清是道教最高尊神居住的上清仙境,
從地名中這個地方和道教有密切的關係,並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上清古建築工藝融入了濃厚的民情風俗,古宅第雕樑畫棟,粉牆黛瓦,
白色的牆壁經歲月的薰染,就像古樸的水墨畫。
古鎮它的美透著自然純樸,純淨得讓人沒有塵念,
古鎮的純樸,需要用心瞧瞧才能領略其中韻味。
古街的民居依然保持著明清建築的風格,
並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
記錄著上清的歷史和繁榮與昌盛。
上清古鎮是古街的路面,幾乎所有的路面都是用瀘溪河裡的鵝卵石鋪成的,
其形如鵝卵,光滑溜圓,扁長不一,密密地排列有序,泛著光歲月痕跡,
自然和諧,有著歲月打磨的痕跡,也精巧至極。
石板路經過近千年路人的腳底打磨,已是光亮可鑒,
行於其上舒適、平坦,有種古老的足音由遠而近,
仿佛能觸摸古老的歲月的那種感覺。
這條古街古樸,有一種自然之美,
然而就是在這種自然當中,整條街又孕育著獨特的地方民俗風情。
漫步這條街區,悠閒自在地觀看市井風情怡然自得,
在上清古鎮街上走走,體會一下淳樸的民俗風情。
古鎮我覺得有點神秘,它埋藏了那麼多故事,
這一片天、一片地,娓娓訴說那些古老的往事……
古建築中的門扉上的圖案,
讓人感受到上清古鎮的確非凡,
門壁上、牆縫裡、梁柱間似乎都散發出古老氣息。
這江南上清古鎮的吊腳樓下掛著大紅燈籠,
是那種過著悠然自在與世無爭的市井生活。
他們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讓上清古鎮有更加豐厚和諧的生活。
漫步古鎮,感受著古鎮的風情萬種。
瀘溪河源遠流長,流淌了千年,
依然那麼清澈,那麼平靜。
瀘溪河古鎮,以水為鏡,
古鎮人注重修養,崇尚文化,淡泊寧靜,
在青山綠水間怡然自得地生活。
上清古鎮古街的石板街上,
深感歲月的靜好,
體會濃郁的人文風情。
觸摸著古鎮的滄桑痕跡,框下散落在古鎮青石板上的來來往往,
遺忘在古鎮巷弄中的流光記憶,我面對著古鎮不禁感慨萬千!
瓦房土灰色的牆,斑駁的牆面,留下歲月的印記,
木梁橫七豎八地擺列著,褪色後的門面也倍顯滄桑。
古鎮蘊含著的傳統文化是富有人情味的庶民生活,
看到這種沒有距離相處的畫面,這就是純樸的自然之美。
古鎮商賈騷客雲集,風古韻猶存。
一串串紅燈籠懸掛屋簷,構成悠遠的古意,
佇立屋簷下,觀看穿梭的人群,
形形色色的神態,構成一幅凡塵眾生相。
經歷了世事滄桑,生活就多了平常心態,行走於古樸的上清古街,
觀賞古鎮質樸的民居,品味古鎮厚重的文化,會感到平靜安寧的生活珍貴。
古樟樹經歷風霜雨雪,卻依然這樣挺拔、蔥郁、生機盎然,
屹立在古鎮的入口處;陪伴當地人也迎接著遊人。
上清古鎮逛完,晚間下榻鷹潭錦都金源大飯店,
享用一頓當地鷹潭風味地道特色美食,
味道香鮮,也是我所愛,忍不住大快朵頤,
獲得舌尖與胃口的雙重滿足,心情亦是美美的。
前往上清古鎮途中,沿途儘是詩情畫意的地方,小橋流水的小鎮,處處都是那令人心醉的油菜花,上清古鎮訴說著歷史長河的百年滄桑,沿途粉牆黛瓦的徽式建築,這裡悠閒愜意的時光,在這個清明前後落雨紛紛時刻,來到這裡,這些都是難得的旅行體驗。
攝影日期:2017.3.23.14:00
Dear 航迷老叟(jyhhongte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江西上清古鎮,道教氛圍中的悠悠歲月---江西婺源遊之六」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頻道│下拉選單│編輯精選,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12樓. 湯姆士2017/06/04 14:52古鎮風情畫
清幽而恬雅 令人悠然神往
這樣的道教國度 與佛教旅遊勝地 各領風騷
有幾次看過旅遊介紹 只是都緣慳一面
未能成行 將來如有機緣 定當一訪
上清古鎮演繹著中國道教1900多年的歷史,自東漢中葉,
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龍虎山結廬煉丹創立道教以來,
張天師在上清鎮承襲道統,流傳63代,
上清鎮因此成為道教傳播和發展的中心。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5 10:34回覆 - 11樓. 浮生2017/06/03 10:59這樣的古鎮生活文化
讓人心嚮往之
不匠氣也不喧嘩
吸引人們一探究竟的想望
當然您的文字解說分享更為加分上清古鎮熬過漫長歲月的波瀾起伏,扛過四季的風霜雨雪,
所沉澱下來的事物,總是格外珍貴,走在古鎮的石板路上,
慢悠悠的走,還有回憶可念舊,退回到了舊時光裡,
時而停下腳步,捕捉小鎮上的建築之美。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3 13:36回覆 - 10樓. 紅袂2017/06/03 10:16
每一禎照片都是歷史的縮影
每一段文字都是視覺交接心靈的延伸
縱尚無緣而至 但心已至
感謝分享山河生活、古鎮民生的記錄
上清古鎮的美不僅限於鏡頭下,背著相機游走鎮中巷子,足以滿足視覺上的震撼,
回來書寫格文,儘管一路田園風光無限,但小鎮樸實的鄉村風情讓我們感動,
上清古鎮同樣的曾經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作用,斑駁的牆體在溪水之下倒映著美麗的身影,
粉牆黛瓦的建築仿佛記錄著徽商昔日的尊貴和輝煌,當我走過這有著千年輝煌的青石板巷,
心中也祝願著這座小鎮能永遠保持這份古樸與美麗。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3 12:58回覆 - 9樓. 梅琪仁2017/06/02 10:35千年小鎮,盡顯歷史風華,如您親眼所見,門牆窗櫺無一不散發古老氣息,
您悠遊其間,享受的是一派古樸的靜謐及清悠。古鎮蘊含著的傳統文化和處世哲學,
是一種在大都市難以尋覓的富有人情味的世俗生活,
古鎮與大都市的差異產生了一種距離,
正是這種距離產生了一種在心靈蕩漾卻一時難以表達的自然之美。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2 10:46回覆 - 8樓. 重陽2017/06/01 23:10
山明水秀、古意盎然, 走入清幽靜謐的古老小鎮, 時光在此駐足停留.
對久居塵囂的我們而言, 如此純樸而歷史久遠的小鎮讓人印象深刻!
旅遊時行程受到天候的影響也令人無奈!
- 7樓. 瀟 鴻2017/06/01 23:05
清幽的上清古鎮,頂著道教1900多年的歷史光環,極富源遠與傳承啊...
那清澈平緩的濾溪河,悠悠流淌出千年歲月的光陰故事,也寫盡人間的美好。
石板街,腳印堆疊,燈籠高高掛,彷如走進了古代的社會,充滿了很特別的風情與韻味!
上清建鎮於南北朝時期,鎮內道路歷盡滄桑,
古鎮中的古老的道教建築隨處可見,典型的道教建築風格使這條古街特色鮮明,
走進千年古鎮對道教的文化多少也有了些瞭解,
如果沒有上清鎮,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
江西成為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2 10:31回覆 - 6樓. Bianca2017/06/01 15:42
佛教名勝經常可見,道教發源地──上清古鎮,倒是開眼長見識了!
古老講究的宅邸、精雕細琢的窗櫺門第,訴說著昔日的繁華,純樸的古鎮,傳承著千百年的道教文化,也展現出庶民生活真實的一面。
大紅燈籠高高掛,提醒世人往日的輝煌盛況;鵝卵石與石板鋪成的巷弄街道,猶迴盪著古老的跫音。走在古鎮就好像走入歷史,上清古鎮滿載歲月的風貌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旅遊的天氣全看老天爺,懸棺之謎只能留待他日再解了!
古鎮寺廟、牌坊、商家相依共存,和諧共存,一串串紅燈籠懸掛屋簷,
構成悠遠的古意,佇立屋簷下,身邊穿梭的人群,形形色色的神態,構成一幅凡塵眾生相,
古鎮建築,歷經風雨滄桑,古街青石鋪路,商鋪林立,明清建築工藝精湛;
官家府第,門前石匾上刻有門聯,大多描繪古鎮秀麗的風光,更顯濃厚的文化氣息,
道教文化使古鎮人注重修養,崇尚文化,淡泊寧靜,在青山綠水間怡然自得地生活。
- 5樓. 竹子2017/06/01 15:33
好古樸寧靜的小鎮
生活在鎮上的人們
與世無爭、怡然自得
彷彿遺世獨立的境界
讓人羡慕!
- 4樓. 多硯坊 (休)2017/06/01 14:18
石板街
木閣樓千年的煙塵
飄著歲月的芳香 - 3樓. 愛唱 新疆 薰衣草莊園2017/06/01 08:39
老叟旅遊很用心 我是很怕史地典故呢 我在婺源拍的
婺源,青瓦粉牆的民宅斑駁有致,一派祥和的皖南山村古樸情調,
步入村中,更是古風古韻盎然,木雕的窗楹和青石的門框,
無不透露著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這些都是我喜歡拍照的重點。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1 09: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