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的一個多月的這段時間裡,這座與香港近在咫尺的海濱城市,以它特有的速度快速的發展,令人刮目相看,這座快速發展中城市在強烈的快節奏下免不了的喧囂,我走在時尚現代的街道中穿梭,感受到深圳大都市的豪氣和氣派,但在這豪氣的容顏下,我深深的感覺到在同一片的天空下,生活中還有著明顯的反差。
當然,我指的反差泛指我看到的人物,或建築或是一些事務,這些反差在我的眼裡,是城市在進步中產生的現象,在我的鏡頭下,呈現出美與醜,進步與落後,深圳這座城市中不缺少美麗的事務和風景,只要隨時注意周圍,儘管是現狀的反差,這些反差,我們就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吧!
深圳這座新興的城市,到處充滿現代和時尚的建築,也是色彩豐富的一個城市。
深圳這座位於沿海的城市,處處有著亞熱帶的氣息,是近卅年來崛起的一座商業城市,沒有當地自己的語言,也沒有內歛的文化氣質,完完全全的一座新興新市。
也許就是因為它是一座新興的城市,一切的建設都是快速的,雕像的設置代表著深圳的創業精神,強而有力,但強中帶柔的細膩,則要細細的去感受?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從它的鄰近省份廣西、湖南、四川、江蘇移入工作的人們不少,在深圳沒有一技之長也只有從事最基本的勞力工作,販售編織的工藝或是自己種植的果蔬。
這座城市新穎建築的背后,在新興城市形成的輪廓中,以前的建築房舍,繁華沒落中,其實也各有千秋,無法保留實在有點可惜,這也是我覺得缺乏內歛的部份.....
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隨著朝陽出外謀生,也形成的這座城市的活力。
我覺得市場就是一座城市人們生活的縮影,普通人們的平日生活在街道中延續。
既古老又現代的這座城牆,隱藏著繁華與末落的對比,而古代的靈魂是不也不斷的在這座城市中穿梭?
殘破的老屋,一定也有精彩的故事,每天經過的人群恐怕已經沒人注意或感嘆它曾經的風彩。
突飛猛進的進步,人口爆增、高樓林之中,當年的居住這座座樓房中的孩童,恐怕已而成老叟嘍,這座『聚秀樓」也成為夕陽了無法再恢復昔日的榮景了。
新穎建築的背后,這些一棟緊接著一棟的老式公寓,仍存在著也意味著這就是深圳卅年前的味道。
這座南山區的老教堂,不同於其它我在歐洲所見的華麗,純樸的外觀,微亮的燈光,來到教堂同樣會得到心靈的沉靜。
不經意經過教堂附近的這座流線型的天橋,除了行走也有一種視覺上效果。
南頭古城的牌樓下,真正的古城已難尋。
經年的野草由石縫中攀牆而上,一歲一枯榮,以自己茂盛的生命力,陪伴著古城牆頭。
從城牆下通過,對於當地人而言已不是記憶,而我來到這裡卻有伶仃晚世感嘆!
城樓附近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為了營生而忙碌著。
相隔不遠的商場,砸下了資金,也創造的繁榮。
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有著強烈的快節奏中免不了的喧囂,走在時尚現代的街道中穿梭,感受到大都市的豪氣和氣派。
穿著時尚,享受生活的人群,對比那些衣著不整的流動攤販,這就是都市中的對比現象。
沙漠,總是感覺很遙遠的地方,駱駝沙漠之舟,陪著主人千里迢迢從遙遠的北方來到南方乞討,離開了黃沙遍地的北方,和水土不服一起的倒下,遊牧民族生活在草原,來到南方,所為何事?
陋巷中,有狗的吠聲,夏天的潮溼味,風裡有以前熟悉的厝味。
老屋終究是要被拆除的,陪同主人渡過了不復往來的青春歲月。
不太明亮的路燈,靜靜的立在黑暗的牆面上,它的身影不會引起路人的注意,但卻吸引著我的目光。
眼前的古老房屋,感覺很熟悉。
如今的斷壁殘垣歷經滄桑,依稀可見昔日的風華歲月。
傳統的雜貨鋪,有種吸引人的親切感,走入這樣的雜貨鋪,感覺一座現代化的都市中,在現代化之下又有著一種緩慢的節奏。
城市中的陋巷附近的廣場榕樹旁的菜市場總有這麼一群摩托騎士,當地人稱之謂「摩的」,就是談妥價錢,隨時可以搭載你到達目的地摩托計程車。
城市中的陋巷生活節奏,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另一種符號,而這種符號也只有經歷過這樣的生活才懂得,也就是繁華中的自然與恬靜。
看到擔挑販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就能嗅到當地的生活氣息。
城市的變化也改變不了它原來的生活面貌,這些攤販也只為了換取一些金錢過生活。
清晨走出小區,在附近散步,深圳的早晨很寧靜,無意中發現城市中有這條小河,我順著小河走,河水雖不怎麼清澈,順著到河水來到蛇口漁港,我站在漁港邊許久,看到有點發呆這漁港的味道像是我生長的基隆正濱漁港----旅行真是很神奇。
深圳一直在變,多變的城市,不變的是海洋的流向與季節的風向。
從來沒有想過,在深圳自由行全程用手機紀錄,不在於拍了多少照片,但也體驗到了當地的生活,分享我在這座城市而看到的不是遊記,只是在這段停留的時間中,自己所看到的,停留在照片中的一個旅行者所感受到的。
- 15樓. Bianca2014/11/24 22:06
深圳這座城市充滿對比與矛盾,有嶄新亮麗的高樓建築、也有古老的巷弄宅院,有光鮮時尚的人們、也有寒傖的小販,對比與衝突流露在新舊雜陳中!
行走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視覺的的衝擊、心裡的感觸肯定是複雜而澎湃的!
在深圳得了一個多月,雖無法融入當地的生活,但體驗到這座城市的改變,我也隨時調整我的觀點。
喜歡旅行,我來到這座城市也關心這座城市的發展,這座城市是沒有自己當地的語言,四週有時京片子,有時香港腔,有時大陸各地的口音,更不時傳來台灣的口音,從聲調上很容易判別是個移民城市,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但這座城市並非到處都是散發好的一面,非常有對比性,在對比中人與人之間,自然與自然之間,還是很友好的融合在一起,視覺的衝擊很強烈,也有感觸,這些還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航迷老叟 於 2014/11/25 11:08回覆 - 14樓. 也薇2014/11/22 08:06在所有大陸的一線城市中,深圳要算最寬容,最包容和最有效率的一個,因為市民基本都是移民。感謝分享!
- 13樓. 重陽2014/11/22 00:41深圳現代嶄新的建築令人驚艷, 但是古老宅邸的巷弄裡所散發出的優雅遺韻, 也讓人頻頻回首流連, 格友拍的照片讓人印象深刻! 穿梭大街小巷, 貼近當地居民的生活, 如此的旅遊體驗更是難忘!我們都愛旅行,而旅途中也不一定只看到美好,深圳確是讓我驚艷,非常的現代化,但走進高樓旁的小巷中,古老的宅弟也漸漸的將會消失,我觀察也理解也是時勢所趨,旅行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面貌。 航迷老叟 於 2014/11/24 10:28回覆
- 12樓. 詹于萱2014/11/20 08:40
有時候旅遊的地點~往往想要看到的
不一定是多麼新潮的建築或是食物.飾品
人們喜歡探究的是更古早以前的生活型態
尋舊的歷史足跡往往要更深入當地
這個城市變化真的很快 .想到幾年後應該又不同
旅行到處走走不僅是認識自己,也更是認識世界的好方法,
瀏覽一座城市的樣貌,也進入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
深圳是個進步的城市,但的是沒有濃郁深厚的文化,
老建築一棟一棟的拆除,並蓋起了大廈,
生活的水準是改善了,但文化的傳承漸漸的也沒了,有點可惜。
航迷老叟 於 2014/11/20 16:40回覆 - 11樓. tzi2014/11/20 05:04
看到多變化的深圳
看到累的主人和駱駝 心裡 有些難過
謝謝分享
深圳享受改變的成果後遺留下來社會問題還是不少,
當地的商業及電子業很發達,也造成很多的新貴,
僅只靠勞力生活,也是漸漸的謀生不易,
駱駝和牠的主人,從遙遠的北方流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
究是為何?讓人費解。
航迷老叟 於 2014/11/20 16:33回覆 - 10樓. 向海華2014/11/19 11:39
深圳變太多也太快了
變得不敢回去逛一逛
我出生的祖屋已變得太老舊了 - 9樓. 多硯坊 (休)2014/11/19 10:38
深圳的市區包含南山、福田、羅湖及鹽田
即以前需通行證才可過關的特區
是典型的新興移民城市但外圍的鎮區如沙井、福永、龍華等
則各自具有傳統人文及地區美食小吃
老哥下次再訪深圳
可以試著安排外圍參訪我這次在深圳停留的時間大多是在南山區,
也曾經到福田、羅湖去看看,地方太大,捷運方便,但就是時間不夠,
深圳是北、上、廣、深四座城市中最年輕的一座,
這個年輕的城市散發出的魄力讓我驚嘆,
這四座一級城市我都有興趣去認識,
對於深圳的認識,硯坊兄常駐大陸瞭解更多,
對福田的蛇口地區的海岸變陸地印象深刻,
明年將會再訪,也計劃前往它的外圍市鎮去看看,
去體驗一下當地的傳統人文及美食。
航迷老叟 於 2014/11/19 14:40回覆 - 8樓. Gioia2014/11/18 18:33
身為特區深圳真的建設得早,1989年我隨台商初入深圳,直到龍崗,甚至進到更遠的淡水.那時沒有高速路,一路上黃沙滾滾.但那時深圳市內已是街道整齊,花木扶疏.深圳的發展受港人影響,速度驚人,有利亦有弊.它的綠化真的令人讚嘆.照片中那頭駱駝,牠如何走在柏油路上?耐人尋味.
深圳做為大陸改革開放的城市,短短幾十年的發展是令我驚嘆的,
新興城市也缺少一些文化內涵,但是綠化的成果及漂亮的海濱建設,
清新的空氣是其它內陸城市少有的,
深圳享受改革的成果,也造成大量的外來人口,也就有了失業的問題,
無意中遇到的駱駝和它的主人沿街乞討,恐怕也是失業、下崗所造成的吧!
航迷老叟 於 2014/11/19 14:51回覆 - 7樓. 愛唱 高蹺鴴 成百上千2014/11/18 15:29
出現我眼中的 聚秀樓 南頭古城 那俊秀挺拔的字體 讓我欣賞很久
- 6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4/11/18 15:27深圳
從來沒去過深圳,且記住你描述的印象,等有機會再實際體會。
深圳是北、上、廣、深四座城市中最年輕的一座,
這個年輕的城市散發出的魄力讓我驚嘆,
但比其其它的三座城市,深圳在繁華進步中,
但缺少北京的文化、上海的時尚、廣州的商業氣息,
但還是一直讓我很想多認識的一座城市。
航迷老叟 於 2014/11/19 15:0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