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薹」可否寫成「苔」?
2016/08/21 13:51
瀏覽2,178
迴響4
推薦26
引用0

  「臺」字可寫成「台」字,那「薹」字可否寫成「苔」字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苔」是否為「薹」的異體字。

  苔,《國語辭典》解釋如下:ㄊㄞˊ。植物名。隱花植物,扁平微細,根、莖、葉區別不明顯,綠色。常延貼於潮溼地面或石頭上。

  薹,《國語辭典》解釋如下:ㄊㄞˊ。字義一是植物名。莎(ㄙㄨㄛ)草科,多年生草本。莖高三、四尺,葉呈狹長形,花穗淺綠褐色。葉可製笠帽、蓑衣等。也稱為「笠菅(ㄐㄧㄢ)」。字義二是 蒜、韭菜、油菜等植物生長到某一階段時,中央部分所長出來的莖,頂上會開花結實,可採來當蔬菜。如:「蒜薹」、「韭菜薹」。

  由辭典的解釋可知,苔和薹的字義並不相同,兩字各有用途,可以各組成不同的詞語,例如苔蘚、蕓薹。接著查詢《異體字字典》,看看「苔」是否為「薹」的異體字。結果是苔的異體字只有2個,即(艸台)和菭,而薹並沒有任何異體字,也就是苔不是薹的異體字。

  既然苔和薹兩字的字義不相通,故薹不能寫成苔,但筆者發現《閩南語辭典》有誤用的情形,列出如下:

(1) 韭菜花:釋義裡的「栽培韭菜待其抽苔」應改成「栽培韭菜待其抽薹」。

(2) 蒜仔花:釋義裡的「蒜苔」 應改成「蒜薹」,另外,「會另生花苔」應改成「會另生花薹」。

  對於「薹」與「苔」,由於《國語辭典》解釋兩字的字義各有不同,而《異體字字典》也沒說「苔」是「薹」的異體字。因此,「薹」字不可寫成「苔」字。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相關閱讀]

  (1) 苔蘚圖片

  (2) 蕓薹圖片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國語文園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4樓. wonghc
2016/09/01 17:54
苔蘚都是無維管束的初級植物,但是苔和蘚是不同類,外觀很好認。
  歡迎wonghc老師回應,謝謝您寶貴的補充。 王國良(阿國)2016/09/02 14:47回覆
3樓. 天涯孤鴻···花窗
2016/08/29 21:24
。。
原來如此,那個字我都沒有見過害羞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薹和苔在《國語辭典》是兩個不同的字。 王國良(阿國)2016/08/31 11:58回覆
2樓. 浮生
2016/08/29 13:41

謝謝阿國老師分享與區辨說明
我又上了一課了

  歡迎浮生格友回應,很高興您也喜歡此篇。 王國良(阿國)2016/08/31 11:57回覆
1樓. 多硯坊 (休)
2016/08/22 15:32

蒜薹不該寫成蒜苔

但一般俗寫中
已多寫成"蒜台"了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教育部的《國語辭典》和大陸的《漢典》皆只有「蒜薹」詞條。薹字的筆畫的確比苔字多,加上臺字可簡寫成台字,因此人們以為薹也可簡寫成苔,但台是臺的異體字,而苔並非薹的異體字。薹雖被俗寫為苔,但可不要在考試的時候寫。 王國良(阿國)2016/08/23 10:3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