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不等同於「瓠果」
2021/11/16 15:30
瀏覽2,608
迴響4
推薦34
引用0
最近在《國語辭典》查看「瓠果」詞條,發現其詞義與「瓠瓜」不同。但是該辭典在解釋其它詞條時,竟然將瓠果誤寫成瓠瓜。
關於瓠瓜與瓠果,辭典分別解釋如下:
瓠瓜:注音是ㄏㄨˋ ㄍㄨㄚ。釋義是壺蘆的別名。
瓠果:注音是ㄏㄨˋ ㄍㄨㄛˇ。釋義是漿果的外皮堅硬者稱為「瓠果」。如甜瓜、黃瓜等。
至於壺蘆,辭典解釋如下:
壺蘆:注音是ㄏㄨˊ ㄌㄨˊ。釋義是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也稱為「扁蒲」、「匏瓜」、「蒲蘆」、「蒲瓜」、「葫蘆」、「葫蘆兒」、「瓠瓜」。
當我在《國語辭典》查看「馬鈴瓜」詞條時,看到解釋如下:馬鈴瓜,釋義是植物名。葫蘆科西瓜屬。西瓜傳統栽培品種之一。瓠瓜形體較小,橢圓形,皮薄味甜。很顯然的 「瓠瓜形體較小」句中的「瓠瓜」一詞是「瓠果」之誤。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瓠果包括黃瓜、絲瓜、西瓜、冬瓜、南瓜、葫蘆、栝(ㄍㄨㄚ)樓或是木瓜等。
葫蘆就是瓠瓜,台語寫成匏仔。維基所列的這些瓜果在市面都很常見,只有栝樓例外。
瓠瓜與瓠果只有一字之差,瓠瓜屬於瓠果,瓠果包含瓠瓜。辭典在解釋馬鈴瓜詞條時,不小心將「瓠果」誤為「瓠瓜」,需要改進。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維基百科》
[相關閱讀]
(1) 瓠瓜圖片
(2) 瓠果圖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 4樓. 天涯孤鴻···花窗2021/12/10 23:29搞糊塗了
圖片裡面種類很多,有的種過,可不記得乾掉的樣貌。瓜子再生長,往往比原株較瘦弱,所以通常買新的種子,並不收藏籽籽。謝謝孤鴻格友回應,您喜歡種植物,自然累積了很多寶貴的心得。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2/12 12:33回覆 - 3樓. 天涯孤鴻···花窗2021/12/10 23:16。
真是完全两回事,連親戚都不是!瓠果的範圍大,瓠瓜則是瓠果的成員之一,而胡瓜、絲瓜、西瓜等等也都是瓠果之一。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2/12 12:34回覆 - 2樓. 旭日初昇2021/11/17 10:56
瓠果是屬,瓠瓜是種,故瓠瓜只是瓠果的家族一員。
謝謝阿國師釋疑解惑,獲益良多!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您說的很對,瓠瓜只是瓠果家族的一員。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1/20 10:17回覆 - 1樓. 浮生2021/11/17 08:08謝謝阿國老師整理分享,又得到新知識了。歡迎浮生格友回應,瓠字等同瓠瓜,瓠果與瓠瓜雖只一字之差,但詞義有別。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1/20 10: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