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這天早晨,
有和風自泗水的方向徐徐吹來。
七十三歲的你,拄著拐杖
站在自家孔府的庭前。
北邊的泰山之巔,
在水氣匯聚而成的雲霧中,宛若
波光漂移的幻影。
浮想聯翩。
這是個靜謐的仲春早晨,
那邊的東屋傳來童子的吟哦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恍兮惚兮,你依稀只見仲由
正在庭院劈柴,顏回笑著挑水。
沒有戰伐,沒有叛亂,沒有死亡。
有徐徐春風自蓼河的方向吹來,
這是個學生安靜誦詩的早晨。
你遙望遠處濛濛的
山巔,歌之曰:
「泰山其頹乎?梁木其朽乎?哲人其萎乎?」
沒有淚水,沒有悲痛,沒有哀傷。
你翻身回到先前所做的夢中,
睡了七個白天、七個晚上。
這是你活了七十三年的暗喻嗎?
你微笑著望見自己站在
鄭國都城的東門下,
宛如一隻喪家之犬。
這是個安靜的,沒有哭聲的早晨。
你從寢居中悠然醒來,發現
自己坐在正廳的兩楹間,
親手把佩劍和《易經》置入棺柩內。
你見證自己的來去生死,
如同庭院前的銀杏桃花,
燦爛必須在詩歌聲中傳遞。
● 註1:孔子逝世於周敬王41年,魯哀公16年的公元前479年,相關記載詳見《禮記‧檀弓篇》、《孔子家語》和《史記‧孔子世家》等書。
● 註2:〈綠衣〉一詩,收錄於《詩經國風‧邶篇》內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1樓. 筱 蒨-Lucifer2012/03/26 11:39對心靈淌血寫的「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同看法
今天才看到心靈淌血那篇回應,忍不住要說幾句話。
別說古代跟外國那些被拿來渲染貶抑的女子,就直接說台灣社會5年多前的紅衫軍事件好了。
一個總統貪污,違背道德法治,願意站上街頭用長時間維持和平,堅持理念要其下台的老百姓,六成以上是女性,堅持超過一年以上,七成以上是女性,而這當中我遇到的兩三位老奶奶,超過八十歲,年輕時還有人在南京打過國共戰爭,當時才20出頭而已。
女人之所以難養,是因為女人不是笨蛋,用在不好的地方就是以身體去找有錢的長期飯票供養、奢侈揮霍,但是用在好的地方,女性的韌性跟耐性,受到苦難時堅忍的毅力不是男性可以比擬,所以別拿那些少數丟女性臉的人(畢竟有錢的男人不是占多數)來貶抑所有女性。台灣社會女人分擔男人養家責任、家事還得女人自己做的更多。這就是為何很多女人寧可不婚也不想嫁給不被重視、疼愛的男人之原因。那位張女士自己把女人貶成剩女,還當寵物般要人施捨婚姻跟同情,甚至給予補助,簡直是污辱女性。
選賢與能!支持吳敦義選總統! - 20樓.2012/03/24 11:50寫的好
寫的真好!!謝謝您。 銀正雄 於 2012/03/24 12:06回覆 - 19樓. right on2012/03/24 09:57當婦權團體高喊女權時,請問這些女人,你們為這個國家,替這個社會貢獻了甚麼?
心靈淌血大人,看來您對女權有些誤解。 我從沒參加過女權運動,但確信,不但要兩性平權,思想也要平等,各做該做的事,各盡所能,那就是貢獻。 事實上,夫婦都工作的家庭,總是女性付出的更多。
您列舉中外幾十個世紀以來,老掉牙的污辱女性的話與行為,來反對二十一世紀女權的伸張。 以您的看法,全世界的女人都是寄生蟲,該死,都應該跳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黃河,長江,密西西比河淹死算了。
與您一樣,銀老的格文,我是必看的,對您在銀老處發的謬論,身為女性,不能保持沈默。 竊信您只是昨天受了女人的氣,今天發洩發洩罷了。
其實,我對老夫子的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的解讀,與您的有三千光年的差距。 我認為,孔老夫子是非常瞭解女人的(不也是由外祖母帶大的嗎),他老人家深知女人比男人聰明多多,男人花了幾萬年才連哄帶騙的逃離母系社會。 光這一點,我就很佩服他。 - 18樓. 麥芽糖2012/03/23 23:12老莊祭孔
呵呵!
銀老寫的這些文章, 的確為我們: 以今日角度, 看古人!
假設老莊跑去祭孔
想他們送上這幅輓聯:
"人之患, 在好為人師!"
莊子更會這樣子說:
"君欲為國家, 天下棟樑而不得, 鬱鬱以終.
若君得明主, 任以國家重任, 整天應付小人, 名嘴. 即使君為棟樑之才, 日日砍伐, 終將更早夭折!
為若我等, 雜樹野草. 風吹草偃, 逍遙自在, 終我天年!"
謝謝老丐兄。 銀正雄 於 2012/03/24 05:46回覆 - 17樓. 患得患失2012/03/23 18:52中日韓FTA 談判大門已開,而民進黨跟反馬的鄉民依然原地踏步
我對馬總統有信心,只是看到那些腦殘發言難免會不愉快
他們已被時代淘汰了。 銀正雄 於 2012/03/23 18:57回覆 - 16樓. 草山2012/03/23 18:44淺草一郎:因為文字太白話反而缺少原本可以隱藏含意的機會
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
《胡笳十八拍》是! 銀正雄 於 2012/03/23 18:49回覆 - 15樓. 阿強七號2012/03/23 18:27哲學
我一直認為文言文的用法是很高明的哲學阿強老師這話妙極。
銀正雄 於 2012/03/23 18:28回覆 - 14樓. 淺草一郎2012/03/23 17:42一點淺見
一點淺見
正因為古文一個字能代表比較多的意思,所以反而文言文能更完整呈現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文字太白話反而缺少原本可以隱藏含意的機會
完全認同。 銀正雄 於 2012/03/23 17:51回覆 - 13樓. 重殼蝸牛2012/03/23 16:10其實在馬總統執政下 是最平安平靜的四年 只有媒體在興風做浪
歷史積弊已久 按部就班 掃除即可
工業化的結果 臺灣的食品 從沒乾淨過
民進黨也開始想多方討好 但已經矛盾百出
只像吃不到糖小孩在 夭飽吵
但其實民進黨根本不是小孩 而是啃老族在 夭飽吵
- 12樓. 重殼蝸牛2012/03/23 15:58文言文 不知不覺自然就在用了
何必執著白話文 白話文就一定比較能明白表達?白話文就一定比較簡單?
不 還是順其自然就好
看 我才輸入沒幾句話 上面就有暗藏 文言文 模式 了
其實我們生活中只要用中文 講話 思考 寫文章 仍然 "坐忘" 於 文言文中
我的粗淺理解 坐忘 於哲學 是道家的高境界 在儒家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康德 就是發自內心的自律道德 當成為自然 無所外求 就是近於大道了
夏瀛洲言論護憲愛國 郝柏村歷史考證嚴謹
說得很棒,然也。 銀正雄 於 2012/03/23 16:0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