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3如來藏是梵嗎?其實識藏理論有貓溺
2025/11/26 09:09
瀏覽40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識藏理論的缺失與矛盾

識藏無始以來即各自本有的思想會構成佛學邏輯的自我矛盾,解讀如下。

1、如果每個人最初的識藏都是清淨、不二、形上的,那又有甚麼差異、分別呢?所以應該是為一的,你不能說它是不二的,卻又是分別的,這便形成悖論。但人類的思考工具,不管是數學或邏輯,如欲探討「究竟」,最終會陷入這種悖論,見〈人類能解開終極緣起之謎嗎?

2、如果每個識藏都是無始以來本自俱在的,並因而產生五蘊我想的妄執,那跟每個人都有永恆存在的靈魂其實相當類似,如果「大我識藏」違反無梵論,那麼「小我識藏」也應該違反佛陀否認有永恆靈魂的無我論。

3、婆羅門把人類與宇宙緣起推到一個梵,他不能解釋梵怎麼來的,就推說梵非我們凡人可知,如此只是落得一個不夠究竟。但佛教陷入的困境卻更嚴重,如果每個識藏都是無始以來本自俱在的,那不就等於有眾多個梵?如果這些識藏是定數的,那有幾個?如果是無量多個,那就有無量多個梵,比婆羅門只有一個梵還令人燒腦!而且,這個數量的問題,還會牽扯到有多少眾生數的問題,會有定數量(但不知此數為何)或無量數眾生?

4、識藏理論造成佛學四面楚歌。1)如果承認「大我識藏」,那不管承認「小我識藏」與否,都是承認梵,此路不通。2)如果否認「大我識藏」又否認「小我識藏」,等同回到佛陀的十四無記或中觀空論,學術沒有進展,此路亦不通。3)最後只好否認「大我識藏」卻承認「小我識藏」,但如此則是矛盾於自己「無我」的基本法則,而他所能辯解的便是「小我識藏」不等同永恆靈魂,但其實有點牽強。

所以後來佛教會被印度教(經過改良的新形態現代婆羅門教)創始人阿迪·商羯羅辯到一蹶不振,並非沒有道理,其中當然也包含識藏理論的矛盾。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