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阿羅漢? 阿羅漢應該什麼樣子
2025/04/10 09:10
瀏覽132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受影視影響,一般會將阿羅漢想像成是一直處於三昧禪定狀態的金身,不過事實並非如此,譬如佛陀,還有舍利弗、迦葉、目連等一票佛陀弟子生前就都是阿羅漢了,他們也跟一般人一樣行住坐臥,吃飯睡覺,那阿羅漢到底是甚麼樣子?
阿羅漢的三個條件是:「現在心理活動上已完全滅盡『五欲、三毒、諸邪見、一切煩惱(以上苟統稱為「無明」)』」、「以後也不會再生起、染著無明」、「不會再輪迴」(註1)。同時因為心理徹底轉變(完全清明),也會產生一些生理作用改變,最常見的是具足六神通,而六神通中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滅盡明),也是應證是否得阿羅漢的具體方法之一。
要特別注意的是,阿羅漢是生前證成的,並非死後變成的(佛也一樣,釋迦是生前證佛,而非死後成佛,死後是入無餘涅槃,後詳),所以證得阿羅漢後肉身仍在,但並非一直處於深度禪定的三昧狀態,可是會經常禪定處在三昧狀態。因阿羅漢肉身仍在,所以還會有基本生存需求,如飲食睡眠排泄,但需求極少,修頭陀(苦行)的,只需日進數粒;修深度禪定的甚至醒來後已經數日乃近月了。同樣的,阿羅漢因肉身仍在,所以還會有身心活動,但會處於極為簡單平靜狀態,阿羅漢也會生病疾痛,但這些都不會使之再生起「無明」。總之阿羅漢的定義是心理的無明滅盡並不再生起,不是生理的。
肉身仍在的阿羅漢稱為有餘涅槃,表示身心活動尚未完全滅盡;死亡後身心活動完全滅盡,稱為無餘涅盤,所以也不再輪迴。因阿羅漢已不再輪迴,所以民間說「阿羅漢轉世」,當然也是不對的。
註1:「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